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想上班#成为了微博上的超级热门话题,1.3万多个帖子诉苦说着职场人的心声,3亿多的阅读共鸣着不想上班的隐情,正如我:体验不到工作的乐趣、老板想让马跑,但不想喂草、忙到爆炸,到头来一点儿技能也没学到、每做一项工作都要求爷爷告奶奶,一步一磕头的公司文化氛围……
不想躺平不想苟且,却找不到方向的我,有幸地遇到了这本书——《职场跃迁的60个管理思维》。樊登倾力推荐的这本《职场跃迁的60个管理思维》,是由资深财务人、跨国公司首席全球财务官、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前西门子半导体事业部中国区首席财务官钱自严老师编写的。这本书分享了40 万人验证过的职场干货:拥有管理思维,实现精准努力,每一步都是为自己的简历打工!
“职场没有白走的路,但很多弯路是不必走的。”60条管理常识和成长心法,「思维模式」、「职场进阶」里可以学会个人成长的设计与路径,「管理有方」、「公司奥秘」、「合作之道」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司和职场的底层逻辑。这本书适用于每一个想在自己的领域里快速成长、突破现状和积极跃迁的职场人。
一)思考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匆忙赶路去行动,盲目地去积累经验,更重要。
1)在别人的苟且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机会。
工资是老板发的,在公司中的岗位角色也是老板订的,在别人应付差事的苟且中,操练自己,明确自己不是为了老板而打工,而是为自己的简历打工,这样的思维不会错!
曾经的我,每当有客户来访时,我埋头苦干地核对日程,做准备单,做预订,做游购计划等,忙到爆炸。这些曾经是我的工作的全部,但它在书中称之为“苟且”!自己要做到“不苟且”,应该要在客户兴致高的时候递上我的报价清单,全力拿到他的OFFER;要给自己创造“苟且红利”,就是当别的竞争对手,可能在做事中出现各种不利索、不靠谱、不到位时,创造机会为自己所用。
比如,参加公司外面的行业会议时,拿回来了很多相互交换的名片,仅仅为了去老板那里交差,这就是“苟且”;如果把这个名片整理存档,和名片上的人保持联系,关注对方的每一个细节,恭喜他的每一次晋升与成功,为自己织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这就是“不苟且”。我的竞争对手在与客户交谈时,说错了客户的姓名,恰好我十分熟悉这个客户,我取得了客户的好感和信任,这就是我得到的“苟且红利”。
2)将自己的日常工作从“生存时间”转入“挣钱时间”。
比如我接待客户的流程中,设定的交谈时间为60分钟,那么我应该用50分钟办流程,这部分属于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我的“生存时间”。接下来用余下的10分钟,通过聊天交流与客户发生链接,我可以通过网络先做好功课,开启一个关于这位客户的可能很感兴趣的话题,拉近与客户距离,提升自己链接能力,这10分钟是我的“赚钱时间”。
作者告诉我们:每次对客户的拜访,每回部门间的扯皮,每个流程中的差错,只要做个有心人,都可以将它们转化为自己成长的养分,从错误中学习提高,从他人的教训中引以为鉴。当你确信自己每天都在成长时,你便不再焦虑,甚至能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掌控感。
二)从运气学里学到的两点至深感悟
要做得早;要扎得深。这叫作运气动力学,它研究运气产生的原理与特点,从而打造出人生运气最大化的组合算法。这套算法是这样的,一开始要像外向的人一样多做尝试,一旦确定方向和方法,要像内向的人一样坚持到底。
三)从工具思维到工程思维
作者的生活经验分享:上周末,家里买了一个练习倒立的转动椅,在安装固定螺丝时,我是用手旋的,旋到紧度90%时,再换用配置的活络扳手一步步拧紧。手旋就是粗调,比工具快;扳手就是细调,一开始用它,也可以,但太慢了,最后加固拧紧的几下才用它。
四)其它令人耳目一新的理念:
1)专业洁癖:苛求某条规则,坚守某个文本,不会变通,不想变通,忽略企业的最终目标。
2)职业精神: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有始有终,形成闭环,确保事情最终落地。
3)成功飞轮:成功就像一个飞轮,越飞越快,到后来你不用施力,靠强大的惯性也会越转越快,最重要的是找到飞轮转动的第一动力。
4)考拉与袋鼠:做事要学考拉,而不是袋鼠。考拉,抱上一棵树,每天进步一点点,到最后,树上的嫩叶都是它的胃中之物;袋鼠原地跳呀跳,最后还是落在了原地。
5)做一只会搭狐狸顺风车的刺猬
狐狸型人格:以万变应万变,随时调整快速适应环境变化;
刺猬型人格:以不变应万变,将看家本领练到炉火纯青。
从躺平到躺赢,解决每一个职场人跃迁路上的痛点,宝子们,读这本书寻找你想要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