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先搞清楚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一定要读无用的书呢?
“有用的阅读”就是抱着某种目的性去学习的知识性阅读,跟钱、权与名利有关,读它可以帮你升学、谋生,获得利益;
“无用的阅读”,不教授技能,或对升学、应聘与挣钱没有直接帮助,但可养心。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余敏洪说:要读那些表面上对我们来说没有直接功用,但是却能把我们整个人生提升一个级别,使我们变成自己生命中一道美丽风景的书。比如说,读唐诗宋词也没有什么特别实际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真的熟读了唐诗宋词,你会觉得自己的气质在逐渐变化,眼界、胸怀、情怀和情感都会因此发生变化。像这种潜移默化的书,包括哲学、历史、诗歌、文学的书籍等,它们实际上给我们带来的东西,表面上并不能直接服务于我们的人生目的。但是如果我们多阅读这些书,有很大的几率能使自己变成一个完善的、有品位的、有眼光的、有着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能力的完整的人。
所以我一直认为,以人的一生来说,“读无用的书”是比“读有用的书”更有价值的。
02
反观自己,这两年读了很多致用类的图书,心灵成长类的书读的偏少,但聊以自慰的是现在每天读诗成为我最喜爱的事情。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先生90多岁高龄对自己人生路的一种自问自答式的记录,通过自问自答来反思、感悟人生。读此书,如同和家里面长辈聊天,虽然琐碎但让人深思。更多时候,她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渺小,“我认为,身后的事,无由得知,我的自问自答,只限于今生今世”,谦逊平和,文字中就能感受到先生的淡定从容。
她认为人的灵魂与肉体是分离的,到底是信仰还是迷信还是形而上?先生认为一切的求索首先应该摆脱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实际生活经验,由自己静静地思考。
03
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不难懂,很多是先生的亲生经历,并不是道听途说,所以对我的冲击才那么大。更吸引我的是先生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这个话题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问,甚至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未能够得到答案。书里所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价值,价值体现在灵魂上,而不是单纯的外相物质上。而实现人生价值即必须相信灵魂的永存,相信灵魂的永存就必须有信仰,只有有信仰才能追求并且实现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04
先生说的很清楚,在人生航行的大海上,信仰犹如灯塔,它是方向,是人生的指南针,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到它,才不会迷失,才会过有意义的人生。
你找到自己的信仰了吗?
我正在路上,所以时常困惑……
今天读到一句话,很喜欢:往深处思考,在浅处享乐,把自己过好,内在丰盛圆满,不经意间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美丽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