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
这是写在《围城》封面的一句话。
初读《围城》,被钱老犀利老辣的语风和一针见血的观察所折服,实实在在的看到了所谓的一地鸡毛的生活。但要说真切的理解、感受书中所写,我不敢这么说,或许因为自己太过于年轻。
我想再过三十年,再次拿起这本书时候,会有另一种见解。而现在,只想记录下此时此刻且尽管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01
刚读《围城》,觉得方鸿渐真的是幸运。与他订下亲事的家的女儿因病早逝,而所谓名头上的岳父便将女儿的嫁妆作为资助方鸿渐出国留学的费用。
可他在国外却过着另外一种生活,“既不抄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
直到临近回国的时候,发现父亲与岳父对博士学位非常看重,于是费尽心思的买了假文凭来交差。
回国的船上,结识了鲍小姐,遇到了大学同学苏文纨。他与鲍小姐发生了一夜情,谁知被鲍小姐欺骗感情,而苏文纨对方鸿渐生出好感。
回国后,便寄宿在所谓的岳母家,在岳父的银行谋得了一个不起眼的职位。就在第一次见赵辛楣时,赵辛楣问他,“方先生在什么地方做事呀?”他却只含糊的回答,“暂时在一家小银行做事。”
甚至整日被岳父家中的小少爷骑在头上,敢怒不敢言,全因自己寄人篱下。
方鸿渐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后,又与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后与唐晓芙生出误会,两人无疾而终。
02
直到与岳父家闹翻,他终于走出了那个让人窒息的地方,但同时也变得无路可去。唯一的一条路,竟然也是因为赵辛楣将他当做情敌,为了拆散他与苏文纨而把他推荐到三闾大学。
赵辛楣后来也因苏文纨与曹元郎结婚,而与方鸿渐等人同去了三闾大学。
本来三闾大学的校长在电报里应允给方鸿渐的是政治系教授。后来却因他没有博士学位,做了副教授,担任不属于任何系的伦理课老师,而这一切也得以赵辛楣的帮助。
他作为伦理学的老师,也尤其失败。学生上他的课,不过是为了拿到学分,而他也丝毫不受学生的爱戴。就连同事之间的关系,除了赵辛楣以外,他没有任何朋友,更别谈处理各种复杂的人事关系。
后来因为孙柔嘉的班上的学生捣乱,方鸿渐代孙柔嘉上英文课,而后被学生告状,根本不配教英文。
要说,方鸿渐还能待在三闾大学,全是因为赵辛楣。就在赵辛楣被汪太太吸引,两人关系被旁人发现,赵辛楣离开了三闾大学。方鸿渐在三闾大学的任职也即将面临结束。
当所有人都收到聘书,除他之外。他便再也没有脸面待在此处了。
正如孙柔嘉对方鸿渐的评价:“替各系打杂,教授都没爬到。连副教授都保不住。”
03
离开三闾大学,方鸿渐带着孙柔嘉见到了赵辛楣,也见到了苏文纨。
再见赵辛楣,在重庆进了国防委员会,早已混的风生水起,似乎早些时候与汪太太的丑闻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此时的苏文纨,也是浑身散发着富人的高高在上的感觉。当孙柔嘉本想自己穿着新衣服,正好会一会以前暗恋方鸿渐的人,可自己的小阳伞与新衣服在苏文纨的阔边大草帽与搀和西式、紧俏伶俐的旗袍下,像是落伍了一个时代。
临走时,苏文纨伸手让孙柔嘉拉一拉,“姿态就仿佛伸指头到热水里去试试烫不烫,脸上的神情仿佛跟比柔嘉高出一个头的人拉手,眼光超越柔嘉头上”。
反观方鸿渐,教授都没爬到,连副教授都保不住,被人解聘。没有工作,没有钱,也没有下一步的打算。
最后在赵辛楣的举荐下,回去进了一家报社当资料室主任,工资连孙柔嘉的一半也不及。
家里没有供他们两个新人住的地方,最后租了一处,勉强用作婚房。方家与孙家互相看自己的亲家不对味。
方鸿渐与孙柔嘉婚后,终日为了鸡毛蒜皮的事争吵,两人互不相让,互相嫌弃。
04
@方鸿渐
作为本书的主人公,钱老并没有赋予他多么美好的品质。相反,他自私、懦弱、无能、意志不坚定、经不住诱惑,更是一个失败的人,从此深陷在一个个围城里。
