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武则天时代
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李显复位,恢复了大唐国号。唐帝国的政局进入了后武则天时代,帝国高层一时动荡不安。
从大的趋势来讲,人心都盼望着恢复李唐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道理很简单,因为这符合惯常的儒家宗法制度,符合中华帝国的伦理倾向,而且,就具体的感情归属看,从最初的李世民到高宗李治,对国家的治理都是非常成功的,人们没有理由不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偶尔可以从权改变,但长期的偏离正统,偏离历史的主航道是没有办法被人所接受的,这恐怕也是武则天在并没有失去对政局的控制力的情况下被逼退位的根本原因。一句话,人心向背。
后武则天时代向最高权力发起冲击的政治势力主要有两股。一股是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则天时代遗存的武三思力量的联合。另外一股是后来的唐睿宗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与其子临淄王李隆基,就是后来的唐玄宗的联合。
首先拿到权力的是韦皇后一派,这是自然的,毕竟他丈夫李显被废将近20年后又重新登上了皇位。但是,不自然地事情立刻就随之而来。不知道是这个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呢,还是觉得身为皇帝的李显无法保证他们娘俩的安全,她们居然合谋害死了自己的丈夫和父亲,唐中宗李显,然后找了一个十几岁的,在高层几乎没有任何根基的小孩子,李显的第四子,李重茂作为听话的傀儡皇帝,由他们娘俩在幕后操纵着实权。
显然,武则天的英雄事迹激励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再加上,曾经的废帝李显,长期处在武则天这样的母亲的阴影下,已经养成了懦弱,和逆来顺受的性格,也算是给这娘俩提供了一个貌似最为合适的抢班夺权的机会。她们以为简单地仿效武则天就能走上成功的道路。
且不说这母女俩的蛇蝎心肠,单说这头脑都已经简单到了这种程度,还想成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如果这么都能成功,那真的是没有天理了。要知道,武则天从和李治开始所谓的“二圣临朝”到登上大位,前后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她用漫长的时间夯实了自己最后称帝的权力基础,就这样,还有无数的反对者对她的大逆不道的行为进行了殊死的反抗。
而后武则天时代,人心普遍倾向于正统的李唐王朝,这娘俩却逆势而行,对政治风向的变化没有丝毫地感受力,这几乎是自取灭亡。更何况,他们还选择对本应该是他们权力和地位的唯一合法保护者的中宗李显痛下杀手,也许,这种表面上可以为所欲为的最高权力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它蒙蔽了本来就不那么灵光的头脑和心灵。按理说,保持现状,借着李显的旗号,暗地里培养自己的政治力量,扩大自己的能力,削弱政治对手,也许在李显身后不说一定能临朝称制吧,起码风风光光的太后的身份和权威是跑不了的。可是,这娘俩显然是一对痛快人,她们喜欢水落石出的感觉。
以后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公元710年7月21日,当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发起了一场宫廷政变。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了韦氏集团,武氏残余势力也被顺势一扫而空。即位不足一个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
这次事件史称“唐隆政变”。自然,政变的背后肯定有一大堆的各种各样的阴谋活动。但是,对于唐隆政变这样的事情而言,这些阴谋恐怕都没太大必要去细细考察。因为这根本上就不是一次势均力敌的较量,他的结果几乎没有悬念。甚至我们都可以设想,时年25岁的李隆基恐怕都不用怎么组织谋划,多的是人替他进行各种秘密地串联工作,无数的人会事无巨细地向他汇报对手的动向,他也许都不需要举起反抗的大旗,因为他是自然的中心。那娘俩已经用自己的行为把自己推向了千夫所指,人神共愤的境地。
大概可以这么说,韦皇后母女俩上演了一场权力争夺战的彩排版,真正的权力争夺战在她们之后的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之间展开了。
这场争夺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太平公主他妈是武则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来看一段太平公主的轶事趣闻。
以下引自百度百科:
太平公主的第二次婚姻。
不久,武则天曾打算将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给武承嗣,因武承嗣生病作罢(一说是因为太平公主看不中武承嗣)。
公元690年(载初元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武则天为了让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而处死了武攸暨的妻子。这次婚姻被认为是武则天为了保护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武则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结婚的两个月后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为成为了武家的儿媳而避免了危险,婚后太平公主替武攸暨生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武攸暨性格谨慎谦退。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并曾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进献给母亲武则天(即莲花六郎张昌宗)。
不消多说,和武则天一样,这是一个充满了权力欲的女人,只有死亡才能让她停止对权力的追逐,只是她没有她妈的那个能耐,也没他妈的好命。
继续接着说当时的时局。唐睿宗李旦登基后,面临着的情况很是让他头疼,一边是自己咄咄逼人的妹妹太平公主,一边是自己年轻气盛的儿子。两个人算是他的左膀右臂,其实也算不上,两个人大概都不太拿他当回事。和他那位被自己老婆和女儿无情谋杀的兄长一样,李旦也是个老实人。他对自己妹妹和儿子的明争暗斗,只能是无可奈何。想居中调停吧,没人听他的,置之不理吧,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总之,不是一般的烦。
解决这个问题的契机不经意地来临了。
以下引自百度百科:
太平公主为了除掉太子李隆基,在彗星之事上借题发挥,指使术士向李旦进言:“彗星出现标志着除旧布新,而位于天市垣内的帝座星、心前星均有变化,这一切都预示着皇太子将要成为天子。”她本意是指太子将会篡位,想借此挑拨李旦与李隆基的父子关系,引起李旦的猜忌之心。但李旦却认为这是天意让他禅位太子,决定“传德避灾”。
太平公主及其党羽见弄巧成拙,又极力劝谏,认为李旦不可禅位。李旦却道:“中宗年间,奸佞擅权,上天多次示警。我当时就曾请中宗择立贤子,以避灾祸,结果惹得中宗不悦。我为此忧惧数日,寝食难安。难道说,我能劝说中宗禅位,而临到自己该禅位的时候,却反而做不到吗?”
