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诗歌从来都不会死亡。”——济慈
我想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大概都有一本《唐诗三百首》。忘了是在自己多大的时候天天被逼着诵读、识背,也早就不知道把那本封面已经“千疮百孔”的书扔在了家中的哪个角落,甚至那时候也不甚清楚:那些西风瘦马或是小荷尖尖角,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可是,直到如今,我的脑海里还是会时不时地蹦出些诗里的字句,可以说,正是那本书,给了我最原始的对美的诉求和向往,使我年少混沌的心灵开始隐隐约约有了审美的感悟。
我想到几千年前——久远得还没有诗歌的年代,一个人在繁忙的春种之后,忽然看到了一株将开的谖草;亦或是一个失眠的夜,走出家门照见月华的刹那,理想产生了,人生的意义产生了,世界都澄明清澈起来,诗情的种子在他的心中悄然酝酿。他们开始明白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他们于是开始大胆的讴歌对生活的热爱。漫无目的地唱着“采采芣苢”,是他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美丽动人的女子即将出嫁;“静女其姝”是与心上人赴一场浪漫的约会……
那时候的诗歌没有具体的形式和内容,是极自由宽松的,类似于乡间小调,也因此表现出当时单纯质朴的民风民态。当我们读着现代诗歌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孔子,正是他编纂的《诗经》,将美从宇宙的混沌之中提炼出来,打开了中国诗歌的大门,从此如洪水涛涛,一发而不可收。
在我看来,诗歌是一种独特的,完全不同于文章的艺术形式,正是它的简洁有力,才得以给人或是温暖舒适,或是鼓舞人心的力量,才因此被人们乐此不疲地口口相传。
还记得苏子瞻的坎坷人生路吗?无论是锒铛入狱,还是被发往天涯海角的破落茅舍,他都能一如既往地乐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歌于他,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伴侣。还有许许多多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辛弃疾,李清照……诗歌陪伴着他们度过失意的日子,他们把诗歌雕琢得愈发生动和深入人心。
还记得中国曾有过的动荡的岁月吗?一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叫多少人泣下沾襟,一首《我爱这土地》又让多少人热泪盈眶。在那些艰难的时光,正是诗歌给予一个民族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现在呢?现在的日子趋于安稳,生活趋于平和,可是物质生活的满足加大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诉求,换而言之,人们依然需要诗。四川卫视推出的“诗歌之王”节目,让诗歌参与到流行音乐的建构当中,使流行歌曲与传统诗歌浑然一体,正是民众对诗歌的热烈呼唤啊。
无论是上班、上学归来,倚靠在沙发上悠闲地读一读《余光中诗集》,还是在某个下雪的夜晚,兴奋地吟着“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那都是一种伟大而隐秘的享受。我也始终相信,诗歌不会死亡——
因为人类需要诗,于是诗生长出来,极其温柔地抚摸、安慰着那些孤独不安的灵魂,并将一直相依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