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读史明智,鉴往知来。智慧不够,读书来凑。
以前很少看历史类的书,枯燥、晦涩难懂是对这类书的刻板印象,而这本《人类群星闪耀时》颠覆了我对历史类书籍的认知。原来,历史还可以被这样富有感情、文字优美地去描写。
斯蒂芬•茨威格(1881一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如果你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不陌生了吧,被誉为“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的茨威格在小说上的造诣也是声名赫赫。《人类群星闪耀时》以史诗般笔触描绘真正影响人类文明的14个历史瞬间,这其中涉及发现、占领、创作、斗争、探索等。每段历史的瞬间都给人留下情感上的共鸣, 历史事件不再只有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而是具有触动心灵共振的鲜活和生动。
常言又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结合自己的语言总结概况了这14个历史瞬间,便于以后翻看和回忆,为我曾读过且有收获,立个flag。
自 序
摘录:
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在全天二十四小时始终保持不停的艺术创作,所有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功之作永远只产生在难得又短暂的灵感迸发之时。
歌德曾怀着敬意把历史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
在一个民族的内部,总是需要几百万人,才能产生一个天才;同样,总是需要有无数的光阴无谓的流逝,才能等到一个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
在艺术上,一旦有天才诞生,他必将流芳百世,而历史中,这种星光闪耀的时刻一旦出现,就会决定未来几十年和几百年的进程。
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作家都不得妄想超过它。
1、不朽的逃亡者
1493年,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从美洲第一次返航,向西班牙民众展示了奇珍异宝,并向国王夸大描绘新发现的岛屿上有无法估量的金矿,极易开采,廉价。于是一支庞大的船队第二次远航,雇员是一群污流浊水(贪婪的贵族、士兵、强盗、扒手、负债人、匪徒、穷光蛋、通缉犯)。需要一夜暴富的乌合之众们在海地岛发现并没有遍地黄金时,开始寻衅、抢劫,终日游手好闲,并欠下大量债务。当地总督试图帮他们摆脱困境,开垦新地,派给他们土地、牲畜、奴隶,但无济于事。
1510年,海地岛上的法学家恩西索准备带人援助美洲殖民地--卡斯蒂利亚。出师不利,一半人与当地土著人斗争中丧命,另一半饿死。恩西索为了挽回受损资金,打算再冒一次险,武装起一支救援探险队。消息传开,歹徒、负债人都蠢蠢欲动想溜走。总督应众多债主的再三恳求,规定没有总督称许,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那些畏惧劳动、监狱和死亡的歹徒,只能望洋兴叹。这其中有一个叫巴尔沃亚的人,多次迷航后,被搁浅在海地岛上,负债后需要逃离,他藏在箱子里,让同伴把他抬上恩西索的船,被恩西索发现后,不愿带他同行,要把他扔在下一个途径的海岛。途中皮萨罗(其中一条小船的带领者)船上的人说已经没有圣赛瓦斯蒂安(要去的殖民地)了,司令官溜走,只剩两条船,他们不得不等到死得剩70人的时候才动身离开,一条船出了事故,现只剩这条船上的34人。恩西索打算重返海地岛,巴尔沃亚突然说,他非常了解中美洲沿海地区的情况,建议去达连。就这样,他们带上巴尔沃亚向巴拿马地峡旁边的达连驶去。他们到了达连后,进行屠杀、掠夺,因发现抢劫来的财务中有黄金,他们决定在此建立新的定居点。
