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简子使尹鐸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鐸损其户数。简子谓无恤曰:“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鐸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不然。《夏书》有之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蜹、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
智氏,晋国六大士族之一,架空了晋国国君,其中智氏势力最大。智宣子要立后,选择了智瑶。族人智果说,智瑶不如智宵。为什么呢?他说智瑶这个人啊,第一,长得帅,美髯,身材也很高大(晋国政坛实际上的老大的儿子,又高又帅,高富帅二代);精于骑射,武力值也很高;“伎艺毕给”,才艺双全;文笔还不错,擅长辩论;最后,坚毅果敢。如果智瑶真是这样一人,绝对是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什么这样的人智果还说他还不适合当继承人呢?因为他缺德(hhh,是真缺德,不仁)这么有才能的人,如果做坏事那么还有谁能拦住他呢?也就是说把才能用到了歪处。不听,智果跑路了,不跟你玩了,出事了别连累我。
与此同时,赵家的赵简子也要立继承人,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不知道该立谁。他做了个测试,写了份警句给俩儿子,好好背啊,这是爸爸写的。过了三年,突然问俩人,东西呢,还记得么?大儿子早把这事忘了,背不出来,东西也没了,小儿子完全相反,当场背出来,竹简就放在袖子里。于是赵简子认为小儿子无恤贤,立他为后。
我分析啊,很有可能这个小测试就是个幌子,因为照规矩来说应该是嫡长子继承,赵简子不知道立谁,其实也就是说明更喜欢小儿子。不是有句话嘛,如果你同时喜欢上两个人,要选择第二个,因为如果你真喜欢第一个,那就不会有第二个。赵简子就是,本来就不喜欢伯鲁。无恤也是比较可怕,这可是三年前的一件小事,但是爸爸的事无小事,或者说事涉领导无小事,这绝对是一个小心翼翼步步经营自己的人。因为无恤的出身比较不好,母亲比较低微。这样一个能够隐忍、等待的人绝对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同时态度如此端正的下属本身也比较容易得到领导(毕竟家族式企业)的认可和喜爱。
智襄子(也就是前文缺德的智瑶)上台之后,要说这家伙的确是个人才。有一次伐齐,亲自侦查齐军营垒,不巧战马受惊,乱跑,这个“坚毅果敢”的主帅说,齐人看见我的旗帜,我要是跑了他们会说我怂了,于是驱马到齐营边抵近侦察,才扬长而去(妥妥李世民的操作)。又灭了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就剩四卿了,两次伐郑。绝对是有能力的一个人。但是其性格中的一些东西也随之暴露出来。
有一次,智伯和另外两家韩魏聚会,喝多了,戏耍了韩康子又侮辱了韩康子的家相段规。手下人就劝诫,你要做好准备啦,不然就要倒霉了。智瑶说,我不找人麻烦就不错了,谁敢找我麻烦!(霸气侧漏)对曰:要是真结仇了,怎么会在表露出来呢(暗搓搓)君子啊在小处着心,才不会犯大错。你现在开个party就同时开罪了人家主仆二人,还在那美呢,蜜蜂小吧,扎你也疼。弗听,听不进去。
智伯和赵襄子(也就是无恤)做个对比,一个是特别有才能,一个是特别能忍。在伐郑的时候,这俩人搭档。喝酒,智伯灌无恤酒,估计是无恤不喝,智伯还动手打了他。赵家的大臣看不下去,说咱们跟丫拼了吧!无恤说,我爹选我不就是看中了我能忍吗?(忍者神龟)
这说明什么?我想把魏文侯的事放进来,有一次文侯和田子方听歌喝酒,忽然文侯说这调调不对,高了。田子方说,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什么意思,你要知道的是乐官好不好,而不是音准不准。这跟智瑶是一个道理。
智瑶这个人是个人才,但不是帅才,让他具体做事可以,绝对给你做好,但是让他当领导是不行的,而无恤相反,没看出他突出的才能,但是就是这样的人可以做领导,不需要你每件事都专精,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你只要看手下人称不称职就可以了。为什么?具体做事是有可能犯错的,犯错是要承担责任的,手下人做好了,好处有你的,领导有功指导有方;做不好,属下能力不行,执行有过,换个人就好了。领导是不能犯错的,一错就是大错。无恤虽然看起来窝囊,但绝对是最后赢家,因为他不犯错。司马光说,智伯之败,才胜德也,私以为两人的差距,最主要在于态度。智伯很快就要为自己的骄傲付出代价。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