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各位妈妈交流一下如何读懂孩子,做足够好的妈妈。
首先,我想问问各位妈妈,如果按百分来算,在你心目中,足够好的妈妈应该是多少分的妈妈?零分肯定不是大家的追求,那么是100分?80分?还是50分?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母婴研究专家温尼科特一生中观察了6万对母亲和孩子,提出了一个经典术语,叫“足够好的妈妈”,英文是Good enough mother,意思是,妈妈不能是差劲的匮乏性的妈妈,也不必是完美的,100分的妈妈,刚刚好就可以了。国内精分领域的大咖曾奇峰把它翻译为“60分妈妈”,意思是妈妈能为婴儿提供一个基本被满足、基本可控制的养育环境就可以了。
你可能要问,我们那么爱孩子,愿意为她付出一切,为什么就不能努努力,做个100分妈妈呢?
一个想做完美妈妈的人,多半是控制欲超强的妈妈,她提供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料的同时,也会密不透风地控制孩子,使他失去很多生活的体验,失去成长的空间,个体性成长被扼制。100分妈妈与其说是太爱孩子,不如说是苛求自己,或者干脆将自身的需要投射给了孩子。
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话题,即妈妈需要有自我觉知,以分辨哪些是自身的需要,哪些是孩子的需要。通常,我们可以把人的自我认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在还没有成为妈妈之前,我们对能否成为一个好妈妈,如何养育孩子,是完全无知的,这个阶段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等孩子出生了,面对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我们会手忙脚乱,开始“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就进入了自知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有强大的求知动力,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类育儿知识,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成为一个好妈妈。同时,我们也比较容易受各种理念的影响,以致于患得患失,甚至会偏信一些听起来很炫,却似是而非的育儿方法。
比如有的妈妈可能听说过“哭声免疫法”,这种方法试图通过“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完整睡眠训练法,训练出一个极少哭闹、让妈妈省力的乖婴儿。哭声免疫法因为见效快,让妈妈省心省力,曾在美国风靡一时,可是结果却令人震惊,那些被哭声免疫法修整长大的孩子,后来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付出一代美国儿童的幸福代价后,这种方法终于被欧美反思和摒弃,倡导这种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的约翰·华生也曾被评为美国人最讨厌的人之一。如今,在欧美生过孩子的妈妈会得到助产士和医生的“亲密育儿”的建议,亲密育儿,按需喂养,已经成为欧美国家最基本的共识。
说说我自己的经验,当年儿子出生以后,我也是手足无措,对能否带好孩子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恰好有个朋友给我介绍经验,说要定时喂哺,给孩子养成按点吃奶的好习惯,这样妈妈可以更轻松。于是我由以前孩子饿了、哭了就马上喂奶,改为看着表定点喂奶,结果孩子哇哇大哭,我的奶水却越来越少,最后实在是焦虑不堪,这就是在“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病急乱投医的表现。
那么,要如何从“知道自己不知道”进入下一个阶段——“知道自己知道”呢?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实践,逐步积累经验。“知道自己知道”意味着开始有觉知,能够觉察事情的真相。在这个阶段,我们知道如何行动,也能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辨别,可以在孩子成长的关键节点上给予恰当的支持。断奶、叛逆期、入幼儿园、上小学,挑战一个接着一个,但我们已然不复当年的无知,而是能通过有意识的觉知,寻找恰当的方法应对,并且持续地自我成长,越来越从容淡定。
等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就会到达认知的第四个阶段——“不知道自己知道',也就是习惯成自然的阶段。对此,二胎妈妈体会更深,俗话说:一胎照书养,二胎当猪养,为啥嘞?因为有了一胎的经验,照顾二宝的时候就驾轻就熟,不再被很多问题困扰,也不会大惊小怪,能够更加收放自如地扶养孩子,这就像武林高手,已经是无招胜有招,到了“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境界。
听起来是不是渐入佳境?有了这个认知发展的框架,我们就能比较清晰地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过,人的认知错综复杂,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可能处在不同的阶段,而大的方向则是走向更加有觉知,有意识。
谈完妈妈认知成长的四个阶段,我们再来看看觉察力好的妈妈和觉察力不够好的妈妈到底区别在哪里。
育儿之路千头万绪,要从哪里开始呢?让我们回到初生的婴儿身上,从温暖的子宫来到外面这个充满声音、光线等各种刺激的世界,婴儿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大声啼哭,对吗?那我们就从婴儿的哭泣入手吧。
在孩子学会说话之前,哭泣是他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婴儿的哭泣自出生就有,也较早出现分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自发性的哭: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射性哭,不具有社会性的哭。这种哭有时传达的是我很好,身体很健康的信号,它甚至是婴儿的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对健康有益。
二是应答性的哭:指的是不适宜的内外环境刺激引起的哭,也是向抚养者表达某种需要的信号,比如,宝宝饿了,渴了,尿布湿了,冷了热了,想睡觉了,不舒服了,都会通过哭声来向抚养者传达。
三是主动操作性的哭:指的是孩子从经验中学到的,具有明显社会活动性质的哭,比如小孩一见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哭,这是因为他把打针的疼痛和白大褂联系起来了,因为惧怕疼痛,而惧怕穿白大褂的医生。
婴儿的啼哭具有共同的模式,不同特征的哭表达不同的缘由。科学家历经4年,对3000多个不同人种的婴儿的各种哭声进行研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哭声的频率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总结出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即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饥饿很好理解,“我饿了,我要吃奶,这时妈妈尽快抱起孩子,给他喂奶,他也就安顿下来了。
