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臆想。那种对爱情欲望的蠢蠢欲动,对自己周遭事物的怀疑,对父母的轻蔑,对朋友的生活的嫉妒。
而文章的主人公“他”,应该处于这种状态中,但我们可以读出来的是,他是寂寞的,内心是无比寂寞,孤独的,甚至也可以说,他是自闭的。
余华的自序中说到,回忆无法还原过去的生活,它只是偶然提醒我们:过去曾经拥有过什么?而且这样的提醒时常以篡改为荣,不过人们也需要偷梁换柱的回忆来满足内心的虚荣,是过去的人生变得丰富饱满。……于是,当我现实的人生越来越平乏之时,我虚构的人生已经异常丰富了。 我们是否能看出,这种青春的疯狂臆想一直存在于余老师的脑袋里,直至写作之时,拿出来构思,放大,形成一种只有感同身受的人才似乎能明白的抽象思想。
文章的开头,“他还嗅到一股汗味,这汗味是他的。他希望是他的,而不是他父母的”此时的他,内心已经与父母产生了抗拒和抵触,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思想。此后出现的人物,他的四个朋友,喜欢的女孩白雪,梧桐树下的男人,他的父母。一连串蹦跳的人物描写和介绍,其实塑造了一种他自己内心的模糊,与现实的抵触,沉迷在自己的臆想里。他怀疑朋友,他觉得朋友们看他的眼神都不对劲,他觉得白雪暗示她,他觉得梧桐树下的男人对他图谋不轨,他觉得父母回避着他策划什么阴谋……一切都是他自己的臆想,甚至于做梦会想到自己做的梦都是真的,现实按照自己的臆想一步步来的。只有一个内心真正孤独的人,才会有这种想法,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而这一切,都是他把自己作为这个世界的中心,把自己和外界区分开来。
其实小的时候,每个人心中都有这种臆想,遇到一个心动的女孩,但是女孩受万众宠爱,自己自卑不敢接近,便臆想出自己哪天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与女孩的偶然邂逅,产生一段什么故事……从此也会对她特别留意,她的任何举动也都与自己有了关系,她在笑,会认为她在对你笑,因为她的眼神注视着你,其实不过是偶然的一瞥……也会幻想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是救世主,周围的人都在与自己作对,压制着自己。还有很多很多,都留在自己小小的内心里,随着时间变得沧桑,变得幼稚,埋藏在时间的漩涡里。自己不会提起,别人不会知道,当作一个笑话,甚至成年后对之嗤之以鼻。幸运的是,我们是这样的,而“他”却沉沦于此,与现实脱轨,变成了近之疯狂的臆想症患者。而在他的臆想里,所有人都在迫害他,他自己会奋起反抗,是最终的大赢家,可是回到现实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能力做到。最终,他跳上了一辆装煤的火车,与小镇渐渐离去,也是他与现实渐渐离去……而在他的世界里,自己粉碎了一切阴谋,所有人会为之慌乱,还会去寻找他。谁又知道,是否有人真正在意过他,所以,他的内心是极其空虚孤独的,他希望所有人注意他,因为他是这个世界的主角。
“他”是渺小的,我们芸芸众生也都是微不足道的,都说小说来源于生活,但是我不敢猜测这是否是真的心理,也不敢把作者的事件背景与表达意象联系在一起批判些什么,我只是单纯的有些许共鸣,想看看志同道合之人。
很多人说,这是余老师早年作品,可能只注重写作手法,忽略故事内容。个人认为,一千个人读一千个林黛玉吧。也有可能我所写的这些,只是我自己的一大段臆想罢了,所以,大家见谅。
另外,还是求大神们的“夏季台风”,鄙人拙劣,对此无能为力。
突然又想到那个梧桐树下的男人,小时候自己也有些朦胧的记忆,父母的一些同事,自己可能无意中看到了什么,或者只是对其面容感到可怕,在独自一人之时碰见,也是匆忙跑掉,生怕遇害,也在想象中赢过他,想来也是童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