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星空》是梵高疯狂而天才的想象,绘本《星空》则是幾米孤独而美好的期望。对于由连环画陪伴长大的一代人来说,幾米的绘本不啻于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由绘画描绘的内心世界的大门。它往往不用一字,就戳中隐藏在灵魂深处的情感弱点,孤独、失落、渴望、错过、期待以及梦想。
翻开《星空》,便被深深吸引。故事中的“我”像极了现实中小时候的“我”:常常把自己关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有朋友,却知道没有人理解。学校的事情从不跟家人说。就像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无形的笼子里。绘本里红色夸张扭曲着的树林和铺满枫叶的缝隙间,隐隐看见“我”的样子。那一刻,我感到了窒息,即使在“爷爷”被绿树环绕的小屋前,也无法完全释放。常常透过卧室的窗户,仰望星空。后来,班里来了新同学“他”。“他”像一颗长在迷宫里的植物,和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的“我”有着同样的孤独和冲破这种孤独的渴望。于是,俩人决定:“走吧!我们离开这个城市。”正红的两大页纸上,只有方方正正的这一行字。童年的决定总是很简单,了无牵挂,义无反顾,说走就走。
两个小小的身影,相伴着,乘火车,徒步,或者躺在一堆西瓜上搭便车,累了就躺在小河中的岩石上歇息。经过白天经过黑夜,经过狂风经过彩虹,终于来到“爷爷”的小屋前。那一刻,在深夜里,我泪如雨下。“我们”在森林里散步,在小船上等待浓雾散去,期待最美丽的星空。刹那时,天上的星空与湖面的涟漪相辉映,“我们”自由徜徉,可以挥臂向前,也可仰面飘荡,身边是灿烂星光,抑或点点微波。“我们”终于挣脱了羁绊,回到自己的初始,心中盛开向阳花,正如梵高的另一幅名画《向日葵》,怒放如火焰。心中要问“如果世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你会不会感到害怕。”这个问句,幾米却用句号结尾。貌似提问,实则不需回答。但世界上永远不会只有两个人。“他”随当海员的父亲又一次去往另一个地方,为“我”留下一个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各种鱼儿在自由游弋。那一刻,心中的泪水如同鱼儿的世界,波浪翻滚,一望无垠。
“我”的世界重新恢复原来的模样,但,毕竟是不一样了。
简简单单的故事,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让我一遍遍翻看,一遍遍落泪。记得小时候,经常抬头仰望星空,因为常听老人们说,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人儿一样多,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我总在找啊找,希望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或许幾米也有相似的经历,找到天上那颗星,找到茫茫人海中的另一个自己。也许,这是每个孤独的孩子都曾有过的梦想。
但孩子都会长大。就像在电影《星空》里的那样,父母、朋友,以及心中曾经美好的一切,都像拼图一样,不知在什么时候,或许就在生命中猝不及防的某一刻,开始一片片掉落,残缺不全,面目全非。此时,我们也许会想起仰望星空,期待与自己相遇,期待与自己交流。但,城市的上空早已灰蒙蒙一片,不复有我们曾经看到过的那个夏天最灿烂、最寂寞的星空。
不过,还好。多年以后,“我”可以站在梵高的《星空》面前,依然能够找到其中的自己。也可以拼一幅由一千块碎片组成的《星空》,留下其中最亮的那颗星的最中心一片,由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补上。这是梦想。梦想让我们相信,我们并不孤独,也不害怕,有一颗星,有一个人,始终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