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黄老师今天在群里提的几个问题。
1. 思考力方面,提升与否还未知。但可能明白了一个可能很浅显的道理,就是所有自己得出的结论,其实都是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思考在里面,从前的我更多地倾向于感性的认定,或者推给直觉。
其实现在看来,很多事情大脑理性的那部分都有过处理,或多或少。不一定是符合客观事实的逻辑思考,但大多都是有迹可循的。
(插一句感慨,总是有很多看起来极其普通、以前不以为然的道理,需要在生活中不断重新认识。变成一个真实完整的人可能的一个途径说不定就是返璞归真。)
如此,当你想清楚你为什么做出一个决定背后的思考时,你能更客观的评价当时的思考是否全面,以及当时内心真正的渴望和恐惧。至少我是这么以为的。
当然,其实就算再怎么努力想的全面,也都是局限的。今天群里黄老师说,“很多时候,都是只听见自己想听见的,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让我突然想起来,早些时候,去端传媒听张洁平老师讲座,她说,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信息同温层中,“用喜欢或者不喜欢,代替重要或不重要。”如今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算法,更是纵容了这种同温层的存在。英文有个词组是对这种现象的描述The filter bubble。
就我的感受,每日一千字计划在锻炼思考力上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方面,让我努力打开感官,在生活的各个场景中努力捕捉写作的灵感。就像史蒂芬金在《写作那回事》中说的,每次看到一个画面,要寻找意象,“这样周遭的世界会变成一个每天为你提供新视野的大屏幕。”
另一方面,让我更高效的阅读。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而是带着思考去阅读。但其实我有一点困惑,阅读是应该努力去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意图呢,还是独立与书中的观点,甚至进行反向思考。也许这两者是并存的关系,但目前实在很难达到第二点。
2. 信息梳理的方法。除了文字,还有结构图,或者说现在很火的思维导图。单条的信息价值是很有限的,我觉得梳理信息最重要的价值点,是把信息构建成一个立体的系统,形成体系。思维导图在把信息结构化上是很有帮助的。
据说很多记者写长稿子,都是要用很多张纸,把所搜集到的繁杂庞大的信息结构化,再从中选取需要的信息。
3. 啊哈,我的困惑。有时候真的怀疑没有所谓真正的独立思考。究竟怎么样才算独立思考,如果定义?真的求教。作为社会人,不可能不受到外在影响,究竟多大程度上的独立是所谓独立。而对于思考,也有困惑,有时候你以为你是思考过了的,其实就是自动筛选了能支撑你观点的信息去强化和佐证你的欲望。我说的是我自己,对此深有体会。
4. 有的有的~毕竟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无论是内生动力还是外部压力,都有助于我养成写作梳理的习惯。毕竟我还记得,在无界时和吴老师他们出差,每天很晚回来累成狗,据说吴老师还是会整理当天的采访笔记。亲口听吴老师说从业几年的采访笔记总共大概有十几万字了。
路途依旧遥远,但愿继续前行。多说无益,每一天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