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节将至。
前两天与好友聊天时,她感慨到:“现在过年的感觉淡了,还记得咱们小时候,到这会儿早就有过年的气氛了!”我点头附和,然后一头撞进回忆里……
小时候,过春节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年一进腊月门儿,家家户户就要开始为春节做准备了。我们小孩子也开始了盼望。
最先能感受到节日气氛的地方非镇子上的集市莫属了,各种炊具、餐具、食品、年画、炮竹、布料、家畜家禽……总之,过年要用的东西就都在这里了!
逢集的日子,若正好又是星期天,那去赶集的人数量就会增加许多,因为家长们会把孩子也一起带上去选购做新衣的布料。
腊月里,正是天气最冷的时节,却挡不住人们采购的热情,仿佛省吃俭用一年存下的钱都花在年货上才痛快。
我们坐在爸爸或妈妈的大自行车上去赶集。有时两家大人会边骑车边聊天,于是这两家的孩子也坐在自行车上聊的热闹,且大人孩子互不干扰。
到了集市上,孩子们因为一路坐在自行车上,双脚早已冻麻木,要先轻跺一会儿脚才能缓过来。
最先采购的一般会是各种炊具、餐具,如砧板、笊篱、碗碟之类,因为炸年货时会用到。然后是制作食品的原材料、调料,如蒸肉糕用的红薯淀粉、做年糕的黄米面、卤肉的佐料等。点心、糖果要等到最后一集才能买,因为买得早了,通常还要再买一次,超出年货的预算。
经过漫长无聊的等待,大人们终于买完他们的东西,接下来就带着孩子们朝卖布料的地方走去。
那时成衣很少,衣服几乎都是买布料手工制作。
卖布的一家挨着一家,色彩斑斓的布料一匹一匹整整齐齐的码在货架子上,等待着顾客严苛的挑选。我们挑花色,而大人们要看是否缩水、掉色、耐磨。至于尺寸,卖布的小贩只要看一眼跟着来的孩子,立刻就能算出一身新衣所需的布料,保证你既够用又不会买多而浪费。
一切都挑好算好了,接下来是漫长的“砍价拉锯战”。买卖双方不惜争得面红耳赤,罗列出种种论据,企图说服对方,但到最后通常会愉快的成交。
满载而归时,仿佛车上载的不是年货,而是一年的喜悦。
腊月里除了赶大集,另一个让人难忘的是杀年猪。
各家各户的猪都由村里的屠户统一宰杀。而各家选的时间大多是孩子们放寒假之后,于是,看杀猪成了我们寒假里必有的一个节目。
各家待宰的猪被粗麻绳捆着躺在小木推车上,排着长长的队伍,可怜无助的哼哼着。
村里的屠户大叔穿着一件油渍麻花的大围裙,带领着他的助手们,麻利的抬猪、解绳、宰杀、分割,用洪亮的嗓门喊着乡亲赶紧把分割好的肉抬走。这就意味着,今天杀了猪的人家,晚饭时就有热腾腾的炖肉菜了!
我们则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观看,不仅整个宰杀过程看得津津有味,还要做出一番评判:谁家的猪嘴巴长、耳朵大,谁家的猪出肉多,谁家的猪太瘦了,肉吃起来肯定不香!进而也认识了猪的各个内脏。
进了腊月二十,就正式的忙碌起来了。家家户户每天都有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打扫卫生、煮肉、做灌肠、打豆腐、剁肉馅儿、蒸年糕、炸各种丸子……
大人忙,我们也忙,忙什么呢?添柴、剥蒜、洒扫这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总是要帮着干的,不然哪好意思光等着吃呢!寒假作业也是要写的,不然正月里串亲戚哪能安心的玩儿呢?还有中央台的动画片和电视剧也不能落下。
就这样,每天忙碌着、盼望着、兴奋着,踏着腊月的红毯一步一步迈进了新的一年。
现在,镇上的老集依旧还在,却已不是人们购物的首选了,只需在家动动手指,年货就会送上门。丰富的食品也让平常的日子与节日几乎没有差别。
大家都觉得生活比儿时富足了,也有人感慨年味儿淡了。随然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但有些东西从未改变。比如:过年时我们总会给长辈拜年,祝福他们来年身体健康;给孩子们压岁钱,祝愿他们幸福快乐的成长;与同事互相祝愿生活美满。这样的幸福与美好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