不久,巴尔沃亚篡权,成了该殖民地的主人,他深知自己的叛乱行为会得到审判,为了将功补过,他决定向王室进献大量黄金。于是,他大肆抢掠周围的土人,一次交战中,结交一位酋长,酋长为保命示好,并把女儿献于巴尔沃亚。其后,巴尔沃亚势力不断壮大,当地最强大的酋长在请客时提及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许多许多的黄金,于是他决定第一个穿越巴拿马地峡,到达“南海”(太平洋),占领满是黄金的地方,来洗脱自己的罪过,并名垂千古。
巴尔沃亚一方面用黄金贿赂海地岛的财务总管,以便获得该殖民地总司令一职,一方面派两名亲信送信,向王室请求兵力。而同党带回非常糟糕的消息:恩西索对他的恶行提出控告,并得到法庭的支持。为了挽救自己,他将进行更为大胆的冒险,立刻带着190名士兵,与1513年9月1日,巴尔沃亚为了逃避绞刑或牢狱,开始了他的不朽之旅。
9月6日,巴尔沃亚带着士兵和结盟酋长派来的向导和脚力,横穿地峡。环境十分恶劣,灼热、沼泽、疾病、有毒的植物、吸血的昆虫,行军一周后,巴尔沃亚留下大部分已受不了这样苦累的人,继续前行。地势逐渐升高,视野渐渐宽广,空气也愈来愈新鲜,在经历了十八天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一条山脊矗立在面前,登上山峰就可以看到俩个海洋。可就在这时,又遇到了新的敌人,当地一酋长带着百名武士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巴尔沃亚大开杀戮,惨无人道地放出饥饿的獒犬撕裂、吞吃俘虏。
9月25日,巴尔沃亚带领67人登山,将近上午十点钟,已接近顶峰,他命令其他人停止前行,他要一个人独享第一眼眺望未知大洋的荣誉。所有人登上顶峰后,他们唱起了赞美诗,巴尔沃亚发表了一番讲话,叫来文书,草拟证明文件,记录下这严肃的一幕。人类知道了地球上迄今未知的最后一个海洋。
9月29日,巴尔沃亚带着22名同伴在海边举行宣誓仪式,之后,缴获一些黄金,并找到许许多多珍珠,在打听黄金的时候,一位酋长说山的那边是一片有着无穷宝藏的地方(秘鲁),他要去发现并征服,地球上的黄金之国--印加帝国。
巴尔沃亚意识到带着二三十个疲惫不堪的人,不可能征服一个王国,再次历尽艰辛,于1514年1月19日重返达连。
几个月后,西班牙朝廷派来了一千名士兵和一名特别总督--佩德拉利亚斯,巴尔沃亚被任命边疆总督。一山不容二虎,巴尔沃亚想用到南海沿岸去探察的借口摆脱一切控制,毒霸一方,但他接二连三地遇到挫折,无论他多么坚毅,最终被骗回到阿克拉,被同伴皮萨罗逮捕。数天后,巴尔沃亚走上了断头台(享年43岁),滚落在地上的头颅在一秒钟之内就这样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这是人类的第一双眼睛,它们曾同时看到过环保我们地球的两个大洋。
摘录:
成功能够让任何犯罪都变得合理。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最富创造力的壮年之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命运即使对它最喜爱的宠儿也不是永远慷慨大度的。众神通常只会保佑无法永生的凡人完成唯一一项不朽的事业,除此之外,凡人不可奢求。
2、千年帝国的陷落
1451年2月5日,21岁的穆罕默德得知父亲已去世的消息,独自渡海,到达安全地带,集结精锐部队,来到亚得里亚堡称帝。为了预先铲除对手,找人把未成年的弟弟淹死在浴池里,并杀人灭口。穆罕默德第一个目标就是攻占拜占庭,当时的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只剩了弹丸之地,人口骤减,四分五裂、岌岌可危。君士坦丁十一世认识到危险,向教皇等求援,最后以顺从两个教会(东西派教会)和解为条件,换取支援。
