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大人,一个小孩。大人代表责任、权利,小孩代表需求、爱。
一个做好人的人,是没有合理分配自己的角色比例的人,那就是以小孩之心去承担大人之责,而不是以大人之心去要求爱和回报。
做的是大人的事,尽的是大人之责,却在别人面前放下戒备,心智退回到孩子状态,很容易激活对方的控制欲望。你扮演了小孩,对方不一定扮演小孩,或者有可能暂时扮演小孩,然后过一段时间,觉得不好玩,想扮演大人角色,结果好人依然还在扮演小孩角色。于是对方就以大人之姿态控制好人,对好人予取予求。
很多关系,就是一方信奉“无私、奉献”,相信感化的力量,结果用力过猛,激活了对方心中的控制欲望。本来对方不是一个“坏人”,是好人的“小孩”心态激活了对方的“坏人”心态。这就是很多关系从亲如兄弟姐妹到最后变狗血的原因之一。
一个人内心要平衡,那就是要变换角色,才能保持能量守恒,收支平衡。所以在任何关系中,真正长久、平等的关系是双方轮流扮演大人-----小孩;小孩-----大人。
关于“无私、奉献”,不要看字面,而是要看字面背后的逻辑和深意。“无私、奉献”是用于长期关系中的一种意向性礼仪,是需要对方给予对等的响应的。没有对等响应的“无私、奉献”往往是一厢情愿的蠢萌行为。
还有一种“无私、奉献”是根植于集体主义的实用价值观,还有一种“无私、奉献”是少数精神境界特别高的哲人、高僧大德的一种超越现实的价值观。这些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
总之,我比较推崇王阳明的心学理念: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好人与坏人,往往都是转念之间,要看人看事的。做好人没错,只是要看清真相,不至于被人蒙蔽,活得憋屈、狭窄。
好人为什么容易受伤?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