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新开始写字,我发现只有写字我的内心才能平静,文字是治愈我的良药,无比感谢在这纷扰复杂的世界有文字是一片净地。
我写作的起点就是在简书,所以对简书的感情是浓厚的,打开简书就像打开回家的门,很安心。
2017年10月17日,我注册了简书,开始了我的写作之旅。
那年我刚进入大学,刚军训完,开始思索着要做点什么,在读高中的时候就很喜欢独木舟,废寝忘食地读了她很多书,后来陆陆续续又认识了很多年轻的作家。
那个时候就觉得文字的力量好神奇啊,能于无形中将人治愈。
我不是一个快乐的人,在青春期的时候极其叛逆,也抑郁过很长时间,后来通过阅读,我走出了低迷的状态。
那时候心里隐隐约约就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你也该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字,去治愈更多人,就像曾经被治愈的自己一样。
高中课业的繁重以及所处县城的闭塞,这个想法就停留在了想法。
直到上了大学,当时我们班的班委也是一个很爱文字的人,我看了她的文字,就好像唤醒了心里的某个使命,我也该走上这条道路了。
我始终相信人来到这个世界是带有使命的。
(一)初识
后来我开始混迹在贴吧和豆瓣,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也是在这当中发现了“简书”这个平台,当时被平台的理念所吸引,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每个人被吸引的点不一样,我当时就很单纯——成为作家,有一个平台让我输出就很不错了。
抱着无比期待的心注册了我的简书账号,还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到如今我依旧喜欢,但我觉得我现在还没有达到能匹配我笔名的实力,所以这里就不多透露了,直到有一天我的文笔到了可以使用它的时候,大家就会知道了。
简书是一扇大门,开启了我的写作之路,但是一开始我根本不知道该写什么,于是就写一点随笔,现在看当时的文字,着实有些稚嫩。
但是我收获了很多朋友,认识了许多笔友,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
我认识的第一个人是L,她当时是一名大学生,她的文字十分细腻,粉丝也比较多,我就去私信她,后来我们加了微信,她教了我很多关于排版的知识,也毫不吝啬地指出我的问题。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写作也是有些门路在里头的,那时的我却有点不拘,我不想按照这些门路走,我也不去研究别人的文字,亦不去关注读者群体。
现在看来就是闭门造车,只写自己的文字,所以很自然的,我的文字并没有吸引多少人看。
那时候,就把简书当作一个记录的平台,换句话说,写日记的平台,这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我不去关注市场,亦没有独特的观点;写小说的话,又少了点构思能力。(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己给自己设限,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二)失望
不是对这个平台的失望,而是对市场的失望。
年轻的人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
我也是这样,我的失望亦有些愤怒,那时候骄傲地觉得一个拿过多次作文大赛的人写的文字没人看,是大众没有眼光。
可现实生活从来就不是命题作文那么简单。
当然,如果你的生活足够精彩,足够与众不同,那别人可能愿意看你的流水账文章,也能获取与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获得不同的价值。
但如果你与大众一样,都是一日三餐,那你记录的一日三餐得要不一样,如果只是白米饭,那大家的白米饭都是一样,别人为何要看你的?
就在我迷茫的时候,我遇到了S女士,她也是后来指导我很久的人,算是我新媒体的引路人。
她告诉我:“你得要找到自己的风格,去深耕。”
风格?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东西,我只想着自己写得开心就行。
她说:“如果你要有读者,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找准领域。”
但是那时候的我似懂非懂,要不就写情感领域吧,可是我发现我真的不愿意去思考,所以观点并不鲜明。
从小被夸写作有天赋,所以我也仗着这个“天赋”不思进取。
很快,我就被抛下了,我的骄傲被击碎,写出的文章一篇篇阅读量都十分惨淡。
而同期的笔友们,都开始起飞,不止是简书,开始自己做公众号,也开始投稿,靠自己的爱好变现。
只有我还在原地打转,我很不甘心,但是又不愿做出改变,我觉得写作欺骗了我,我不适合写作,我退出了各种笔友群,也退出了简书。
不写字后,有一段时间如释重负。终于不用担心阅读量了,你看,欺骗我的,一直是掩耳盗铃的自己。
(三)回归
经过了现实生活的蹂躏后,我开始意识到是自己的思考方式出现了问题,“不思进取”是我最大的问题,不止是在写作上,在生活中我亦是如此。
我开始意识到,不管是写作还是生活,都要清晰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好好了解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后持续努力。
浑浑噩噩的人只能一事无成。
领悟到这一点的我,冒了点冷汗,但又庆幸自己终于醒悟了。
我开始分析自己,除了阅读和写作,没有什么太大的爱好,我还是注定要回到写作,因为这是心的选择。
我也必须承认,我是希望用写作赚钱的,我得活下去。
所以我必须去了解市场的风向,找到了当时在简书认识的S女士,她是写影评的,我开始帮她写影评,她也教我写观点文,教我如何给文章配图,帮我改稿,我也渐渐摸到了新媒体的一点门路。
那是19 年的我,文章的盛产期,也写出过10w+的文字,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阅读量不是很大,观点不够犀利。
但这些都不是短期能改变的,我是浮躁的,还没学会沉淀。
20年的下半年,我出国了,又离开了写作。
21年整整一年,我都没有写作,忙着学业,忙着适应新的国家,忙着去承受自己性格带来的经历,忙着去成长。
这一年,是我沉淀的一年。
22年,我又回归了,带着一颗平静的心,我在不写作的日子里,也在观察这个圈子,看着许多新人涌入,看着一些人起飞,看着一些人就此停止。
我曾经以为我会起飞,可是没有,一直在底端徘徊,我的浮躁让我从底端逃开,我以为我就此停止了,但是我又回来了。
写作在我生命中出现又离开,离开又出现。
命运让我选择了写作,给了我很多失败的经验,是我为了让我更好地去成长,这次回归,我做好了准备。
也许还是会在底端,但是我做好了“熬”和“死磕”的准备。
我也接受自己是个极其普通的人,还有许多东西要学,所以这次是一个空杯的心态来的。
我从简书开始,也从简书离开过,我放下过往的种种,重新开启了一个号,也在这个号重新开始。
在这里还是有一些话想分享给大家,或许会有很多人说现在新媒体商业化了,现在的网文商业化了,文学没希望了。
我也会有同样的感觉,但是目前大众的喜好就是被这些所调动着,我们应该好好了解为什么这些东西会受到大众的喜欢,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大众和小众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放下那些不值一提的骄傲,只有先让大众看到你,你才能改变大众的胃口。
文学不该是高高挂起,落地的文学才是真文学。
希望在这条路上可以和大家一起进步,以上是我和简书的故事,我和写作的故事,我和我自己人生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简书的五年新用户,请大家多多关照。”
一个足够真诚的文字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