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拿笔写文章是周三,而此前,我想已经是有近三个月都没有写过字了。虽然期间也有拿起笔打打草稿做做计算,但终究不似中学那时那样,两天写完一芯墨水了。但是提起笔,想的很多,写下的却很少。
昨天看了一位朋友对手机发出的感慨,让我也不禁想说些什么。兴许手机只是对这个时代的映射吧,入世以来,生活方式就逐渐与手机、电脑密不可分了。所以今天,也想聊聊这种时代,这种令人感慨不知该喜或忧的时代。
谈到用笔写字,我不禁想起莫言老师。拜读过他的《生死疲劳》,是一部令人手不释卷,酣畅淋漓的小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后记中他说,这部小说中他放弃了电脑码字,全篇手写,甚至用的还是毛笔。对此,莫言老师的解释是,电脑拼音限制了他对词汇的运用。当然了,如我这种水平和层次的业余爱好者是感受不到此间的区别的。但老师对于传统创作的坚持和信念仍然令我感动,有时候我也在想,这些科技带来的发展到底是限制了人类,还是满足了人类。
我已经很久都没有买过实体书来看了,最近买的一本书是之前一直在网络上看的《盗墓笔记》,然而这本书已经被我雪藏,其中的内容我也早已在各个小说阅读平台看过了。我从小就发现自己有一种奇怪的毛病,如果让我在书桌上写作业,不出半小时我就会头昏脑涨、难受至极。但每当我有借口需要用电脑查阅资料的时候,在电脑前写作业就会思路清晰、精神焕发。虽然我无数次想要向我的父母提及此事,但我尚存的一丝理性告诉我,这样的做得到的唯一结果就是:他们会告诉我,不要找借口玩电脑。
同样的,现在没有很多的作业要写了,可每当我拿起实体书阅读的时候,看不多久就会觉得昏昏欲睡(也许是以前常常看着数学、物理书睡着的后遗症)。然而在手机上阅读的时候,我往往能一看就是半天,甚至于越看越精神抖擞。手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携带方便,比如我出一趟门,要坐三到四个小时的火车。我大会选择拿出手机看看书,而且还可以换着看。
我对现下流行的网络小说并不感冒,因为我觉得这种文体完全是堆砌情节。既毫无文学美感,又不能带给自己什么新鲜知识。我这么说,当然是因为我曾经也读过不少网络小说。如当今网络作家富豪榜第二——天蚕土豆写的《斗破苍穹》,我曾经就花了半个暑假仔仔细细地读完了全篇。可是除了读的时候很过瘾,过后我对这部小说已毫无印象。
网络小说这种快餐文化,说来也是这个时代的成果吧,甚至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代表。它代表着,网络时代到来之后,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从当初的系统化、整体化变成了碎片化、快餐化。无论是什么地方都有着这种后网络时代的阅读习惯的体现,140字的微博、朋友圈、QQ空间等等,每个人都显得极不耐烦,任何超过一个手机屏幕而没有一张配图的文章,在第一时间已经被否定。事实上,我自己就是这样。
对网络小说极其失望的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尝试阅读过金庸老先生的小说。《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这些早已被搬上大小荧幕的小说,在我试着接触它们之后,带给了我意想不到的乐趣。小说,就应该是文字和情节同存,描写与剧情同样精彩。这种小说才令人读完大呼过瘾,却又意犹未尽。
因为工作与手机紧密相连,所以我对手机上的软件、它们的表现形式有着一些“软件工程师”的独特观点,说白了就是理科生的思维。相对于我说的这种理科生思维,文科生思维或许更关注与它们的人文情怀和对社会的影响。但我更偏向于关注它的技术实现以及它技术细节出于用户心理的考虑。比如微信,如我那位朋友,她会考虑到朋友圈对于一个人生活方式的绑架,而我却考虑微信解决了一个人什么样的需求。
文科生和理科生,真是两个奇妙的种族。
我们执着于过去的生活方式,无非是我们觉得那个时候的我们更快乐,快乐更由衷。时代的旧人喜欢怀旧,我们是时代的旧人没错。我们出生在90年代,那是个打电话用传呼机,电视靠天线,网络和电脑都还没普及的时代。短短二十年间一切都变了样,我们作为同时代最年轻、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那一辈人,经历过玩泥巴、烧火就能乐呵一整天的日子,也终归来到了这个没有手机和网络生活就会暂停的日子。
懂得自由是怎么样的人才懂得追求自由,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被置于牢笼之中,那他并不会想着挣脱。
对于那些出生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他们既感觉不到现在的科技给他们带来了多少便利,也体会不到科技给他们带来了多少束缚。因为这些对他们来说都一无所谓,他们最多发出一声感慨“如果没有网络,生活将会如何”。如同我们感慨“如果地球上没有引力将会如何”。
但是自由又是什么,放下手机拾起过去的生活方式就是真的自由吗?也许我们所追求的自由,在过了当初的那个年纪以后就已经消失了。那是那个年纪理所当然的无忧无虑,带走它的不是手机而是时间。而面对如洪水一般袭来的新时代,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面对。如同现在,食堂的饭菜早已凉透,我能做的也只有在点击发送文章后拿出手机,点上一份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