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璐
1
大学毕业后就没有看过电视了。原因挺傻逼的,那时的我读书太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所以被写书做电视的蔡康永给洗脑了。
很难想象,一个做了几十年电视的人,对电视的评价竟然是这样的:
“听说有人在电视里找深度,我好诧异。电视很方便,但很肤浅,在电视里面找深度,太看得起电视了,太看不起电视没出现前的文明史了,何苦看电视找深度呢?为什么不去看书呢?”
当时只觉得认同。因为他读书比我多,所以好信他。从此弃电视,多读书。
后来的事呢?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当和一群人坐在一起的时候,我变成了最“无知”的那个。大家聊时政、聊热剧、聊八卦、聊热门,聊娱乐圈新出道生力军小鲜肉…我都只能保持沉默,微笑着礼貌回应。
因为大多数书籍都是“过时”的啊,并非发生在当下的事。打开话匣子的时候,我可以琐碎地感慨今天的天气,但不可能一开口就讲孔子已经死掉了几千年的事,多冰冷啊,会把原本来就不相近的两颗心拉得更远。
而我这里说的“过时”绝不是指安躺在尘土下过气的死物,永远不再有生气,永远不再被人理会,而是像“历久弥新、青春永驻、经久不衰、名垂千古、深长隽永等这样的词。
一本书,它可能思想超前,指向未来;它可能偏爱怀缅,沉浸历史。但唯独没有强烈的“即时性”特征。而电视,几乎永远活在当下,吸取到的内容更适合成为大家在社交场上拉近距离的谈资。
“咦,林丹出轨了喔” ,你怎么看?就亲切地多。
2
然而我今天并非想讲“电视”,之所以唠嗑起来,是因为远隔六年没看电视的我,最近竟然开始追剧了,追的是最新版的《射雕英雄传》。
83版的经典,依旧是内心的最爱,但是剧情什么的都忘得干干净净了。作为金庸大师的经典,我还是想搞清楚来龙去脉。
看到绝美的梅超风坐在山洞里练功,贼公死了以后,诺大漆黑的山洞就只有她一个人。
除了四徒墙壁,什么生活用品和娱乐设施都没有。她毕竟也是人类的肉身,我都怀疑她怎么生活的。虽然我知道她不会对人间烟火感兴趣,她的生存目标不过是:练就绝世武功,为贼公报仇,称霸武林。然而漫漫年月,她就不会有孤独难耐的时刻吗?
毕竟是在那样与世隔绝、冰冷荒袤的山洞独处,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更何况是像她这样的高手。而孤独的滋味,绝对是我们生而为人都体验过的,那种滋味绝对不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轻轻人生。
果真是“人到高处不胜寒”,忍受寂寞的本事都是一流的。
在金庸的小说里,有太多这样的豪杰侠士。清单如下: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周伯通、东方不败、风清扬、独孤求败…
这些人或亦正亦邪、或古灵精怪、或潇洒不羁、或笑傲人生、或至情至性…他们各自修行,来无影也去无踪,很少在江湖抛头露面,却又都鼎鼎大名。上了年纪以后,嗜隐田居,不问江湖事,忘却功名,醉心修行。
3
联想到金庸本人,他不就是自己小说里这样的一个武林高手吗?
他写的书堆成了山。早已看破孤独的他,终日埋首书房,关起门来磨练神功,乐此不疲地跟自己打仗,只为把绝技练到出神,写出最好的作品,成为万人敬仰的一代宗师,再现时又掀起江湖的一片腥风血雨。要么不出来,一出来必有事。对高手来说,可能这样的出世才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离生活越远,内心的天地越大,就会发现现实中这样中的人其实挺多的,一点都不稀奇。
《奇葩说》里的马薇薇,出名以前是个家庭主妇,可以一连好几个月不出门,仅仅只是对着电脑。她说自己这人好闷的,那时跟老公一天都说不到几句话。就是这样一个死宅族,凭借着在奇葩说里的精彩表现崭露头角,迅速蹿红,现在拥有万千粉丝,成了万人迷。
所以且看,其实这个人,不管出不出门,我们都爱呀。重点不在于生活方式,而在于,她是个真正令人心悦诚服的高手。
生活的面貌不止一种,更远不止我们肉眼所能够看到的那一种。所以要多读书,少看电视,我想这才是蔡康永真正想说的。
4
现实世界其实就是一个放大的武林,各行各派都有自己的江湖。每片江湖都由武林高手和平庸之辈组成,高手们勤练武功,平凡人热衷于生活。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么像梅超风、李莫愁、灭绝师太这样剑走偏锋的女子就更不足为奇了。
她们没有烟火气,只因痴迷爱恨情仇,所以苦修武功不是为了成为盖世英雄,而是尽可能的抚慰内心那个偏执的自我。
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追求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不论是伟大的、平庸的,还是无私的、自我的。都应该是平等的,没有好坏高低之分。相反,我更喜欢那些看似洒脱不羁,没有宏图伟愿,只专注于自己的小情小趣,不把忧国忧民挂在嘴上,但在大义面前能够分清黑白,面对凶邪却始终冲在最前面的人。
金庸大侠小说里的英雄,不都是这样的人吗?所以尽管被翻拍了无数次,每当看到这样的一幕时我还是会感动的流泪。
未来,会进入一个内容为王,小众当道的时代,会有更多的奇能异士、怪咖鬼才出现在大众视野。而未来的读书人,应该都是像《奇葩说》里那群博学多才、放荡不羁却又侠肝义胆的文化流氓。
在这群隐士高手的眼中,孤独?那简直不是事儿。齐来摊手:不用理我,我寂寞寂寞就好。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