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目前读到第24篇。出现在前24篇的高频词汇莫过于“阅读“思考”“应用”。阅读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如何引导全体学生进行智力劳动,积极地在课堂上进行思考,真正理解教师所讲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之中呢?怎样组织学生的积极活动,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促进他的思维和言语发展,提高他的读写水平呢?如何使学生的知识的储备进入周转,使其达到教师一要求,就能立刻把知识“倒出来”呢?这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读的时候是囫囵吞枣,理解的也是一知半解,今天再重复王崧舟所写的《爱上语文》一书中的一个例子豁然开朗,第二个老师就是在带领学生进行积极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就把知识牢固地保留在记忆中。例子如下:
统编本语文教材六年级有一篇课文叫《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这是一篇白话文,回忆了周晔与伯父鲁迅先生之间发生的五件事,第一件,谈《水浒》;第二间谈“碰壁”;第三件,放花筒;第四件救助车夫;第五件,关心女佣。用这样五件事来表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在写救助车夫这件事时,有这样两段话。
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一般会关注其中一个词语—饱经风霜。因为第一,这是一个成语,有特定的含义,要理解它,不能望文生义;第二,这个成语很好地刻画了车夫的外貌特征。理解了这个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车夫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境况。理解了车夫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境况,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高崇品质。“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就有了一个生动事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有了一个典型意象。
但是关注归关注,等到具体的语文教学时,处理方式还会因为理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第一位教师的处理方式。
第二教师的处理方式与第一位语文老师完全不同。
❶第一步,老师问:“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在生活当中你们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如果有,请你们举手示意一下。”结果,陆陆续续地举起一片小手来。
❷第二步,老师继续说:“现在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车夫的这张脸,但是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不能用上‘饱经风霜‘这个词语,而你呢要把这个意思说出来。”说实话,这个要求是有难度的,但是因为有前面那个环节,把孩子们的生活体验激活了,调动起来了。所以尽管有难度,还是有不少学生举起了手。
一个说:“老师,我看到那个车夫额头上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皱纹,嘴唇干裂干裂的,有一道一道的裂纹,眼眶深深地陷进去,颧骨高高的突出来。”老师说:“对,这就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一个说:“老师,我看见那个车夫的脸色蜡黄蜡黄的,他实际上只有30来岁,但是看上去已经50好几了。”老师说:“对,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一个说:“老师,我看见的模样是这样的,他的头发乱的像一堆杂草,脸精瘦精瘦的,就剩一张皮了,明显营养不良。”老师说:“对,这就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三个人三张脸,张张不说“饱经风霜”,张张说的又都是“饱经风霜”。
❸第三步,老师又说:“同学们,那你能不能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出一些别的什么来呢?”
一个说:“我知道车夫干活肯定非常累,没日没夜的拉车,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狂风骤雨,为了家庭生活,他要拼命干活。”
一个说:“车夫的家里肯定很穷,估计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一个说:“车夫肯定累坏了,身体肯定不好。他是带病拉车,他肯定是被生活所逼,没有办法,本来他应该休息的。”
❹第四步,老师接着说:“是啊,就是这样一个车夫,天那么冷,风那么大,他竟然还赤着脚在拉黄包车,现在他的脚被玻璃的碎片刺破了,他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他想起来却又起不来,如果你当时就在现场———”这后半句根本就不用老师说了,哪个学生还会不明白呢?
一个说:“我要是在场,我一定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给他。”
一个说:“我要是在场,我就用车夫的黄包车把他拉到人民医院去。”
一个说:“我要是在场就立马打电话给我爸爸,因为我爸爸是外科医生。”
一个说:“我要是在场就找警察叔叔帮忙,有一次上学路上我的脚扭伤了,就是警察叔叔帮忙送我去的医院。”
老师最后说:“同学们,我很感动,因为你们都是有爱心,有同情心的孩子,那么让我们看看鲁迅先生又是怎么样对待这位黄包车夫的。”
大家看学的是同一个词语“饱经风霜”,但是,处理的方式有天壤之别,一个,三下五除二,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解决了,看起来效果好像不错。一个又是体验,又是猜测,又是想象,又是感悟,风生水起,层层推进。把“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形象、情味和意蕴演绎的栩栩如生,历历在目。
哪个处理方式的最终效果是好的呢?半个学期后,王老师他们在学生和老师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检测,结果天差地别。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专家说这很容易解释,你看第一个班的学生对“饱经风霜”这个词处于消极语汇状态。什么是消极语汇?就是他知道这个词语,知道什么是饱经风霜,你让他解释,没问题。但是知道归知道,他就是不会运用,不会在新的语境中主动有效地使用这个词。第二个班的学生刚好相反,他们对“饱经风霜”这个词处于积极语汇状态,什么是积极语汇?就是他懂,他能意会,他可能说得清也可能说不清这个词的解释,但是,他记得很清楚,他会用,他会在新的语境中自动自觉地使用这个词。
如果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语言来解释:就是第一位教师,在他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是背书,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第二位教师,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让学生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去认识周围的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以此联系的认识此本身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
通过此事例,我会时刻提醒自己“语文知识教学要紧密联系语言运用实践。”
具体如课标解读所说:①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言文字运用或者说语文实践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是语文学习的目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是为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服务的。②语文知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实践经验,没有学生的语言实践经验作为基础,语文知识教学就会成为没有根基的教条。也就是说,语文知识教学要以语文应用实践为基础。③语文课程要依据精要、有用的原则根据语言文字应用的实际需要精心选择相关知识。语文教师要将知识的传授融入具体的语言运用实践中,而不是脱离实际进行空洞说教和机械操练。
要想做到如此,需要教师要这样的意识,更需要教师有这样的知识水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