他本可借着国外留学的机会,学成归国,偏偏将学业荒废,最后捧了一张假文凭回国。终日提心吊胆,害怕自己假文凭被揭穿。回国后,在岳父家的银行谋得一个小职位,赵辛楣问他在何处高就时,他却只含糊的回答,“暂时在一家小银行做事。”
此时的他,真的是无能又自尊。
可笑的是,就连进到三闾大学的机会,也是被赵辛楣当做情敌,为了拆散他与苏文纨,将他推荐到此处。一到学校被校长高松年一眼看穿,于是借口给他一个副教授的职位。后来方鸿渐发现韩学愈跟自己一样也是假文凭,心里开始有一丝的窃喜——终于有人和他一样。
他被安排教学生不属于任何系的伦理课,可偏偏他管不住学生。后因孙柔嘉被欺负,他帮孙柔嘉代英文课,被学生投诉,“根本不会英文”。对于一个去国外留学这么多年的人,英文都教不好。
可他偏偏没有真才实学,即使自己内心有极大的不满,也只能逆来顺受,任人摆布。
就像高松年说他,“不过是各国游荡的留学生”。
被三闾大学辞退,他迫于无奈,再次去了赵辛楣推荐的报社,当了一名只有微薄薪水的资料室主任,连他妻子孙柔嘉一半也不及。没做多久,认为赵辛楣在重庆混的风生水起,他便自作主张辞去报社的工作,想去投靠赵辛楣。
他无能,没有主见,孙柔嘉说他,像是赵辛楣的一条狗。
回国的船上,结识了放荡的鲍小姐,与其发生一夜情,满心欢喜的将自己所有真心交付于鲍小姐,没曾想到下船时,被鲍小姐头也不回的甩了,内心深受伤害。
后来便在苏文纨与唐晓芙之间游荡,他深知苏文纨对她有情,而自己对苏文纨无意,他却不拒绝。方鸿渐不拒绝苏文纨,大多是因为对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用情颇深,他只想借苏文纨接近唐晓芙。
终于,当苏文纨知道真相时,选择嫁给了诗人曹元朗。而方鸿渐与唐晓芙也因种种误会,两人都不肯先低头,终究还是没能开始。
方鸿渐的家庭属于乡绅贵族,但也逐渐没落,家里没有什么积蓄。父亲的思想十分封建,母亲也终日对所谓旧社会的女德崇尚至极,对丈夫的话惟命是从,从不反驳。家里的弟媳,整日为争家产,明争暗斗。方鸿渐对这样的氛围很无奈。
方鸿渐与赵辛楣几人,一起去三闾大学。对孙柔嘉的印象极好,觉得孙柔嘉平易近人、可爱、乖巧,甚至很单纯。于是慢慢的便对孙柔嘉有了感觉。
方鸿渐认为与孙柔嘉结婚,无疑是他这一生最正确的事。可是婚后,才发现幻想终究只是幻想,现实永远会给人当头一棒。
婚后的孙柔嘉,嫉妒、工于心计、有主见,他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主导不了孙柔嘉。而且孙柔嘉的姑母经常给孙柔嘉灌输“方鸿渐,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的思想。这让方鸿渐强烈的自尊心受挫,非常讨厌此人。
方鸿渐与孙柔嘉也经常因为此事争吵不断,婚姻变得岌岌可危。
说到底,方鸿渐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相反他就像是《红楼梦》中一无用处的贾宝玉,但几乎是唯一的好男人。他不作恶但也没有拯救世界的英雄气概,他懦弱、无能、善于自我妥协,注定了他就是一个失败者,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孙柔嘉
杨绛先生说,
“围城中许多人物都有原型,唯独孙柔嘉,周围的人没有一个和她相似,但和她稍多接触,就发现她原是我们这个圈子里最寻常可见的。她受过高等教育,没有什么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没什么兴趣,但却有自己的主张。方鸿渐兴趣很广,毫无心得.,她是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
孙柔嘉确实是一个在普通不过的女孩子,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被忽视,生活的小心翼翼,但她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总是善于掩饰自己的小心思。
