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7-09-19小美有故事的LoungeBars
青年相较于老人和儿童,是社会容易忽略的群体,因为青年代表着奋斗和希望,处于人生体魄的巅峰,被人期待着,自己也幻想着。
“空巢青年“这个概念也许是一次迟来的对青年群体的凝视。它来自于一家电影公司的宣传人员在做一部电影策划的时候所想到的词语。工作人员在知乎发出关于"空巢青年"的帖子,电影下映后,这个词却被许多报纸杂志引用。
"空巢青年",指的是在大城市奋斗打拼的年轻人,他们远离故乡、亲人,独居生活,缺乏感情寄托,没有家庭生活。
“空巢青年“即是一场语言的狂欢,也是当下青年的某种集体真实写照。毕业之后,独自在资源集中和就业机会更多的大城市为了前程奋斗。过着一种数字般的生活,房屋的面积大小,房租,生活费,工资等。一个人上下班,懒得做饭,过着程式化的两点一线的生活。
在知乎上曾出现过一条“空巢青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问答。不少知友写下了一些感受:
@七天路过:常常加班到晚上9点钟才回去的璐璐,会提前在网上定好外卖,再回到租的小房间。吃完外卖,把盒子扔进垃圾桶,躺在床上玩着手机。
@米虾:深夜上吐下泻,几近脱水,通讯录几百人,能拨打的只能是120,去医院看病,医生说一句让家属去缴费,瞬间就能流下泪来。
@邹叔的任性:但是面临着最为脆弱的瞬间,当他们在深夜单曲循环陈奕迅,然后潸然落泪之际,当出去吃饭窘迫的说出“一位”的时候,当自己一个人在医院挂号,缴费,检验,拿药之间分身乏力之时,他们或许会有一些后悔,后悔空巢这个选择。
“空巢青年”是一个伪概念吗?
当然,或许很多人不同意“空巢青年“这个概念。”空巢“其实只是独居而已,放眼全球,独居人口的数量已经从1996年的1.53亿增长到了2006年的2.02亿,在10年间增长了33%。
中国和印度、巴西成为独居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数据显示,中国目前超5800万人独居,占全国总家庭数14%,其中20岁到39岁的独居年轻人数量接近2000万,上海独居比列最高,而成都以166万排名第五。
而空巢青年折射出的心理意义和附加的意识形态,诸如:迷惘、孤独、悲凉,甚至渲染出某种逃离的童话,很多媒体认为是一种伪定义罢了。
青年群体当然不太喜欢,甚至反感“空巢青年“这个词汇,因为它与缺乏陪伴的”空巢老人“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它让人感到某种疲惫、无力、甚至如老年人一般的宿命危机。
迷失在思绪里的游荡者
与其说这种生活状态是空巢,倒不如另一词来得更加贴切,他们是城市的“游荡者”。
“游荡者“即揭示了青年的漂泊的状态,也不过渡添加某种“感伤主义的标签”。城市的游荡者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或在高楼林立的写字楼间,或在人群熙攘的十字路口,或在周末拥挤的购物中心,或宅在家里。
而他们都有一种明显的特征:沉浸以及迷失在自己的思绪里。
城市游荡者是一群沉湎于幻想的孩子,他可能过早的成熟,过早的世故,过早妥协于现实,但他们的内心永不会停止幻想那被反复勾画的前程,一点的成就和褒奖都将让他们跃跃欲试,点燃心头不甘的火种。
他们从城市的广告大屏幕,从公交地铁,从百货商城,从影院,从街头,从许多断断续续的思绪里积蓄着火种的力量。
永不熄灭的火种
他们怎么会甘心呢?城市里的性诱惑、财富和权利的致命引诱、别人眼里的体面生活以及那幻想着的更好生活,这些都让他们随时积蓄着自己的资本,躲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竭尽全力。
是他们支撑起了城市,是他们揭示了城市,而不是那些自命不凡的上位者。
我们无需怀疑城市游荡者的热情和专注,我们不应该去打搅他们的专注和沉思,“空巢青年”只是某种偷渡的概念,或许会击中某部分人的心,但它的击中注定是短暂和无效的,只要我们稍微沉下心来,就会发现你心中的火种不可能在青年时期就能熄灭。
这一届的青年,还在等什么?
因为我不相信,难道还有什么比更好的更幸福的生活以及实现某种愿望值得多数人为之而奋斗吗?青年的天性不就是那股闯劲吗?
我知道,很多青年常自嘲自己活得像咸鱼,终日的生活机械如僵尸,但仔细想来,这不过是我们这一届青年的话语策略和某种心理防御,是一种自嘲自黑而已。
阶级壁垒和渠道固化毋宁阻碍着青年的脚步和思绪,也许让我们沉闷,感到一时的倦怠,但这构不成熄灭心中那团火种的理由。
这一届的青年,且让我们在怀疑和不确定中,冲破自我的设限,冲破自我的牢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