瞌睡时孩子也会哭,他需要妈妈的抚慰,才能安宁入眠。记得我儿子快满月时,有段时间一到晚上要睡觉了,就哇哇大哭,一哭就哭很久。当时,我一点经验都没有,搞不清楚孩子到底怎么啦,后来还听人说是“闹月子”,一旦抱了,以后孩子就不好好睡觉了,所以我也不敢抱,只好陪在儿子的小床旁边,给他唱歌,慢慢地他的哭声越来越小,渐渐就睡着了。现在想来,不过是孩子睏了,求抱抱而已,抱起来抚慰一下,他就能很快入眠,根本不会养成什么坏习惯。可见当自己无知时,会多么地草木皆兵。
孩子在身体不舒服时也会哭,比如拉了,尿了,尿布粘在屁股上,他也会哼唧哼唧地哭,告诉你赶快来换尿布!孩子冷了,热了,生病了,也会通过哭闹,来向扶养者传递信号。
另外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当孩子心理不适,感到无聊时,也会通过哭声来表达。孩子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什么都不知道,他已经有了各种情绪,比如焦虑、恐慌、无聊,每当感受到心理不适时,他就会通过哭声来宣泄和表达。
记得儿子八个月大时,我一到厨房他就哭,搞得我很冒火,这不是跟我作对吗,怎么这么不省心呢!后来,通过看书我了解到6个月以上的孩子,结束了跟母亲的共生期,随着认知的进一步发展,从八九个月开始,会变得认生,出现分离焦虑现象,这是正常的发展特征,这种现象会在孩子十四到二十个月时达到顶峰,之后会逐渐减弱。了解到这些以后,我的心态转变了,不再觉得莫名其妙,觉得烦,而是乐于积极回应他,并且为孩子正常发育感到欣慰。每当我要外出或是跟孩子短暂分离时,我都会清楚地告诉儿子我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在断奶期间,我也没有按照老人的建议,强行跟孩子隔离,而是一直陪在他身边,在他因为吃不到奶而哭闹的时候,把他背在背上安抚,所以儿子断奶很顺利,分离焦虑期也过渡得很好。
这里再多说两句,分离是相对于依恋来说的,依恋关系建立得越好,孩子处理分离情绪就越容易。特别是六个月前,固定扶养人的照料与及时回应至关重要。
有没有什么标准来衡量妈妈对婴儿的教养方式好与否,妈妈是否有足够的觉察力呢?心理学家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断:
一是反应性,即妈妈能否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予以积极的应答和反馈。
比如,孩子哭了,妈妈能否在第一时间分辨出孩子是尿了、饿了、睏了、还是无聊了,并给予回应。如果妈妈对孩子保持积极关注和稳定回应,婴儿就会产生极大的安全感,奠定良好的心理发展基础,未来人际关系也会更加顺畅。如果妈妈过于疏忽,或对孩子的需求不能及时准确地回应,孩子将无法形成稳定的依赖和信任,心理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会发现,有的人穷其一生都在寻找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以弥补生命早期发展的缺陷。
二是情绪性,即妈妈能否经常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
我们发现越是心理健康的妈妈,越会哄孩子,她们会逗孩子开心,跟孩子做游戏,孩子的情绪也会更稳定。情商始于母腹,妈妈的情绪性反应越好,越善于读懂孩子,并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孩子长大后就越能体察他人,与人合作。
三是社会性刺激,即妈妈能否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及创造丰富的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婴儿的活动节律,满足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现在我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早教,几个月大的孩子就被带去参加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效果呢?其实很难评估。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妈妈才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师。有心的妈妈通过日常生活,就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社会性刺激,有意无意地培养了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婴儿期妈妈的教养方式对婴儿的成长发展影响重大。那么为什么有的妈妈情绪积极,会逗孩子,会陪孩子,而有的妈妈则存在明显的不足呢?如何成为能够看到孩子需求,情绪基本稳定,擅于互动的足够好的妈妈呢?
首先,妈妈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做内心丰盈的妈妈。
什么是心理健康?抛掉那些心理学的专业术语不说,我们给它下个简单的定义,就是有自知之明。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承认自己有所不能,在疲惫、脆弱时积极向身边的人求助,适当的时候撒撒娇,会让心理更健康。
二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苛求做完美的妈妈。第一次当妈,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调整、学习和成长。
三是觉察自己的需求,并且正面表达需求。千万别把自己搞得无欲无求,其实却暗自委屈。作为成年人,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包括正面表达需求,获得支持。
四是有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意识。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让我们有机会再次经验童年的伤痛,并得到疗愈。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这样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伴随孩子的成长,我们也有机会再度成长,并最终活出自己,这也是我们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五是及时和伴侣沟通,争取爸爸支持。父母恩爱,是对孩子的最好教养,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要做足够好的妈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我觉察能力,避免以成人为中心来养育孩子,而是看到孩子,并以孩子为中心,体察他的需要并予以积极的回应。
要做足够好的妈妈,还需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撒手。”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曾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会越成功,只有不断探索和学习,才能不让孩子跟父母纠缠在一起,孩子也更独立!“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
最后,让我们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博士关于真爱的定义来做个结尾:爱,是一种为了哺育自身或他人的精神成长而延展自我的意愿。
哺育孩子的成长,同时哺育自身的成长,为此,我们不断延展自我,足够好的妈妈,是能上能下的妈妈,是懂得在顺境下享受,逆境下承受,绝境下接受的妈妈。最后祝福我们都能”享受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