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成功时,人们往往态度不一、认识各异,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面貌的“成功”。客观地讲,“成功”本身是个多元命题,也是一个伪命题,探讨它几乎是每个人一生的话题,在心底思索、在实践中追寻。但是把这个命题放大之后,它就失去了探讨的意义。
有一个观点十分深刻:相对于大千世界的无限,人是虚无的;相对于虚无,人就是一切。这个哲学议题分别从宏观世界的两极出发,道出人本身存在的意义。
从其中一个论点出发,即相对于无限的世界,人是虚无的。再结合人类微小、短暂的生命历程,就可以轻易地意识到,人的生命是受限于无限的,因此令人沮丧。先贤的声音——人生短暂,把握当下——也迫使我们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那么,我们该依据什么准则与信仰度过这一生呢?
今天的和平与安宁为人民提供了稳定、安康、和谐的生存条件,来之不易。但这样的时代背景容易致使人们产生怠惰,抛却精神思考。从现实生活出发,人人几乎深陷当下巨大生存压力的漩涡之中,进退不得。人的身体与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双重压迫,这是根源性问题。
浮躁、备受精神摧残的社会必然催生各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旗帜与“良药机构”。俗话说,病急乱投医,我以为目下很多人深陷这种恶性循环的泥淖。进而,各种庸俗、下流、肤浅、功利主义横生,便使迷惑不得主的人们雪上加霜。
暂时抛却思想的生命,将视线转到具体的生活,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一切。人的步伐被时代背景所约束,生活被社会所约束,所以人的追求基本是依顺社会提供的与自己需求的展开。
首先,今日的中国经历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已经在经济、科技、政治、军事等领域取得了综合性的飞速进步。同时,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及社会漏洞,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出现断链、生态环境恶化、物价飞涨等严重后果,许多社会性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甚而已经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值此之时,人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从几十年前的农业社会中解放出来的大量生产力已经投入到现代化工业生产中来,生产关系的改变与生产力的转移冲击并重建着整个社会体系,这是考验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难题。
成功本身的无意义与生活面临的困境产生了冲突,所以成功也就变成了今日社会的热门讨论话题,各种成功学横空出世、误人子弟、大赚其钱。客观地讲,对于那些所谓成功学大师的课程,或许确有作用,但我是不屑一顾的。
人们向来轻视阅读的功效,现在的中国人蒙在一片喧哗的鼓里,自以为乐,但国人整体思想文化的贫乏实在令人堪忧。阅读之乐、阅读之力都是许多其他事物所不能取代的。
倘若要客观地谈成功与人生的关系,就必须联系个体的自我认知。个体的自我认知是统筹并指导一个人生活道路的根源。如要找寻理论指导,虽然没有一项可以永远依赖的真理要宗,但从经典、理性的书籍中找寻答案也不失为策略之一。
我之前读过一本以讲述自我认知为核心线索、辅之以探讨心理学与成功关系的书——《成功心理学》,由美国著名的管理专家丹尼斯·韦特利所著。这本书的开始有一个观点颇为客观:“成功意味着一生的成就,它来自你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有意义的感觉。”
韦特利这一对成功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可以归为狭义的理解,不甚全面。不过对我们来说,这也许是最实用、最接地气的观点了。
我们这一代人所走过的路几乎是相同的。许多人苦读十几年,奋力最终得以进入大学,毕业后即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其后的历程几乎可以用最悲哀的语言去描述——赚钱实现生命全部的平凡的阶段性目标,如买房定居、娶妻生子、扶老育幼,最后走向坟墓。
在通往这趟人生列车尽头的过程中,我们的全部热情与心血是必须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中的,有时工作甚至会入侵正常的生活领域。所以,既然无力挣脱时代所赋予人类的“恩赐”,那我们就有必要读读《成功心理学》这本优秀的、去掉粉饰的指导书籍。
全书着重从自我意识、目标与障碍、自尊、积极思考、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等层面展开对如何认识自我的讲述,配以丰富的测试性习题、图解。对年轻的初入社会甚至在社会生活已经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来说,阅读此书仿佛跟一位智者交谈。
职业生活会与今天的我们并肩走过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重要性不言自明。而自我认识是具有根本性指导作用的战略方针,可以从这本书中寻得答案。具体来讲,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可以说是对自己职业兴趣的开发与培养、优劣势的分辨与扬避,除此之外,学会合理的为人处事法则也十分重要。
我们的一生该怎么度过?这已经不能用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本世界名著开首所讲的那段经典名言来回答了,我们每个人应该找到自己特有的、与众不同的答案。从事什么职业?成为怎样的人?怀有并追寻何样的理想?这诸多的人生疑惑都始于自我认知与自我探索。
做梦不如寻梦。且不论《成功心理学》中自我认知与成功的概述对我的深刻启发,阅读这本书本身的过程就是一种自我放大、剖析,精神的愉悦与思想的翻腾重建交缠在一起,就构筑了半天的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