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
——“是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 (稻盛和夫,《活法》)
人生之路,就是成长之路;幸福之路,也是成长之路;可以说人生的主要目标,就是成长。
成长路上,你有四个强敌,打败他们,你才能真正地成长。
一、即时享乐
你所做的所有事中,可以分出两类:
第一类是可以累积的进步,这一类事情比如阅读一种思想、锻炼一次身体、学会一种技能、听到一种见解等等,我们一般对这类事情感觉并不强烈,因为它对我们产生的变化也并不明显,但是日积月累,慢慢地这一类事情会彻底地改变你,越来越对你产生有益的作用,让你逐渐成长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还有一类事情是不可累积的快乐,是的,快乐并不能积累,快乐往往短暂,就比如刷娱乐八卦新闻,也许我们会一时哈哈大笑,但是这类事情做得太多,实质上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无端地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
当下的中国社会,处于一种信息碎片式爆炸的阶段,舆论导向也趋于让人们追求即刻地享受,尤其是物质上的,而这些,正是成长的大敌。
二、降低目标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孙子兵法》
成长本身就是相对于当下的自己,但是如果制订的目标都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的,那么又何谈进步呢,何谈挑战呢?
单纯地对现状满足并不会得到幸福,人的幸福是来源于不断解决问题而不断成长的,学习过“积极心理学”的人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因此人必须成长,也就必须制订一个又一个为之奋斗的“小目标”。
三、习惯拖延
拖延是成长的又一大敌,主要并不是因为拖延让我们完成的工作节点延后了,而是因为它浪费了我们大量的人生能量,在拖延中我们的内心一次次接受着拷问,一次次被质疑甚至被定义为无能,而当这一切成为习惯以后,成长就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
克服拖延,是当下的一大热点话题,笔者总结了三句话,简单易行,牢记在心,必有成效:
“事情很快就能完成,那么现在就去做。”
“准备工作永远做不完,不如现在就开个头吧。”
“同一类的事情,集中在一起解决,效率最高。”
四、 定式思维
思维,如果一直维持在原有的框架内,就谈不上成长。
优秀的人,都是擅长提问的人,提出正确的问题,寻找可行的方法去解决,这就是这些人优秀的原因。
有人说,提问这么难吗?是的,就是很难,因为人类思维的习惯就不是提问,只有多个思维产生碰撞时,才会提问,这也是为什么思维跳出原本的框架很难的原因。
思维如何进行训练,让思维模式快速进步呢,有三种方法很有效:
一是输出式训练,以一种说或者写的方式,将思维的过程输出出去,当然输出不是目的,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反馈,重要的是给自己的思维有一个梳理和归纳,帮助我们的思维架构变的更统一、更严密、更完整;
二是仿真式训练,假设你遇到了尖锐的提问,或是遇到了某类问题,在头脑中对如何行事如何解决问题进行仿真,这个仿真的结果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强力地锻炼了你的思维能力,凡是遇事的淡定冷静的人,大多是有意或无意地进行过自我思维的仿真训练;
三是设计式训练,寻找或者创造一些不大的问题,通过思考设计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方法尽量付诸实践,通过实践的结果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还有哪些问题,这也可以极大地、快速地提升思维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