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同学群里聊天,聊到偷牛馍,突然一时兴起,今年元宵节也来学着蒸牛馍,于是用一包牛奶和发孝粉发了面,第二天还未起床,闺蜜就带着孩子来找我玩,刚好我们商量着一起来蒸牛馍。
待我接好面,两个人挤在手掌大的案板上揉面,一不小心头就会碰在一起,我们小心的用力揉着,等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各施才艺之时发现“糟了家里没有黑豆给牛做眼睛,和孩子们一起翻找了半天,也没能找出黑豆来,就用绿豆花生米来代替,一会儿两个小家伙也来凑热闹,帮着给这些“耍货”馍长眼睛长嘴巴。我只会做“燕唧唧”(麻雀)“长虫”(蛇)闺蜜记性好小时候经常看妈妈做,边做边给我讲小时候的故事,她做好馍型,我来负责打扮,因为很少做,只是小时候见过妈妈做所以不是很熟练,闺蜜将做好的一个大牛背小牛的馍递给我,让给它们加上眼睛嘴巴,我二话不说在牛的背面摁上几个花生米,用剪刀剪出牛毛拿给闺蜜看,他这一看“啊!你怎么把眼睛给牛长到屁股上了,“哈哈哈笑死人了”孩子们看见了也捂着肚子大笑。说做的牛背牛,结果成了猴背猴,我真的不是故意要做个怪物出来逗大家笑的,不过难得这么开心,管他是啥开心就好!谁让我小时候一直是个烧锅的。不认真看妈妈是怎么做的。
小时候帮妈妈做饭,啥心不操,妈妈划拉一根火柴,一把麦草就让火红了灶膛,然后让我边烧锅边续柴火,坐在土灶前。我就知道烧那两口大黑锅“pia 嗒pia 嗒有节奏的拉着个大风箱,一边控制着火候,一边在灶膛里烤着馍馍,红薯之类的东西、因为当时年纪小,经验也不足,填塞灶膛的柴经常滑落灶前,灶前柴火被烧,弄的我手忙脚乱两脚急踩,火苗被踩死,我也经常弄的满手满脸灰,像个小花猫。妈妈就一边炒着菜一边伴着刺啦的声音打趣“看你什么时候学的会起火,赶紧把灶前柴火“拨”远,柴往灶膛最里面送”可能小时候也有争强好胜的心吧,后来爱在妈妈面前表现,所以没事的时候就学着做饭,自己起火自己烧锅,想着从地里回来的妈妈看见已经做好的饭菜来表扬我懂事。在一次次练习失败的总结下,早早学会了做简单的饭!花样就不怎么重视了。
烧锅那远去的记忆说起来还是让人怀念的,尽管土灶在现代化的发展中肯定会被淘汰掉的,但烧锅的回忆是不会随风飘远的......
我们说说笑笑十几个牛馍已做好,模样算俊俏,面也发的刚刚好,上锅二十来分钟一锅白泡泡的牛馍就出锅了,看着第一次做的很成功的牛馍,我们特开心!最主要的是做它时记忆的情景再现,让浮躁的心可以沉淀,引出一幅幅记忆画面好温馨!更多也是传递一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