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大学时期有一个女同学是学生会主席,同时兼几个社团的团长,学校许多活动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但就是英语四级考试考了四次都没过。当时英语四级通过率是80%,对于笔记也是记得满满当当、所有真题也做了,单词也背了的她,显然让人不明原因。她总是说自己报了很多班,可是几乎都没时间上过课,她的独处时间是非常少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几乎没有。
还有一位同学,也是非常优秀,校园各种活动也经常参加,好朋友也非常多,她特别喜欢拿着小本子记录一天的计划,她常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每天相对固定的自习时间经常在自习室看到她的身影,偶尔没在的时候,她会独自打着手电补上晚上自习计划做的功课,她也是我们班率先考出英语六级的学生。
同样是我的同学,在校时间也是一样多,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显然,上面的同学她陷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像老鼠赛道一样,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好好学习》作者成甲就提出来“要想从老鼠赛道跳出来,我们就要努力提升认知效率;而要提升认知效率,就要找到撬动效能的杠杆点——临界知识。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
作者简介
成甲,主业是做景区设计咨询,2009年联合创办了北京京都风景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院,并担任常务副院长。曾多次受邀在清华MBA、第九学院、多角度沙龙、中国惠普、埃森哲、中国人寿集团等机构团队进行演讲,做关于个人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方面的课程和分享。
一、什么是临界知识?
事物的底层规律,能够普遍地指导我们的行动。为什么像达芬奇、富兰克林这样的大家能够在多个不同领域均取得不同凡响的成就,在我看来,就是他们掌握了事物运行和发展的底层规律。
二、为什么需要临界知识?
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掌握事物底层的规律和方法,才能提升认知的深度,而认知的深度决定了我们学习和思考的深度。
三、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态度?
1、绿灯思维:简而言之就是打破习惯性防卫,遇到新的观点和不同意见时,更多地考虑它的用途和价值,而不是直接反驳它。
2、以慢为快:临界知识的学习遵循指数函数分布,即前期进展较慢,但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会呈现爆发式增长;如果求快,就会成为对数函数分布,即你没有学到活用的地步就停下来了,后期的增长会越来越缓慢。
四、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联系。这一部分是我认为实操性最强的部分。
第一点:反思。成甲老师在书中举了好几个例子来说明反思的好处,而且总结出提升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3)培养写反思日记。
说到这里,我想谈谈我的感受,其实从两年前,我就开始写年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日反思,还有彭小六老师说的”每天找出三只青蛙,然后吞掉它“,每日除了目标之外还有回顾。我坚持了大概一个多月,效果还不错。基本上每天的事情都能完成,自己还蛮有成就感的。发现问题了:我虽然也回顾每天发生的事情,但都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事,一些我认为的”小事“都直接略过了,而且回顾的事基本也就是寥寥几笔,看了成甲老师的书,我终于明白,我这充其量算是”每日小结“,根本不能称为”反思“。真正的”反思“要从小事做起,是对整件事情的回顾,要有细节,有感受,最重要的是要有思考,从事件结果分析原因,寻找更好的办法,然后提出假设,在另一种方法下,结果会不会发生改变。这个发现真是让我如获至宝,我要把这个方法应用到我的日记中。
第二点:以教为学。就象笑来老师说的,从开始就要像专业人士一样生活。还有镜姐常说的以卖为学,先完成再完美,都是强调这些。
第三点: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使我们在用元认知思考问题过程中,有意的应用临界知识,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那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来掌握临界知识和提高元认知能力呢?
成甲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三个部分:一、对基本知识划小圈。二、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能力单元。三、在各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就好比学游泳,我们刚开始学习漂浮、呼吸、打水都是一个基本技能,但是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是游泳这项新技能。我们将核心技能吃透并组合成知识能力单元后,接下来就需要用认知框架将它们联系和整合起来。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思考方式,我们就彻底升级了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五、如何发现临界知识?
1.临界知识一般来自最基础的学科,如数理化、经济学、心理学等;
2.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着手,思考规律,比如镜姐、樊登读书会等讲书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模板规律;
3.找到重要知识的原始出处,比如,1万小时定律我们都知道,但是却鲜少有人知道它来自心理学家对小提琴手的研究结果;
4.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你遇到的问题;
5.想办法创造假设并加以检验;
6.借助外部资源:例如我们很喜欢的课程。
五、有哪些经典的临界知识?
成甲老师说了几个他认为比较重要的临界知识,如黄金思维圈、复利效应、概率论、进化论、系统思考、二八法则以及安全空间。我们要学会跨学科的学习临界知识,将它们整合起来,让知识爆发惊人的威力。
作者成甲说,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否则它只是信息。最后,借用李尚龙《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中的话作为今天书评的结尾:努力,需要有方向,有方法,足够坚持。信息如此通畅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辨别信息,辨别出哪些信息是对我们有用的,哪些信息是可以被过滤掉的。不要再强调自己有多努力,努力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我们要重新认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