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抄录心经,
是四年前开始的事情,
时断时续,一直到今天。
260个字,
真正弄懂它们的意思,
却仅仅是最近发生的事情。
起初朋友们都不信,
我说自己只是像读小说一样读佛经。
因为他们不知,
在此之前,我遇到喜爱的书或文章,
的确有反复回味品读的习惯。
佛经,只不过是因为,难懂,
看的次数就不小心,多出来几百回。
最近,我试着把个中道理,
以轻松的方式说给大家听,
他们才反应过来,
这几年,我真的,只不过是,
反反复复去读了一些不太好懂的文字,最后读懂了些许,而已。
而对于我自己,
心经既然已经大概知晓,
也无意多做停留,早已走向下一程。
我始终做不到信仰,只能观望。
其实,经书它本来说的也就是观照。
内观自在,外观世音,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说白了,
就是叫人聪明点,
知道自己什么德行,
再懂点别人什么套路,
甭到处树大旗立标杆,上纲上线的,
小爱恨不必非要演出个大是非,
差不多就行了。
不执不住,
是让人不拘于情绪,知变通。
说白了,还不是,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但此套路,是坦诚的套路,
坦诚的套路也是套路,
坦诚,也是套路。
那么,套路,也可以是坦诚。
今天,总体是相对平稳的一天,
也有许多直面内心的触动。
在真正懂得反思的朋友面前,
自己有种被点醒的感觉。
相信这种感觉是相互的,
有趣的灵魂相遇,彼此观照,
说它有趣,就在于,
会看到对方自己都看不到的天赋智慧和格局,
人太固执自我,太虚假,是不会有这种经历的。
信任而直面内心的对话,
真诚而有意义的思考,
需要一点对自我的摒弃和压制,
但人和事,大概都是相对,
无舍不得,无出不进,无去不留。
傍晚,解决了停电,
坐在书房看起书,
在真正厚重有力量的文字面前,
自己忽然就少了许多妄念。
白天的一席交谈中,
对岁月,说没有惶恐,是骗人的。
三十岁很快就来了,
四十岁的事也常在嘴边聊着,
还没有修炼到到不惊不惧不怖,
只是在尝试着戒骄戒躁。
权衡之后觉得,
岁月再可怕,也逊色孤独,
孤独再难耐,也强得过别离和死亡。
所以,
如果活着,
还有几许知音,
而且正当好年华,
真的没什么好困惑迷茫不如意的,
用我鹿的话说,咔咔就去干吧。
看的是我期待很久的一本书,
谦逊的态度,
不争的脾性,
不缀饰的表达,
大概是我欣赏它的最初。
回忆类的书,
一写就写尽几代人生命的书,
如杨先生的我们仨,
如王先生的茶人三部曲,
看着是很累心但震撼的,
但人的记忆,无论多么天赋异禀,
都不是十分准确,
著书立说,仍讲求个艺术效果,
阅读中自己的经历带入,
皆会与作者想表达的初衷背离。
所以看书就看,尽信则不如无。
我读佛经尚且批判,其他也是一般。
虽说写字,识得一些繁体字,
抄经或是看古文,对语法也不陌生。
但通篇繁体去读书,
还是连蒙带猜,有点捉急。
费了很大的劲儿,
漂洋过海地看本书,
要感谢的人,不止一句感谢能说明。
心里的感念,我想深深地珍藏,
记住,
然后,
在相处的分分秒秒去回馈和呵护。
夜深,得好友相赠一物,
内心感动,犹如买彩票中了500万。
多谢关照,
多谢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