十二月的一天,教皇使节和君士坦丁十一世在索菲亚大教堂里举行盛大的宗教和解庆祝活动的同时,出现反对罗马教皇的声音,而罗马教皇也只派了几艘战船和数百名士兵。
穆罕默德在加冕典礼上向君士坦丁皇帝的使团做出和平承诺,而后通过一次违犯条约的行为挑起了战争--阻断拜占庭通向黑海的自由通道。1452年8月,公开宣布攻占拜占庭。1453年4月5日,兵临城下,战斗开始了。
拜占庭呈三角城市,具有完善、坚固的防卫措施,两条斜边是坚固的围墙,一面是巨大雄伟的防卫墙--狄奥多西城墙。穆罕默德很难攻克拜占庭,他用三个月制造出强大的加农炮和炮弹,用两个月的时间,动用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把二十三个大炮运至拜占庭城下。
4月20日凌晨3点,增援舰队出现,三艘大船护着一艘较小的运粮船徐徐驶来。穆罕默德派150艘小船阻止增援船队驶进拜占庭的港口。在同五十倍于自己优势的敌人进行了几个小时的战斗后,起风了,四艘增援船只陆续安全驶入港口。穆罕默德的小船被封锁海面的铁链挡在了海面上。
穆罕默德要从海上攻击拜占庭,可他的战舰进不了海湾,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天才计划,让他的舰队翻山越岭。4月22日夜里,七十艘战船越过山岗、峡谷、树林,从一个海域运到另一个海域。
被包围者知道:八千人马无法抵挡住十五万大军,他们寄希望得到帮助,派十二个男人乔装改扮,出去打探消息,然而,爱琴海上看不到一艘船的影子,无论教皇、海上威尼斯,他们早已忘了拜占庭。消息带回,拜占庭知道,要么拯救自己,要么毁灭。
战斗持续近6个星期,穆罕默德不耐烦了,他在5月29日决定攻打拜占庭,并允诺攻陷拜占庭后,可尽情劫掠三天,不受任何限制。而拜占庭内的居民聚在一起,君士坦丁带领众人在圣索菲亚教堂里做了最后一次弥撒。凌晨一点,苏丹发出了进攻的信号,战斗异常激烈,胶着不下,正在拜占庭看似得救的时候,土耳其人发现内城墙也门里面有一座称为“凯尔卡门”的城门敞开着,一小队人马冲进内城,城破了,君士坦丁阵亡。
穆罕默德的士兵在拜占庭内抢、杀、劫、砸,毁掉了珍贵的绘画、雕塑和书籍。人类的精神世界遭受了极大的损失。穆罕默德来到索菲亚教堂,毁掉十字架,真主入住。
噩耗传回欧洲,他们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麻木不仁,欧洲要被遏制和束缚数百年。
摘录:
理智与和解的时刻在历史上从来都是短暂与易失逝的。
一切正在准备战争的强权统治者都一样,只要还没有完全准备就绪,他们总是竭力散布和平论调。
不惜一切代价--这样一种表示总会在其内部唤起无穷的创造力和推动力。
穆罕默德十分擅长通过自己的意志把幻想变成现实。
然而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永远都是一个有着魔鬼般意志的人物的真正标志。
世间一切伟大壮举均完成于静默之间,世间一切明智之举必定经过深思熟虑。
在一切伟大的军事行动中,决定性的关键始终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然而历史犹如人生,业已失去的瞬间不会因为抱憾的心情而重返,仅仅一个小时所贻误的东西,用千年的时光也难以赎回。
3、亨德尔的复活
1737年4月13日下午,亨德尔在伦敦家中中风,右半身瘫痪,那年他52岁,治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四个月后,医生建议把亨德尔送到德国西部的亚琛进行温泉疗愈。医生再三告诫他,待在滚烫的温泉中最多不得超过三个小时,而亨德尔为了恢复健康,每天待上9个小时,意志和信心终于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离开亚琛的时候亨德尔已经完全行动自如。