论学历,她没有苏文纨高;论长相,应该不及鲍小姐。但他就是最后嫁给方鸿渐的人,而方鸿渐娶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她没什么主见。”
但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没什么主见的人,编织了一张温柔网,将方鸿渐逐渐引诱其中。为了牢牢绑住方鸿渐,她“被陆子潇追求”、“杜撰的父亲的信”、李梅亭、陆子潇的冷嘲热讽等等,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孙柔嘉步步为营的手段,方鸿渐全然不知的一步步跳进去。就连订婚都是云里雾里。
婚后的孙柔嘉,一反常态。反倒眼前这个妻子变成了咄咄逼人、自私、霸道、争风吃醋的女人,整日站在失误链顶端,嘲笑讥讽方鸿渐。
婚前千方百计要嫁的男人,却成为了现在无比嫌弃的人。
她掌控了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命运,也掌控了方鸿渐的婚姻、生活和命运。但似乎最后,一切又失控,脱离了她的掌控。
孙柔嘉的形象,好像是我们自己,却又有些不一样,她更像是我们的合成体。
就像《围城》中的一句话,
婚姻像是一座围城,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人想出来。所谓围城,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砌了一道墙而已困在其中无法自拔。
@苏文纨
苏文纨,大家闺秀,留洋回来的女博士。他与方鸿渐本是同学,可一直都没看上他。谁知两人同乘一艘船回国,再次看到方鸿渐,自己考究之后,觉得他似乎可以放在自己的考虑范围。
苏文纨虽说是留洋归来,但骨子里还是比较保守,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表露心迹时,却被鲍小姐抢先露骨的勾引方鸿渐,苏文纨内心生出鄙夷之意。
鲍小姐下船之后,面对方鸿渐的邀请,苏文纨“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对于心仪之人的邀请,这也许是大多女孩的表现——害羞、开心,当然也可能是苏文纨工于心计,为了得到方鸿渐而用的一种手段。
两人出行,苏文纨对于鲍小姐也只字未提。可见苏文纨善于捕捉男人的心理,她懂得运用欲擒故纵的手段。在松松紧紧的间隙,她本以为自己已经胜利了。可偏偏事与愿违,她将表妹唐晓芙介绍给方鸿渐,谁知方鸿渐对她一见钟情。
苏文纨对方鸿渐步步紧逼,方鸿渐无法抽身,但他的心又不在苏文纨身上,只好一边“假装吻了苏文纨”,另一边倾心于唐晓芙。方鸿渐终于受不了,向苏文纨摊牌。
失恋的女人很可怕,自己猎物丢了,并且被猎物告知自己心仪他人。苏文纨发掘出了自己敏锐的嗅觉,将目标锁定唐晓芙,三言两语便将方鸿渐与唐晓芙之间生下隔阂。自己转头就答应嫁给了曹元朗。
要说她喜欢方鸿渐,不如说她更爱自己。赵辛楣追求她那么多年,她都没有答应。而方鸿渐拒绝她之后,她却嫁给了只会作“猪油诗”的曹元朗。这也为后来苏文纨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赵方苏三人再次见面,苏文纨穿着俗气,后了解到她开始帮忙“带私货”,更是惊呆了众人。一个留学的博士,竟然做了这种勾当。当初的初识的文人气大已被堙没,迎面扑来满满的市井俗气。
而后三人见面时,看到赵辛楣混的风生水起,认为赵辛楣还是以前那把死心塌地爱自己,便开始行为轻佻,妄加勾引。
《围城》里关于方鸿渐与苏文纨的描述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处,
