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时代的好处,是让骨子里喜欢热闹的中国人,又多了块围观地。读万卷书才知天下事,已成了故纸堆里的旧法。现在,指尖一触,屏幕一划,天下尽收手掌。
网络时代长大90后眼里,上辈人等待一封书信的渴望,"见字如见人"的内心涤荡,已像“鸿雁传书”的故事,变成了历史课本里才能看到的“过往”。书信时代的过来者,那种回忆时的情感,已化成了一块巧克力,给大脑留下了一丝醇香。
科技是喜新的,它滚动着向前的车轮,在地面上留下一道道印迹。印迹有深有浅,也或有中断,但车轮一圈圈向前,不会以任何人的怀旧而倒退。
现实里的真实世界,还没有从科研者探索的边界里结题;网络营造出的虚拟世界,又成了他们关注的新阵地。
网络像是个高倍率放大镜。一粒芝麻,可以变成西瓜;一条信息,像个细胞,可以不断裂变,扩散,放大。看似平日风平浪静,可一旦有了新苗头,平日潜水的吃瓜群众便如潮水般涌来,一呼百应,讨伐声,赞美声,泄愤声,打抱不平声,聚成一个个言论的漩涡。
在网络世界里,一个小的瑕疵,可能会成了千里之堤的祸端。前不久,某高校校长在校庆上读一个错字,引出铺天盖地的声讨文章,质疑当今知识份子的文化缺失。很快,校长发出了长篇的公开道歉信,态度诚恳,以求原谅。
又没多久,某直辖市一份人才引进的文件刚刚公布,参与者围观者井喷,门户网站迅速瘫痪。某市不得不以最快速度,推出一连串打补丁的附加文件,而随后又立马招来一片唏嘘声,"出个文件也能这么不负责任"。
沸沸扬扬的崔斗士炮轰某一线女星,让平淡的周末,一下子热闹了。且不说国家精神、明星偷税、个人恩怨,尽说看这作法,有人说小崔变了,从前那个幽默儒雅,一幅正义化身,头顶央视光环的金牌主持人,变成了现在愤世嫉俗、满嘴脏字,叫板转基因,搅和娱乐圈的刺猬。
有人说他疯了,有人说他病又重了;有人为他拍手称快,有人觉得他才是国家脊梁的代表。很快,他由曾经的"识时务",变成了"不识时务",尽管很多人心里为他竖起拇指,可嘴上已经不再敢把他当成教育孩子的成功典范,毕竟,这举动背后的代价和举动一样的重。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中国老话,网上释义为"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出自于《晏子春秋·霸业因时而生》晏子:"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这话自打学生时代知道了它,便如同1+1=2一般奉为真理,如同相信很多约定俗成的道理,没有半点过怀疑。
可如今,想想教育,"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就像仰望星空。让人看到的是远方,是理想,而更多时候,人还得低头看路,服于现实。说到底,现在和古时私塾不同,教育不再只是少数富裕人家的特权。教育一旦面对大批受教育者,便对应有了统一标准、统一方法,也从本应是激发个人潜能的方式,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模具,至少是现在还没变。
于是,本是各种形状的泥土,装进模具,机器一转,模去棱角,刨光打釉,最后成了一样的成品。本是形形色色的人,在"规范式教育"的一遍遍洗礼后,成了所谓的"社会人"。他们驱从于主流价值观,以社会道德自我约束,有条不紊地遵守着各种制度。对与错、是与非、美与丑,很多认知与习惯,在代代相传中,成了约定俗成的"无形规范",成了不成文的"古话说"。
"到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是古话里出境率高的一句话。一路走来的"过来人",没有多想便走在了"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的路上。他们以"古人智慧"奉劝身边子女,周围年轻人,说着他们的受益,讲着"听老人话少走弯路",对于生活,在他们眼里,过来人的经验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实用。而这,也常是年轻人的护身符,偶有另辟其境的想法,在遇到困难后,便很容易回到"正道"。
人生像是一个梭子,起点和终点在同一个点,不同的是中间的一段连线。有人走直线,有人走曲线,最终都通向相同的终点。可生命是趟单程线,曲线与直线如时空里平行的次空间,同一时间每个人都只能身处一个空间。选择一条路,其他条路就成了隔岸相望的风景。或许远远望去,也会对那头的美景心生想象,可人很会为自己找些理由,"那边路不好走,那边天气也多变"。人总擅长给自己找个理由,暗示自我选择的明智。
大海浩瀚,高山险峻,草原广阔,若非要分出哪个景致更好,恐怕很难,因为对比物完全不同。
几千年"识时务"为标杆的教育下,如今,"识时务者"已遍地都是。他们认得清潮流,也会变通,有着精致利己主义的外衣,之前凸起的棱角已磨得圆润光滑。在"情商高"社会标杆的趋同下,做着大多数人觉得"识时务"的事,也享受着获益。
而对于有意挑战的社会标准的"不识时务者",与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相悖,敢于发声者,以勇气和底气为筹码,挑战着社会的普遍标准。而此中的代价,注定会走一条孤独的路。
卢梭说过,"离群索居者,不是神灵,就是野兽"。而少数,虽在闹市,也于人群,却有着孤傲的内心。或许他们看似古怪不合群,非传统标准所能衡量,但却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着跳出常规的勇气。
对于社会普遍规范来说,不识时务者比识时务者需要更多的勇气与底气。而如今社会,正是有一些不识时务者抛开自我,与潮流相抗,真实才会以它原本的模样被人们所见。
水流过处,常会带走泥土细沙树枝枯叶,它们随水飘零,不想也不知前往何处,只是被水裹卷向前走,看似一路欣赏着沿岸风景。可也有些大点的石块,带着棱角,非要沉在水底。泥土细沙树枝枯叶飘走后,偶尔会回头,嘲笑石块错过了沿途风景。可石块轻轻一抬头,在它眼里,它看过了一拨拨过往的"风景",这难道不是景致,这难道不是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