恢复健康的亨德尔如痴如醉地投入工作,接连创作了多部歌剧和清唱剧。怎奈时运不佳,停演、战争、严冬、演员陆续生病,亨德尔的剧院负债累累、困境重重。到了1740年亨德尔重又感到自己是个饱受打击的失败者,创作欲望干凅,陷入绝望,为了避开债主,他只能在晚上出门。每到夜间,他就这样一次次地在街头踯躅。
1741年8月21日晚上,亨德尔从绿园透气回来,他看到桌子上一个邮包,填词的诗人詹宁斯寄来的信,信中说:希望亨德尔给他的新作谱曲。詹宁斯的信碰触到亨德尔最深的痛处,此时,精辟殆尽的他还要被请求创作,他愤怒地撕掉了信,重重地躺在床上心烦意乱、彻底迷失。但他无法入睡,一种神秘的力量驱使他重新点亮蜡烛,把烛台移到写着字的《弥赛尔》纸页旁,一页页翻看起来,当他一页页往下翻的时候,他的手不停地哆嗦,他被唤醒了,每一句歌词都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深深地打动他,一切疲劳都消失了,浑身充满强烈的创作欲望,他如饥似渴地创作。差不多三个星期以后,9月14日,作品终于完成了,在创作完最后一个音符后,亨德尔精疲力竭的睡死过去,整整17个小时后醒来,酒足饭饱后,向前来给他看病的詹金斯大夫演奏《弥赛尔》的开场,詹金斯从未听过这样的音乐,就像是魔鬼在控制着自己的身体。
几个月后,亨德尔受邀在柏林首演《弥赛尔》。1742年4月7日,最后一次排演,允许少数合唱团家属旁听,人们被美妙的音乐震撼,并奔走相告,一部世间空前的声乐艺术品创作成功。
1742年4月13日晚上,700人济济一堂,演出非常成功,人们的赞美欢呼声如同怒涛汹涌。之后再没有什么可以使亨德尔屈服,尽管他的双臂不再灵活、双腿不时痉挛,双目甚至失明,都没阻挡他创作的脚步。
1759年4月6日,74岁的亨德尔身染重病,他最后一次站在舞台上指挥《弥赛尔》,六天后,4月13日(中风、《弥赛尔》首演、耶稣受难都在这天)去世。汹涌奔流的音乐永远回荡在永恒的宇宙。
不用质疑,此刻你脑中回响起的“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哈利路亚”的旋律,没错,那就是亨德尔的旷世佳作。
摘录:
无形的明亮,有声的光线。
没有什么事要开始,也没有什么事要结束。桌子上是空的。
4、一夜天才
1792年4月20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向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宣战。4月25日,消息传至斯特拉斯堡(法国边境),市长迪特里希在中心广场检阅,大家为宣战而欢呼,仿佛胜利就在眼前。晚上他把重要官员、指挥员邀请至家中参加欢送会。正在他慷慨陈词之际,突然转向坐在旁边的要塞部队的年轻上尉鲁热询问他是否愿意借着这种爱国情绪,为出发的部队创作一些歌词,谱写一首战歌。知道自己善于写即兴诗的鲁热应允了市长的请求。
回到寓所已是26日凌晨,鲁热特别兴奋,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要尽快为莱茵军写出一支战歌。此刻,他根本用不着创作,也无需作曲,一切都是灵感的爆发。他愈来愈快地写下歌词和乐谱,创作之迅速、词曲结合之完美堪称第一。
清晨,鲁热把这首歌拿给市长看,市长在当晚的社交聚会上表演了这首歌曲,在得到被邀请客人的赞许后,鲁热满怀信心地在咖啡馆里为战士们演唱这首新曲,并让人抄写副本、分送给莱茵军的将军们。四天后,当部队出发,广场上演奏着这支《莱茵军战歌》。之后不久,这首歌被人们忘了。
6月22日,法国南端的马赛,为500名志愿人员举行宴会,突然有一个叫米勒的人站起来,挥着右手,唱起一首大家都没听过的歌曲,“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们”!此时此刻,这歌声犹如电火花插进了火药桶,情绪与感受,宛若正负两极接触到一起,产生了火花。这些歌词表达了他们内心最深切的愿望,最根本的想法。这首歌也就随着他们不胫而走。7月30日,当马赛来的部队从郊区进入巴黎时,500名男子一遍一遍唱着这首歌,它像一阵号角,搅动这所有人的心弦,革命找到了自己的歌,这首歌像雪崩似的扩散开去,势不可挡。这首歌被大家叫做《马赛曲》,两个月以后,《马赛曲》已成为全民之歌、全军之歌。
