(一)孔丘“训子鲤”: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二)司马谈“命子迁”: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三)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四)韩愈“符读书城南”: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五)司马光“训俭示康”: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御孙(春秋时鲁国大夫)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丧身,败家。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六)朱熹“与长子受之”:1
早晚受业请益,随众例不得怠慢。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扎记,候见质问,不得放过。所闻诲语,归安下处,思省切要之言,逐日扎记,归日要看。见好文字,录取归来。…不得擅自出入。…不得饮酒荒思废业。…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七)纪昀“训大儿”:
尔初入世途,择交宜慎,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误交真小人,其害犹浅;误交伪君子,其祸为烈矣。
(八)蒋士铨《再示知让》
莫贫于无学,莫孤于无友,莫苦于无识,莫贱于无守。
无学如病瘵,枯竭岂能久;无友如堕井,陷溺孰援手?
无识如盲人,举趾辄有咎;无守如市倡,舆皂皆可诱。
学以腴其身,友以益其寿,识以坦其心,守以慎其耦。
时命不可知,四者我宜有。
(九)曾国藩“谕纪鸿”: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有人力,半有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至于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十)左宗堂“与陶少云书”:
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须随时随事,留心著力为要。事无大小,均有一当然之理,即事穷理,何处非学?昔人云“‘此心如水,不流即腐。’…果能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由此累积,何患学业才识不能及人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