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单位的统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板块

1、展示昨天学生用“拃、庹、步”测量的结果单。

2、为什么同样一个物体两个同学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引出中国 古代统一的长度单位。

3、用甲骨文故事介绍中国古代统一的长度单位“寸、尺、丈”

师:孩子们,咱们上节课找到了三个我们自身携带的测量单位,

生:是的

师:当我们要测书本长度时,我们找到了?

生:1拃

师:可我还想测测黑板的长度,用1拃,1拃测…

生:会很麻烦的。用咱们昨天找到的1庹吧。

师:那我们测教室长的时候,我们还找到了?

生:1步

师:好,大家请看黑板,这是咱们昨天的测量结果单。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同样是教室长,祁思菡、高梓晧和我,我们三个的结果都不一样,谁可以告诉闫老师为什么会是这样?

生: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部位不一样,一拃不一样,一步、一庹都不一样,所以,测的都不一样。

师: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测量标准不一样。可这样就没法交流,会导致混乱啊!祁思菡告诉我教室长11步多一点,高梓晧告诉我教室长10步多一点,那教室到底有多长呢?如果王老师问你教室到底有多长?我们该如何说呢?

生:好混乱呀。

师:那谁可以解决我们的这个问题呢?

生:xx腿长,让他迈步子的时候小一点,xx的腿短,让他迈步子大一点就好了。

师:你们的意思是说,让他们尽量迈一样大小的步子测,也就是统一一下他们的测量标准,这个方法不错,但是两个人好像很难迈出一样的步子吧。

生:那我们都以老师的步子为基准来测,可以吗?

生:可是我们迈不了那么大的步子呀?

生:那我们可以在一根木棍上面标记闫老师的“步”啊,然后再拿着这根小木棍测就可以了。

师:这个方法不错,我们的祖先就是这么做的。


                          第二板块

1.由中国古代统一长度单位过度到国际统一的长度单位“米”。

2.介绍“米”的由来。

3.介绍“米”、“分米”、“厘米”,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大家请先看这个字,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字是手,手字再加一个指示符,

图片发自简书App

表示一个关键位置,这个位置是我们脉搏跳动的地方,慢慢地,人们发现这个腕关节到这个“关键位置”就是一个长度啊,于是就把这个长度命名为1寸,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是这样就合理了吗?

生:好像不合理,大人和小孩的1寸长度也不一样啊,就跟刚刚我们用“步”来测物体一样,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师:那怎么办?咱们的祖先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他们以最厉害的那个部落的首领的为标准,规定了这个长度为1寸(手里边示范边举起长度为1寸的小木棍)。

师:好,现在我们有了寸尺,现在请XXX来测一下我们课本的长。

生:但老师,你得做好标记。

师:1寸,2寸…我们的课本是8寸。

师:现在我们一起用我们的寸尺测量一下我们的黑板长,怎么样?

生:不可能吧,那也太麻烦了,这个寸尺测短一点的东西还可以,教室也太长了吧。

师:那怎么办啊?

生:找一个更长的木棒来测就好测多了。

师:多长啊?

生:5个一寸那么长吧。

生:5个还不够长呢!10个,20个会更好一点。

师:不慌不慌,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祖先是怎么解决的。

师:请大家看看这个字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师想请xxx来形象描述一个这个字,把这个小朋友坐那直直的背部画为1竖,那他弯下来的就是?

生:腿

师:那腿上加一个点,大家猜这个是那个部位?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膝盖。

师:太棒了!我们的古人便把从脚掌到膝关节的长度命名为1尺,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用1尺长度的木棍来做示范)这就是1尺的长度。你们现在知道1尺与1寸的关系了吗?(比划尺和寸的长度)

生:1寸,2寸…哦,原来1尺有10个1寸呢。

师:现在我们一起用我们1尺的尺子来测一下我们黑板的长。

生:1尺,2尺,不够3尺

师:那我们继续该如何测呢?

生:我们用我们的寸尺继续来测,1寸…

师:你们觉得只有尺和寸能行吗?

师:如果测更长的路,比如说操场的跑道

生:1尺,1尺来测就有点麻烦了

师:是的,用尺作为测量标准就会很麻烦,那你们有什么想法没?

生:应该发明更长更大的测量基准,10个1尺作为一个新的测量基准。

师:为什么你会选10个1尺作为标准呢?

生:老师,您还记得我们数数时,就是把10根木棍捆为1捆成为一个十

生:还有10分为1角,10角为1元,好像也有关系。

师:你们太厉害了,我们的祖先也是定10个1尺为一丈,

(出示甲骨文丈字,并用两根木棍组合成一根拐杖,手持拐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丈最初本意是手持拐杖的意思,随着历史的演变,慢慢有了长度的意思,我们把10个1尺为1丈。

师:中国的测量基准统一以后,在中国的每个城市继续用“寸”“尺”“丈”测量肯定可以,因为全中国一尺都是统一的,但是出国就有麻烦了,因为其他国家跟我们中国的测量基准不一样该怎么办呢?

师:美国人说,我们的国家很强大,就用我们的测量单位,但你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但好像外国人也不愿意用咱们中国的单位。

师:可是,我们每个国家的单位都不一样,但我们又都不愿意用任何一个国家的,那我们该如何统一我们的单位呢?

