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的几个月,我北京天津两地跑,周一到周五在北京的公司上班,周末回天津陪孩子。每次走都是偷偷的,一走就是一周。虽然省下了分离的大哭大闹,却带来了更长的痛苦。
周末只要我在家,草莓就像猴子一样吊在我的脖子上。每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抱抱。”夜里不能动,悄悄起床上个厕所,她比睁着睡觉的马还灵敏,迅速从床上爬下,缠在我身上,哭着说:“妈妈不走。”“妈妈,抱抱。”
临近春节,两地跑的日子终于结束,我开始长住天津。本想着日子安顿下来了,就好了,却发现草莓的状况仍然持续。
当最初的亏欠心理被消耗光,我开始很烦她一天到晚“抱抱,抱抱。”每次她在我身上吊着,她爸爸就说:“你不嫌累吗?把她放下来。”有时候,我也发狠,就是不抱,任她哭。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她早上让抱抱,我拒绝了,她整整哭了40分钟,这样的哭在一天内持续了三四次。
更多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浑身就像一块烧红的炭,忍不住要发火。发火后就忍不住狠狠打她屁股,停不下来那种,然后,她开始更大声地哭。
年后,快3岁了,实在太烦了,决定送幼儿园,希望能把自己从窒息中解放出来。幼儿园就在小区里,走路大约十几分钟。就这十几分钟的路,简直成了唐僧的修行路。一路上都是草莓要抱抱,不抱,就拉着我的裤腿往后扯。要么,干脆就坐地上大哭。
我手里拿着两个书包,哥哥见妹妹不想走,也站着有点不乐意走。后来,我就拿点吃的哄着走,但吃的只要一完事,妹妹就立马跑过来,让抱抱。
一夜睡眠充的能量都被早上送上学这段路消耗光了。放学的时候,又是照常。有一天花了一个小时才到家。
我觉得再这样下去,我就要疯了。
后来,我静下来想,孩子需要抱抱,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导致的需求未被满足。而不被满足最好的治疗方案是满足她。
于是,我开始转变战略。决定不等她求抱,抢先抱抱她。我以前都是先去卫生间,然后正在睡的她忽然惊醒,跳下床,哭着到卫生间找我抱,然后起码要闹腾十几分钟。不是等我发火,就是需要拿点吃的哄。
现在,我起床就哪里也不去,站在她的小床前,她立马醒来,我说:“草莓,来,抱抱。”她没有哭,而是展开双臂,让我抱起。和她聊几句,抱个一两分钟,就能放下去收拾了。
正好赶上周末,我决定试验一把。这一天,外面沙尘暴,我们不出门。隔一段时间,我就问她:“草莓,需要抱抱吗?”然后,我们就抱一会,或者一下。
哥哥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有时,也会说:“菠萝需要抱抱。”我也会抱抱他。
一天下来,我没有因为要拒绝“抱抱”而发火,也没有因为一边抱着一边心里怒火冲天而筋疲力尽。
睡前,我对草莓说:“草莓,妈妈需要抱抱。”然后,她一脸笑容地紧紧抱着我的脖子,很快就松开了。然后,我又对菠萝说,“菠萝,妈妈需要抱抱。”菠萝照着妹妹的样子做了。
这一天,我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啊。
第二天,我依然照做。下午的时候,刮了一天半的大风差不多停了,天不再雾茫茫的,太阳光芒万丈射向大地。姐姐在家上课,我决定带俩娃出去遛遛。他俩带着小铲子,说要去玩沙子。
出门,在小树林那玩了会土。该回家了,我喊俩娃去取快递。走了几步,草莓不干了,开始要抱抱。我蹲下来,对她说:“来,抱抱!抱到前面小树那吧。”草莓点点头。
抱着走到了小树那,她不肯下。我觉得状态又回到了前几天。不过又一想,这丢失了小半年的安全感,也不可能一天就找回来。
想了想,我决定继续满足。不过,我不能让她感到这是妥协。
于是,我们就在小树那停下来,又玩了一会。
然后,我对她说:“草莓,妈妈需要抱抱。”他又高兴地爬到我身上,我跟她说:“前面有个大石头,大石头下面有个洞,不知道洞里有什么,我们去看看。草莓要是想下,就下来啊。”
到了石头那,其实是个井盖,她果然从我身上溜了下来。我们围着井盖转了一圈,一边讨论里面是什么,一边向前走。这次,她没有让抱抱。
取了快递,俩孩子一人帮忙拿一个。
第二天,要上幼儿园了,早上我如法炮制。草莓起床没有哭,一路上,草莓也没有让抱。到了幼儿园,居然牵着走到了教室,也没有哭。以前都是我从大门口就抱着,到了教室,老师要用很力才能把她从我身上摘下去,就跟橡皮胶一样。
天哪,回来的路上,看着在在湖面上舒展身体的杨柳,我觉得那就是我的身体。看着早起的鸟儿自由地飞翔,我觉得那就是我雀跃的心。
满足孩子,不要让某个需求的匮乏成为孩子心理上永远填不满的黑洞。
这个满足类似于著名儿科专家崔玉涛先生讲的一个故事。有一位妈妈为了保护孩子的牙齿,拒绝给孩子吃糖。孩子一直到三岁半,都没有吃过糖,有一天,妈妈看到孩子拿了一个棒棒糖,一下子全捂在嘴里了。
妈妈觉得受不了,崔玉涛跟她说,孩子吃糖的欲望被压抑得太久,一旦有机会就会疯狂去吃。他建议这位妈妈,在客厅里放一盘子糖,不管她,让她吃够。
果然,孩子刚开始两眼放光,拼命吃。后来,渐渐少了,再后来很少吃了,偶尔吃。
这个过程,也就一两周的时间。
这就像,你想要一条项链很久了,可是老公偏偏不给你买,不管你怎么暗示,甚至明着提,他都无动于衷,甚至直接拒绝。然后,就算你说算了,不要了,但你内心里却不曾放下,而是愈发想要。久了,这份想要就会变成怨恨,变成报复。
在孩子的世界里,表达需求更为直接,如果大人一再拒绝,孩子内心的执拗也会变成报复。这份报复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比如谈恋爱的时候,比如工作挣钱后,比如结婚后,猛然爆发,难以遏制。
在你需要一个拥抱安慰的时候,老公拒绝拥抱你,你会不会很难过?我们总是担心孩子被惯坏,有时候真的多虑了。
育儿重点:对没有安全感很磨人的孩子,在她哭闹求抱之前抱抱她。同时,多多示弱,装可怜,向其索爱,“宝贝,妈妈需要抱抱。”要知道,孩子在付出中比在得到中感受到的快乐更多,懂付出的孩子也更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