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变为何这么难?
- 看似是人的问题,实际是环境的问题
- 对环境做出微小调整,行为可以发生大幅改变
- 看似是懒于改变,实际上是因为缺乏动力
- 看似心生抗拒,实则是方向不明
- 先找到方向,再去改变
二、象与骑象人
- 先找到方向,再去改变
- 大象:头脑中的感性部分
- 有力却莽撞
- 骑象人:大脑中理性的部分
- 分析、判断,根据数据做决定
- 要让改变发生,就应该同时将作用力施加在大象和骑象人身上
- 平衡感性和理性的力量
三、指挥骑象人
- 平衡感性和理性的力量
- 找到亮点:完成看似不肯能完成的任务
- 例子:联合国官员解决越南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的过程。
- 制定关键举措:房子大象走回老路,让他朝着改变的方向前进
- 例子:为了减少家庭暴力,老师要求每个家庭每天组织一个“5分钟亲子互动”:5分钟里不给孩子提任何意见,随意他做任何事。这个措施有效减少了家长的愤怒。
- 指明目标:找到准确的方向,大胆前进
- 例子就是制定具体的目标来激励对方。
- 我的想法:
- 我感觉这三个例子貌似都跟标题不是很搭配,起码撑不起这么大的标题。但是我能get到作者的意思:
- 骑象人是理性的,必须要让他看到具体的、有示范性的(亮点,例如越南营养不良儿童中的个子高的孩子)的方面,同时执行有一点强制性的动作,才能驱动骑象人。
四、激励大象
- 骑象人是理性的,必须要让他看到具体的、有示范性的(亮点,例如越南营养不良儿童中的个子高的孩子)的方面,同时执行有一点强制性的动作,才能驱动骑象人。
- 我感觉这三个例子貌似都跟标题不是很搭配,起码撑不起这么大的标题。但是我能get到作者的意思:
- 找到感觉:找到感觉,才有改变的动机
- 例子:
- 塔吉特超市的经理为了改变同事们只愿意卖暗色衣服的习惯,把一大包MM豆洒到了正在开会的同事面前,让同事们感受到了彩色的力量。
- 一个对流程非常固执的会计,已经固执到影响了同事的工作进度(例如为了小小的格式问题让同事重新填写单子等),如何让他改变?方法是让他看看,同事返工充填单子如何影响了资金进入慈善协会的进度,进而如何影响了被资助的孩子。
- 结论:
- 只有让对方找到感觉,他才有改变的动机。
- 我们不但要去指挥骑象人,更重要的是触动那头大象,让它自己愿意走路。
- 例子:
- 缩小改变幅度:小改变,更容易开始
- 例子:
- 让肥胖的女店员减肥,不是告诉她们怎么去减肥,而是告诉她们做的每个动作消耗多少卡路里,例如走楼梯、清洁时挥动工具的幅度、叠被子等常见动作。这导致女店员主动的去减肥。
- 要求低一点,大家就愿意迈出第一步。
- 例子:
- 影响他人,打造认同感:改变固定型心态,塑造成长型心态
- 打造认同感也需要循序渐进
- 例子:想要在一个人的花园里竖上“拒绝酒驾”的公益牌子,不是一开始就提出这个终极需求,而是从小的请求开始先搞公益签名、再在花园里贴小纸条“拒绝酒驾”,最后再竖牌子。
- 成长型心态
- 书中一个例子:
- 樊登跟北京出租车司机的对话。
- 司机抱怨:现在活儿不好拉了,公司老板太黑,份子钱忒多,滴滴、快的都来抢生意...
- 樊登:要不你也下载一个滴滴,减少空驶,多接点活,就是自己买辆车来滴滴司机也可以呀
- 司机:我才不下,不信那个,没关系谁给你派活儿?!
- 樊登跟北京出租车司机的对话。
- 对我的启示:
- 不是每个人都有成长型心态,对没有此心态的人不要贸然用成长型的任务去激励他
- 这个对话,让我想起来其它的例子:
- 一个工程师,后悔的说错过当前去滴滴研究院的机会,因为当时对滴滴的看法就是一个打车软件公司
- 我的同事,OEM项目的负责人,没抓住OEM项目爆发的时机
- 另一个例子貌似是诺基亚
- 诺基亚、工程师、出租车司机的共同特点:
- 本身没做错事
- 诺基亚依然做出了最耐用的手机
- 工程师选择了“最好”的公司
- 出租车司机被公司培养出了有关系才有更好的资源(派活儿)的思维
- 但是(后两者可能)错过了很好的机会,甚至是被淘汰
- 本身没做错事
- 我想这可能也是北上广白领焦虑的原因之一:不做错事儿也可能会被淘汰,认知不升级必然会被淘汰
五、营造一个路径
- 书中一个例子:
- 打造认同感也需要循序渐进
- 调整环境: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带来人们行为习惯的显著变化
- 书中的例子是:
- 医院里护士配药时要穿上一件写有“不要打扰我”的衣服,防止被打扰后配错药。这件衣服即对他人有强制作用,也对护士有保护作用。
- 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只要飞机高度低于1万英尺,飞行人员必须保持缄默,严禁跟任何人交谈。
- 这个在《清单革命》和《黑匣子思维》中也有谈及。我也有必要采用以下清单:
- 工作时把手机扣着放,最好在视线以外,起码不能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 单线程工作
- 书中的例子是:
- 培养习惯:设定一个行动的触发板机,把决定权交给环境
- 《瞬变》举的例子:
- 每天上床睡觉前看半个小时的书;送孩子上学后跑半个小时的步;上班到工位后,先列上一天的工作安排清单。这样可以避免实现目标受到干扰,持之以恒,习惯就很容易养成了。
- 《瞬变》举的例子:
- 召集同伴:打破同伴压力,达成集体改变
六、我的想法 - 关于“设定一个行动的触发板机,把决定权交给环境”
- 王烁讲过他自己的“扳机”:一想到要刷手机玩游戏就打开kindle。
- 我试过:一想要玩皇室战争就开始不停的按HOME键,以此阻止自己玩游戏。貌似也不管用。
- 关于改变,我看过不少书了,原理跟以上讲的大概类似,比如《微习惯》就是拆分目标到微小的程度,方便执行;《清单革命》和《黑匣子思维》等,《零秒工作》《零秒思考》,还有一些名人讲的自己的方法
- 我只能说,改变这件事儿,看了书你也未必认同,即使照着书去做也未必得其心法,最终还得靠个人去悟。
- 改变要是有那么容易,中国GPD就能翻更多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