生:重新发明一个国际单位。

师:太棒了,为了更好、更方便的交流,人们统一了第一个国际单位“米”。大家知道米是怎么来的吗?大家请听闫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人们迫切希望找到一种长度固定的度量单位, 终于想起了地球。当时认为地球的大小和长度不会变化,如果用地球上的一段距离作为长度单位,就可以得到固定不变的度量单位。1791年,法国科学家提出把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的长度定为一米(出示一米的米尺),并用铂制成了的第一根标准米尺。“米”这一单位也由此诞生。今天闫老师也做了一根标准米尺。现在我们用我们的米尺来一起测量我们黑板的长度,

生:1米,2米,3米,3米多不到4米

师:可是这多点是有多少呢?我们怎样就可以知道,这黑板到底有多长呢?

生:可以用1尺来测呀

师:拜托,我们在统一国际单位,你觉得外国人愿意用咱们中国的吗?

生:是,我们得再统一一个小一点的长度单位

师:是的,(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完成下面过程)模版如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以1米为基本单位,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一分米,(拿出小木棍1分米)现在我们设计了一把分米尺,现在我们用我们设计的分米尺来继续测量一下我们的黑板,

生:哦,我们的黑板是3米10分米多一点(出现问题,期待小朋友的发现)

生:还是不能清楚知道,要不我们再设计一把更小一点单位的尺子吧

师:可以呀,那我们把1分米(在黑板上画出1分米长,完成下面过程)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我们把它叫为1厘米(拿出小木棍1厘米)。

生:现在我们又有一把厘米尺了,我们再用我们的厘米尺来完成我们对黑板的测量。

生:哦,我们知道了,我们的黑板原来是3分米10分米2厘米。

师:我们一共设计了三把尺子,我们一起找找他们三者的关系。

我们用米尺画出一米,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分米,那1米是?(用分米尺在黑板上完成对1米的测量)

生:1分米,2分米…10分米,哦,1米也就是10分米(1米=10分米)

师:然后我们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1厘米,那1分米有几个1厘米呢?(用厘米尺在黑板上完成对1分米的测量)

生:1厘米,2厘米…10厘米,哦,1分米有10厘米呢。(1分米=10厘米)

师:那1个1分米=10厘米,2个1分米=20厘米,3个1分米=30厘米,10个1分米=100厘米,10个1分米也就是1米,那1米=100厘米。

生:哦,老师,不对!

师:怎么不对了,

生:老师请看黑板咱们的记录,第一次用米尺测,结果是3米多,不到4米,第二次用分米测的时候竟然比10分米多,我们是不是出现问题了。

师:为什么你会觉得是有问题了呢?

生:因为刚刚咱们测量了一下,10分米是1米,那第二次的结果就多于4米了,和第一次的结果不就矛盾了么。

师:咦?这个问题好像是,大家觉得是吗?

生:是呀,两次的结果出现矛盾了,

师:老师检讨一下自己,之后一定更加仔细,你们愿意用我们发明的三把尺子重新陪老师测量一下我们黑板的长度吗?

生:1米,2米,3米,不到4米;我们用分米尺来测,1分米,2分米…9分米,不到10分米,我们继续用我们的厘米尺来测,1厘米,2厘米…,刚好5厘米呀,

生:原来我们的黑板长为3米9分米5厘米。

师:今天大家的表现太棒了,尤其要表扬发现问题的小朋友,大家以后也要学会多多思考哦!


                      第三板块

1、在生活中寻找1米的物体;

2、在生活中寻找1分米的物体;

3、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的物体。


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谁有最敏锐的眼睛,你们谁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出1米的物体。(孩子们需要对米尺的再次感知,在这个过程中,我拿着米尺走入了大家,让孩子自己亲自感知,寻找生活中1米的物体,为下节课自己亲自制作米尺,分米尺,厘米尺做好铺垫)

生:老师,借我用下米尺,我发现xxx坐着的时候身高刚好是1米

生:我发现xxx站立时脚掌到肩膀的距离也刚好是1米

生:咦,一块黑板长?我想去测测

师:好呀,

生:一块黑板长刚好是1米呀。

生:教室门?

师:大家先来猜猜,教室门大概有多长?

生:大概2米吧

生:我来测测,咦,门中间刚好有个中线,一半刚好是1米,那门也就是刚好2米。

师:你们好棒呀!

师:那生活中1分米的物品有哪些呢?(我拿起来我们的分米尺,让孩子再次对1分米进行感知)

生:我们的黑板擦好像是

师:那你来测测,好不好

生:黑板擦是1分米多一点

师:那黑板擦到底是多少呢?我们该用我们的哪把尺子继续测呢?

生:厘米尺

生:刚好2厘米,那黑板擦就是1分米多2厘米。

(精确测量的目的是对1米,1分米,1厘米的精确感知)

生:老师,借我用用咱们的分米尺…老师,我测了我们好几个小朋友的手工剪刀,他们都是1分米多一点

师:那多多少呢?

生:老师,再让我用下厘米尺…准确地说,我们的剪刀是1分米2厘米

师:你好棒!

师:那1厘米呢?我们生活中有吗?(拿出1厘米的厘米尺)

生:老师,我用用厘米尺…我们的田字格刚好1厘米哦!

生:老师,我还发现我们英语本的格子刚好也是1厘米。

生:我测了我们三个的食指指甲盖也刚好1厘米。

师:哇!你们太棒了!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有双爱发现的眼睛!

下节课我们将亲自动手制作我们的三把尺子,有没有很激动,这节课大家表现都特别棒,老师相信下节课的你们会更加出彩!

(附以下图片来记录我们的成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761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53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98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4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30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4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5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6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510评论 1 29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601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7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47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1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11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9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32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39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