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部电影,颇有感慨。看看评论, 很多人为熊顿的乐观所感染折服。诚然,熊顿是个可爱的满满正能量的“二姐”,逗逼处让人忍俊不禁,动情处令人泫然欲泣。当然,我并非想分析这个人物形象,而是想谈点自己对死亡的看法。
在得绝症的群体里,熊顿算是幸运的。因为她在最后的时光里,感受到的是温暖,是人间真情。她的朋友总会时时陪在她身边,陪她犯二,陪她完成心愿。尤其是几人联手帮她整贱人男友那段,真是笑点百出,大快人心。还有她心仪的英俊医生,谦谦君子,彬彬有礼,对她百般负责又暗含些许暧昧,萌化她的少女心。纵然生命短暂,一眼望去,死亡已在眼前,然而,她最后的时光那般丰盈精彩,温情环绕,没有片刻落寞,更没有伤心绝望。
然而,面对死亡,我想更多的人是绝望而孤独的。回想我住院的那段日子,一位老伯得了绝症,三个子女,除了女儿,其他两人从未出现,晚上连个陪护的人都没有。不要说那忧郁的眼神让人揪心,连个背影都那么孤独伤感。还有一对老夫妻,八十多岁,老婆婆病倒,老爷爷陪夜。因语言不通,又不认路,他总吃老伴吃剩的食物,经常没有吃饱。当我将饭菜送给他,并再三告诉他,我吃不惯医院的饭菜,他才迟疑地接过去,浑浊的眼睛有惊喜也有羞涩。同样是最后的时光,这样的境遇又何其悲凉!
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我想这话不一定完全客观,但道出了多数病人的心理常态。因为绝望,因为脆弱,所以格外敏感。亲人偶尔的淡漠和疏忽都足以使其崩溃。住院的那段时间,如今想来,依然有种百感交集的意味。有很多的感动,有很多的痛悟,也有些许的伤感。记得有次听到以为教授分析宋江这人物,说他是文不行武不行,长相也不行,然而,天下英雄皆服他。这源于他的人际交往策略。其中之一就是“平时联络培养感情,关键事件升华感情”。生病真就是个关键事件,我也不由地去重新审视自己身边的人。当然,从单一事件去论定难免武断,但生病的人就是那么矫情玻璃心,“以偏概全”“过度概括”、“错贴标签”、“情绪推理”……几乎占遍非理性思维的所有形式。
“对自身过度关切”“容易脆弱、悲观失望”——这是重症病人的普遍心态,一个看着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人,是很难豁达乐观的。能够较好地控制住情绪,能够较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已经很不容易。如果一个人在垂死挣扎,你跑去跟他说“你要坚强”、“你要乐观”,我觉得这样的话实在过于轻飘,不够庄重。
记得史铁生说过,人生的一大困境是,人害怕死亡,而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注定走向死亡。确实如此,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结局,无人可以幸免。而对死亡的恐惧与生俱来,若死亡带来的都是冰冷,都是绝望,那人生难免悲哀。所以,给死亡上点色彩吧。即便终究难逃一死,那么,就在生命的最后,带着笑和爱离开。就如熊顿,虽然依然会有眼泪,但那是因为不舍,因为留恋,因为生命如此美好,所以我不愿离开,而不是,悲怆与绝望。
电影是要传达梦想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人们对生命美好状态的企盼。就像美化爱情一样,美化死亡,也可以鼓励我重拾对人性的信心,更加坚强地生活下去。使我们相信,这世界,依然有温暖,有永恒,有思念,如果你不曾被温柔对待,只是你不曾遇到那个人。就如史铁生在《原罪宿命》里借助十哥的口所说的:人活着,就得相信一个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