“方鸿渐陪苏小姐在香港玩了两天,才明白女朋友跟情人事实上绝然不同。苏小姐是最理想的女朋友,有头脑,有身分,态度相貌算得上大家闺秀,和她同上饭馆戏院并不失自己的面子。他们俩虽然十分亲密,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而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一体。”
他们不是一类人,终究走不到一起。就算勉强在一起,最后也会重蹈方与孙的覆辙。
@唐晓芙
“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
这句话是唐晓芙对方鸿渐说的。
方鸿渐听到这句话,整个世界都觉得崩塌了。回想自给与鲍小姐、苏文纨之间的关系,自己断不是在碰见她之前,没有过去的人。
显而易见,唐晓芙聪明、单纯、少女心,对爱情怀有崇高的敬意。苏文纨将唐晓芙介绍给大家的时候,全然没有想到方鸿渐会对唐晓芙一见倾心。但恰恰就是这个单纯善良的丫头,俘获了方鸿渐的心。
苏文纨与她比起来,多了复杂、霸道,苏文纨已经被社会磨得全然不是一个纯色的人了。
其实方鸿渐和唐晓芙在一起,更能印证“围城”二字,婚后终日对着各种琐事,一地鸡毛,渐渐的他们的婚姻也变成了让人作呕的关系。但钱老偏偏没有这样写,而是将方鸿渐与孙柔嘉配对,让他们在婚姻的漫长生活中逐渐嫌弃对方。
而唐晓芙,钱老似乎对她有一种特别的善良。所有人再次出现的时候,都变得市井气。唯独唐晓芙,自与方鸿渐拿离别后,便再没出现过,她就像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只要她不再次出现,那么我们就永远有憧憬。
每每想到唐晓芙,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一句话便浮现在眼前,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赵辛楣
赵辛楣留美回国后在外交署当处长,因为身体原因没随机关进内地,又在华美新闻社当政治编辑。后因苏文纨结婚,便来到了三闾大学当教授。直到与汪太太的丑闻暴露,不得不离开三闾大学,在重庆再次混的风生水起。
这无疑说明赵辛楣相比方鸿渐来说是个极有能力的人。
反观方鸿渐,除了第一次在银行的工作是受岳父恩惠外,其他几次都是赵辛楣帮他安排,甚至赵辛楣为了照顾他的感受,甚至只说是“你愿不愿意到我从前的报馆去做几个月的事?有个资料室主任要到内地去,我介绍你定他的缺,酬报虽然不好,你可以兼个差”。
而他与方鸿渐的相识,更是一处闹剧。他对苏文纨用情至深,偏偏苏文纨喜欢方鸿渐,他为了拆散两人,将方鸿渐弄到三闾大学。苏文纨后嫁给曹元朗,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也是方鸿渐唯一的好朋友。
赵辛楣也随时充当方鸿渐的导师,方鸿渐“不讨厌,但也无用”,赵辛楣便事事为方鸿渐考虑,
方鸿渐与孙柔嘉结婚,提醒方鸿渐回家结婚要费好多钱,而他们两家谁也不宽裕,倒不如就在此将婚先结了,还能省些钱。
方鸿渐没有钱结婚时,说要借给他。方鸿渐拒绝,赵辛楣便说这只是自己的份子钱,不必多心。
几人一块去三闾大学时,赵辛楣对方鸿渐说,自己花钱大手大脚惯了,要是路上这毛病再犯,望方鸿渐提醒。
……
赵辛楣虽家境优渥,出国留洋。但他身上并没有骄傲、令人作呕的气息。反而他处处为他人着想,幽默,平易近人。
似乎他太完美了,钱老才上演了他为拆散方与苏,而背地里将方鸿渐“发配”,好像这才能显得他也只是个普通人。
05
看完了,一切的都在方鸿渐与孙柔嘉的争吵中结束。它并没有顺着我们想象的剧情发展,反而更加让我感受到那种真实感。
这段时间以来,从头到尾,看得每一字每一句,都好像自己身在其中。突然就结束了,似乎还没有从他们的围城中走出来,再看看自己,已经深陷在自己的围城。
生活处处是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逃出来。
当真正有一天,城外人冲进来了,城内人逃出去了,才懂得:
原来,城内城外都是一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