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试博大精深
要说起考试还得从头说起!
汉代为中国考试的起源
汉代太学的学生,一是由太常在京师和地方直接挑选;二是由郡国道邑等地方选举。选太学生的标准以德、才为主,还重仪表。
汉代太学很注重考试,制定了十分严格的考试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汉代太学既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又是国家的考试机关。
汉代太学的考试有两大作用:一是通过考试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充实汉朝官吏队伍;二是通过考试,督促学生学习儒家经典。
而唐朝则把考试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所谓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而这就和我们的月考与期末考相似。
其中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其科目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
而唐朝举办的科举有利也有弊:
在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而教育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最后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但是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并且导致追求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会悲剧。
其次科举制度还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
这也相当于我们的走后门
在唐朝时期的读书人喜欢参加的科目还是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主要是以儒家经学为考试的内容,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古代历代统治者注重用儒家学说统一人们的思想,这也就是明经科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唐代科举考试的范围极大!从经文到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等等,而且不仅考儒家的东西,还考道家的东西。
令人纠结的是,这选试也很难,譬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韩愈中进士后,连续三次选试都没有通过,只好去刺史那里做幕僚。
当然这样的科举,由于考试范围极大,有很多科目又不可能有什么“标准答案”,以至于考试成绩的公正性就难免有些不易确保,因此到了明清时节,为了保证所谓的“公平公正”,便逐渐兴起了八股之风。
但这是因小失大,仅仅因为要一个更标准的答案,就把整个科举取士的初衷都改变了,八股文写得好不好,与能不能治国牧民有什么必然联系?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宋朝时期宋朝初期虽然还处在南征北伐的半战争状态,但赵匡胤对开科取士却没有丝毫懈怠,建国当年(960)便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录取了19人。
在宋朝,有两种科考分为“恩科”“常科”。 有种进士叫做“恩科进士”,即皇帝开恩特赐的进士,也就是所说的“恩科”。“常科”就是常设之科,类似今天高考等公开考试,国家规定大纲、内容、时间和具体程式。除进士科之外,还有诸科,包括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明字等科。
明清时期明清是科举制度极盛的时期,也是走向衰亡的时期。明清科举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校和科举更紧密地结合,科举必由学校,进学校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清学校有两种:国学和府、州、县学。 明清正式的科举考试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又称大比,因考试期间定在秋季,故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会试在乡试后一年举行,考中的称贡生,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同年举行,应试者为贡生,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录取分为三甲:一甲取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为鼎甲之首,别称鼎元;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都称传胪。
近代时期根据考试分数来分配学校,并实行9年义务教育。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另外可选择性的是研究生和博士阶段。其中大型考试主要有中考和高考。
“3+3”高考制度,文理不分科,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之外,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