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有一位业内的巾帼妈妈给我留言,问如何给自己十二岁的儿子打英语基础。那会儿正在和各国养牛的朋友一起晚宴中,我匆忙留言这不是三两句话可以说清的,只能找机会再细说。
这几年在我儿子临近升学的过程里,孩子选择上的调整让我回忆起很多三十年前的自己。
儿子在两年多前是对悬壶济世显示了浓厚兴趣的。于是我2016年春天鼓励儿子去申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暑期志愿者机会,真实地感受一下这个方向。儿子很有办法,申请到了一所著名的研究肾脏病理的实验室的高中志愿者机会。去年暑假结束后,我们一起在交流大学学习方向的时候,我感觉儿子的想法有了变化。我觉得很好。如果觉得自己不喜欢那条路,越早调整越好。
现在儿子已经进入了升学申请最后的冲刺阶段,虽然美国大学不要求在一二年级确定专业,但有个大致的方向和想法,肯定对选择的取舍有个参考。从孩子目前的倾向看,孩子对探究人类本质的一些人文学科很有兴趣,有些专业我甚至需要查阅网络才能明白那到底是干什么的。不久前在美国奶牛博览会上和美加的同事们聊起这些,他们也都微笑着皱了一下眉头,然后用升调重复了一遍那些专业。我理解他们的意思。
我在离开美国前和儿子以及他的升学指导老师一起交流了一小时。在谈到未来的专业选项时,我说,我当年在考大学的时候,没有办法摆脱对四年之后我能找到什么工作这个现实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不能把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放在第一位,但我现在支持孩子按照他的喜好去选择,而且孩子喜欢的那些专业都是骨子里我也喜欢的,但也是当年没有意识到、也不敢去选的。我也提示了孩子选择那些,你会可能拥有什么,面临什么,放弃什么。人生能拥有的就那么多,选择了梦想,就要承担追寻它的代价。
那天看到了自己近三十年前的两份高考准考证,它们的原件保护得都非常好。不知道现在的高考准考证是否还是那个样子。那时候是高二文理分科,现在也是吧?我在选择了进入理科班之后,始终在纠结自己到底是不是应该转班,一直纠结到第一次参加高考。虽然理科学的也很好,但确实乐趣非常有限。两次高考分别考了理工和文史,而且都考了重点大学,但第二次重新报考文科时准备的时间极短,却爆发了似乎全部潜能。所以,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的心定了,事情才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昨天在一次长达四个小时的有加拿大、荷兰、新西兰以及中国同事参加的内部工作会议上,一位加拿大同事提起了“正直”,商业的正直,Integrity of Business。 我和他们分享了我的“考试”,还有我儿子的“考试”。然后也谈到了我们必须一起面对的“考试”。
不少人在这样的“考试”中是可能选择作弊的,有的人是主动选择不及格的。我的选择很简单,就是我要做到内心的踏实。什么是踏实?就是迎面撞见鬼,我不但不害怕,还要拉着它聊几句。就是夜里走过坟地心跳也不加速。正直是有代价的,也是有收获的。所有人最后都会化作烟消云散,而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留在人心里的,都是可以在阳光下经历岁月、穿越岁月的东西。我可以对那些打了小抄儿、做了弊取得一次好成绩甚至踏上好前程的笑一笑,但我不会动心,我就踏踏实实地做我就好。那份“考卷”是要有我们自己来判分的。人不能活得纠结,虽然也可能有机会像我近三十年前一样选择两次又两次都那么幸运,但有些选择做了就回不了头,譬如一旦放弃了正直,那么这辈子就会像吸过毒一样,对那些为人不齿的事情免不了念念不忘。
三十年后,看着我的儿子,我觉得这就是生命给我人生至今所做的这道“选择题”的“答案”。孩子的教育不是帮他选择一本书,不是帮他找一位好老师,而是从选择我们自己脚下的路开始的,是从选择我们自己的人生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