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德教育中,把女性的品性教育放在第一位:卑弱第一。
正是结合女性天性的阴性能量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也是建立与自己的关系链接。
只有把修身养性建立好,也就是把自我关系梳理好,
这时候,女性才有力量、立场去面对夫妇关系。
所有学习,需要有次第的学习才会由浅入深的去渐悟知识的层次。
女德教育也是一样的,在古代先人们就知晓女性需要先修身,再齐家。
家安定了,才有有后续的“治国、平天下”。
因为在自我修身的过程中,也是不断的聆听自我内在声音的过程。
把自己内在的声音与外在的环境做链接,去区分、去分辨、去结合。
修身,不是把自己所有的行为举止规范化。
而是,按照人性规律去了解自己的意识与潜意识。
也就是了解自己有感觉的因果规律。
这样去不断了解自己有感觉的事物背后的信念。
才会有能力去了解到自己的真幸福。
什么是真幸福?
幸福还分真假?
对自己身心诚实,而产生的幸福感就是真幸福。
对自己的身心不诚实,受到理智的评判、外在的标准、头脑利益的驱动产生的幸福感都是稍纵即逝的假幸福。
这正是之前谈的“我要什么”和“我需要什么,是真的吗?”的核心区别。
这是一个与自己建立信任的过程。
这也是包容自己的一个过程。
这也是接纳父母的一个过程。
因为在与自己建立链接修身养性的过程,会逐渐培养自我意识。
当自我意识与父母意愿相背离的时候,这时候是最好的成长功课。
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当我们成长到有力量照顾好父母的感受同时去面对自我意识。
这是生命中最大的成长。
这也是心理学中可以摆脱原生家庭的限制。
我们从小与父母共处的家庭是原生家庭。
父母给予的爱是无条件的爱。
这份爱不求回报。
《圣经》所有的内容都是教会我们爱。
生命中,不可能只有父母。
其他的人事物,我们要感受爱、学会爱、练习爱、带着爱去付出。
所以,只有在修身养性中与自我建立链接,才有力量去接纳父母的爱、心怀感恩做自己。
这样才有生命的自由。
因为,生命的自由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