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
宋 强至
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来酝蚁消。
候早初逢旬甫浃,月圆前距望非遥。
如今昼夜均长短,占录无劳史姓谯。
9月20日,秋分。正逢2019“黔·视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周在云岩区举行。一派艳阳中,带上D700,去老烟厂溜达。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国家级项目140项、省级项目709项。此次“黔·视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周以非遗保护与传承为切入口,云岩区打造贵阳老烟厂文化产业园区,以保留工业回忆、存续城市乡愁、发展文化体验为主题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引入知名IP打造聚焦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的城市文化综合体,创建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和创业乐园。
艺术周以“非遗有潮范儿”为主题,集非遗、传统、演艺、展览、讲座、游艺、研学、文创、美食、集市于一体,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让非遗留住“乡愁”,让非遗融入生活。打造集资源、展示、交易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圈,营建后续人才培养、技艺传承、平台支撑、创新研发、市场推广的文化生态,致力形成云岩大文化格局。云岩发挥区位优势,辐射周边市州,形成区域联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侗族大歌、锦鸡舞、木鼓舞……珣丽的民族艺术让人印象深刻。现场通过展演、互动、体验的方式,融合“艺、传、音、节、味、学”六大元素,全方位呈现立体互动式“非遗空间”,营造非遗活态展演场景。
活动现场看到水族老人书写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书,慨叹这神秘的文字符号不仅是水族的、是贵州的,更是世界的。它穿越时空默默昭示着远古的信息,记录了水族人民从远古到现在的点点滴滴,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历史,凝聚成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
丝娃娃是独具地方特点的贵阳特色传统小吃,以前流动在街头巷尾的小摊上,现在却登上了大雅之堂。在非遗互动厨房品味非遗美食,看传承人现场还原贵阳特色小吃红酸汤的制作过程,传承背后是匠心独运的非遗饮食文化,它们承载着贵阳人的记忆,也体现着贵州“非遗美食”的独特性。
云岩区主题书画作品及各地非遗技艺作品展上,看到了贵阳市第七中学、贵阳市环西小学的师生们的作品,是围绕阳明文化为主题的展示。来往行人驻足观赏,看云岩的师生们用自己的方式打开非遗,解读美好。
在“黔·视界”,看见未来。从非遗出发,望见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