鲁热,一个名不见经传、修筑工事的上尉被遗忘了,虽然乐曲响彻云霄、缭绕太空,可没有一个人关心这位创作者,一点荣誉的影子都没有落在他身上。鲁热虽然创作了这首革命歌曲,可他却厌恶革命,不久,他被作为反革命而遭逮捕,被控犯有叛国罪,后因当时政权被推翻,免于处死。后来,他被赶出了军队,他所写的诗歌、歌剧、歌词未能出版和演出,他困苦地度过了自己渺小的一生,机缘只让他当了三个小时的神明和天才。
鲁热仅用一夜的时间创作的《马赛曲》,后来成为法国国歌,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国歌,而鲁热1836年去世,76岁,遗体被安葬在荣誉军人院,与拿破仑比邻。
摘录:
同代人往往很难一眼就看出一个人的伟大或一部作品的伟大。
一件作品的固有力量是从来不会被长期埋没或禁锢的。
富有生命力的东西是最终总会战胜没有生命力的东西。
5、决定世界的一分钟
维也纳会议正在举行之际(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重建拿破仑推翻的旧王朝,重新瓜分欧洲的领土),传来消息:拿破仑从流放地闯了出来,一路凯歌,重回到巴黎。欧洲列强组建盟军(英国、普鲁士、奥地利、俄国)抗击。拿破仑看到危险,要在他们集结之前各个击破,他把战场选在了比利时。
1815年6月15日凌晨3时,拿破仑军队进入比利时,16日,他们在林尼(比利时小镇,拿破仑最后一场胜利战役)击败了普鲁士军。拿破仑发起第二次攻击,即向威灵顿(英国统帅)的部队进攻。17日,拿破仑带领全军到达四壁村,他清楚地明白战势严峻,击退的普鲁士军队随时有可能与威灵顿军队会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拿破仑派平庸的格鲁希元帅指挥三分之一兵力返击普鲁士军(布吕歇尔领军),令他在返击的同时始终和主力部队保持联系。暴雨中前行的拿破仑得不到只需三小时即可收到信息的格鲁希的好消息,他决定第二天9点发起总攻,受天气影响,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两个小时,11点,炮手接到命令发起进攻,11点至下午1点,法军向高地进攻,被击退,再进攻,战势僵持不下,双方统帅都知道,谁先得到增援,谁就是胜利者。
执行追击任务的格鲁希听到圣让山(战争双方争夺的高地)上的炮火声,他们知道战争开始了,优柔寡断、墨守成规的格鲁希不听取他人返回支援的建议,执意继续追击,追击途中普军始终没有出现,显然,他们离开了后退的方向。
下午1点,英军防线出现空隙,拿破仑正准备发起决定性的攻击时,被击溃的普军即将抢先与英军会合。拿破仑立即给格鲁希写信,命令他立刻回撤增援。在法军骑兵、步兵的奋力强攻下,英军的战斗力已濒于殆尽,在进行最后一次较量前,普军大批人马到来,法军开始退却,各自逃命,英军轻而易举就捕获了拿破仑的御用马车和全军的贵重财物,俘虏了全部炮兵,拿破仑逃脱。
到了第二天,格鲁希还在追击普军,并不知道滑铁卢发生的事,远处战场上一片寂静,格鲁希才收到拿破仑要求增援的便条,一切为时已晚,当他得知法军失败之后,率军突围回到滑铁卢,为时已晚,在格鲁希考虑是否听取意见撤回援助的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整个世界的命运。
摘录:
命运总是对着强力人物和残暴专横者趋之若鹜。
一个平庸之辈能抓住机缘使自己平步青云,这是很难得的。
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灵,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6、年老与爱情
1823年9月5日,冯.歌德在返回魏玛(歌德居住工作的成熟)的途中创作《玛丽恩巴德哀歌》。这首激情达到高峰的产物是歌德晚年最重要、最发自内心深处的诗,是他最喜爱的诗。