李隆基听闻消息,连忙入宫,叩头力辞。李旦道:“社稷能够安定,我能够登基,都是你的功劳。如今帝座星有灾异出现,我传位给你,是希望能转祸为福,你又何必有所疑虑。”李隆基仍极力推辞。李旦又道:“你若是一个孝子,就当接受禅位。难道非要等我死了,方肯在柩前即位吗?”李隆基只得答应,流涕而出。
放下这里面的各种心思不表,只能说,睿宗李旦到底还是爱自己的儿子多一点啊。此举的实际意义就是把整个李唐王朝的宗庙社稷都托付给了自己的儿子,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让他获得了统治不可或缺的合法性。这个举措几乎已经是接近于宣布太平公主政治生命的终结,这个时候如果太平公主能够选择急流勇退,也许还能保全一干人等的性命。
但以太平公主桀骜不驯的性格,更主要的是加上她当时权倾朝野的势力背景,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她向最高权力的奋力一搏了。据说,当时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是出自她的门下,文臣武将之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依附她。现实的力量对比,无疑也加强了太平的自信心。抢班夺权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且初看起来胜算极大的事情。
其实,此前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估计也没有引起太平公主集团的高度关注。事情是这样的,李旦登基后,在册立储君的问题上,当时还面临着一个问题。李隆基的长兄,李宪才是真正的符合宗法制度的嫡长子,这个事情让睿宗李旦很是左右为难。但是李宪本人却对储君的地位坚辞不受,并数次推举自己的弟弟,李隆基成为大唐帝国的太子。他说了几句在我看来是中国政治史上最有见地的话,“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李隆基)有功于国,自己决不居平王之上。”
储君问题就这么顺利地解决了。李宪的肚量,平和和智慧实在是让人敬服。于个人而言,这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个人尽管可以具有太子殿下的号召力,但是夹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还有李旦中间,以他当时的资历和声望,胜算实在是太小。于公而言,他的退出,使得本来就已经剑拔弩张的政治局势稍微地清晰了一点,更主要的是他的动作基本上已经向外界昭示了老李家人的团结一致,只可惜已经利欲熏心的太平公主对此视而不见。可以试想,如果李宪不退出竞争,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下,鹿死谁手,还真未尝可知。
应了“好人有好报”那句老话,李宪一生谦恭朴素,安稳幸福,兄弟情深。
最后,真正的对决开始了。已经登基的李隆基当然也看到了形式的紧迫。此时的唐玄宗李隆基还算不上完整的皇帝,他手中的皇权还要受到他爹这个太上皇的节制。但是,没关系,这已经够用了。李隆基与手下人简单协商后,以皇帝的身份直接发布了铲除叛乱的诏书,并付诸行动。以后的细节就不在这里多说了,各种史书上记载的很多。
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被赐自尽,党羽或逐或杀,史称“先天政变”。其实应该叫“先天事变”好像更合适一些,毕竟,这是当朝皇帝主导下的对自己权力的回收,国家又没有更换主人。同年,太上皇李旦也完全归政于李隆基。
在这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姑侄对决中,如果一定要找个太平公主失败的理由的话,那就是她太自信了。她自以为以她当时看得见,摸的着的庞大势力,对付他这个年纪轻轻的侄子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她恐怕理解不了,政治活动是人类最为复杂,深邃的活动之一,它的内涵和实际过程很难用简单化的量化标准去进行判断和推测。还是那句老话,真正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再往后,就是几乎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让人心驰神往,魂牵梦绕的时代。
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