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一种思潮,这一思潮的关注人群是医院里无法治愈、濒临死亡的人群,医生会采取为患者注射吗啡或其他药物的形式为病人减轻痛苦,同时会把环境布置的尽量温馨舒适,并多让病人的家属探望并陪伴病人,在病人的最后一段生命历程中,寄予他们尽可能多的关爱,这就是著名的“临终关怀运动”。而这本《临终者的孤寂》也是在这种环境下写成的,作者当年已经有八十五岁高龄,可以说与死亡已经非常临近,离死亡越来越近,正因如此,才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临终者的心情,并从一个社会学家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是死亡。
书中我们能读到很多作者关于生命,关于死亡,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作者认为临终者之所以孤独,非但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本来来自儿时对死亡话题的禁忌所带给我们的心理投射,更在独自面对死亡时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孤寂感。甚至养老院等机构将人们从熟悉的环境中隔离开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孤寂感。所以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临终者都需要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