1822年2月歌德遭遇了一场重病,6月到玛丽恩巴德去疗养,在此处遇到19岁的乌尔莉克。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迷恋上乌尔莉克。歌德请朋友替他向乌尔莉克的妈妈求婚,未得到明确的回复。夏季快要过去了,歌德仍未得到首肯,他黯然神伤地离开,他的痛苦唯有向上帝倾诉,于是在返回途中创作出《玛丽恩巴德哀歌》。
回到魏玛家中,歌德用了三天的时间,亲手誊抄这首诗,然后把它精心地包装好,藏了起来。10月27日,歌德向他的好友爱克曼读了这首诗。几个月后,歌德的身体再次出现衰竭现象,他的密友策尔特尔在陪伴他的时候,为了医治歌德心灵的创伤,一遍又一遍地为他朗读这首诗,倾注了歌德最亢奋的感情的这首诗。这支刺伤他的梭枪本身治愈了他,他终于战胜了痛苦,抛弃了那最后一丝无望的希冀,从此以后,他的生命只属于工作,他整理了六十年来的作品,八十一岁时创作了《浮士德》。
摘录:《玛丽恩巴德哀歌》片段
如今,花儿还无意绽开,
再相逢,又有何可以期待?
在你面前是天堂,也是地狱;
内心啊,竟这样踌躇反复!
或许歌德只是爱上了爱的感觉,爱上了爱带给他的忧伤。
7、发现黄金国
1834年,苏特尔(原瑞士商人,因破产流亡美洲)为了逃避法庭审判,在巴黎用一张假身份证弄到一点儿钱,踏上了寻找新生活的征程。7月7日,他抵达纽约,两年里什么事儿都干过(包装工人、牙医、药材商),最后开了家客栈,客栈门前来来往往的人,有的从西部来,有的到西部去,那片传说中富饶的土地吸引着他。1837年的一天,苏特尔变卖了自己的田地和家产,组织了一支11人的远征队伍,3个月后到达温哥华堡时,走的走,死的死,队伍只剩他一个人,他驾着一条破帆船,礼金千难万险,最终在一个名叫圣弗朗西斯科的荒凉的地方登陆,当时这里仅仅是一个贫穷的渔村。苏特尔向当地总督毛遂自荐,要开垦这片土地,建立一个名为“新赫尔威蒂亚”的小王国,总督同意把这片土地租给他,为期十年。
1839年,苏特尔带领150名卡纳卡人(夏威夷土著),30车生活物资、马匹、牲畜等来到圣弗朗西斯科建立新赫尔维蒂王国。仓库、水井、工场、农田、果园相继建立完善起来,这片土地一片富庶,苏特尔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1848年1月,苏特尔手下的木匠—马歇尔告知一个重大发现:在克洛玛建立新锯木场的时候发现了水渠里面有黄金,黄金完全保罗在地面上,轻而易举就能得到,而这片土地属于他。这个秘密被一个女人泄露,一下子苏特尔手下的工人全都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冲向锯木场淘黄金。一夜之间,整片土地被弃置不顾,而发现黄金的消息不停地在全世界传播,于是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淘金者像蝗虫一样,掠噬着原本属于苏特尔的土地。谷仓、房子、、耕地、机器被掠夺,苏特尔穷得像个乞丐。
淘金热愈演愈烈,世界各地的淘金者蜂拥而至,在苏特尔的地产上肆意开采黄金,出售土地和田产,苏特尔再次破产,面对这种强取豪夺,他从淘金区退出来,隐居在自己的农庄。
1850年,加利福尼亚并入美国版图,无政府状态被制止住了,法律重新获得了权利,苏特尔提出自己的权益要求:归还淘金者给他带来的损失。1855年3月15日,法院裁定苏特尔对这片土地的权益要求是完全合法和不可侵犯的,他成了最最富有的人。
判决的消息传开之后,数以万计感到自己财产遭到威胁的人集结在一起,洗劫苏特尔全部财产,他的万贯家财统统化为乌有,还失去了3个儿子。经过这次打击,苏特尔再也不能东山再起,他唯一的念头就是法律、诉讼,他在华盛顿最高法院大楼外放荡了25年,他憎恨金钱,只想得到自己的权利,在他申诉的20年里,圣弗朗西斯科已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
1880年6月17日下午,苏特尔因心脏病突发倒在了国会大厦的台阶上,衣袋里藏着一份申辩书。
摘录:
在远离文明千里之遥的地方,一个人的能力会让他获得一种和在家里完全不同的报偿。
8、英雄的时刻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茨威格最为推崇的小说家,1849年2月,28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褫夺贵族身份,判处死刑。
1899年12月22日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刻被改为流放西伯利亚,他从文坛新星跌进了无底的深渊。
18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重返圣彼得堡,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出版,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高尔基称他为“最伟大的天才”,并以为就表现力而言,他的才能只有莎士比亚堪与媲美。
摘录:
上帝不会审判可怜的人,
只有无垠的怜悯永照他的天庭。
人间处处是瘟疫、战争、死亡、饥馑,
于是这个死里得生的人竟觉得
受苦受难倒是乐事,而幸运却成了痛苦。
闪闪发光天使
已降临大地
把痛苦中产生的圣洁之爱的光辉,
深深地照亮大地的正在寒站的心扉。
9、跨越大洋的第一句话
19世纪由于电的发现,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经历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转变。1837年,电报第一次使以往相互隔绝的人类能够同时获悉信息。
1851年11月13日,海底电缆铺设成功,英国终于和欧洲大陆联系,然而,要与美洲相连,在当时被专家和学者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冒险行为。
1854年,一位名叫吉斯伯恩的英国工程师想铺设一条从纽约到美洲最东端纽芬兰的海底电缆,于是,找到年纪轻轻就在商界取得巨大成功的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他果断具有冒险精神,迅速筹得35万英镑的原始启动资金,投入到将纽芬兰和爱尔兰联系起来的海底线缆铺设项目中。
在相继解决了电缆和承载电缆的船只后,1857年8月5日,万人瞩目下,阿伽门农号(英国)、尼亚加拉号(美国)向大西洋中部约定号的地点出发。8月11日,电缆已铺设335英里,尼亚加拉号上的电缆突然从绞锚机上滑脱了,第一次尝试失败。
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准备、改进、等待。1858年6月10日,还是同样的两艘船,装载着旧电缆,怀着新的勇气再次出航。阿伽门农号(英国)在航行汇总遭遇恶劣天气,电缆受损,铺设到水下后像废物一样消失不见,白白损失200英里长的电缆,再次失败。
坚定的意志总是推动着那些犹豫的人向前,1858年7月17日,第二次航行失败五个月后,船队第三次驶出港口,没有受到任何关注的这次航行在15天后,于8月5日分别抵达海岸,分别铺设了一千多英里的电缆。第一次,人类的话语可以从美国传递到欧洲,这空前的胜利,让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成为美国最负盛名、最受崇拜的人。在刚刚举行完盛大庆典活动的第二天,9月1日,信号中断,电报沉默了,一时起,人们把愤怒、谩骂、诽谤一天时间指向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
被遗忘的电缆在大洋底里闲置了六年,这六年里,所有工作完全停止,也是在这六年里,科技迅速发展,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怀着同样的信仰与信任,结束了第三十次横越大洋之行后,他现身伦敦,筹集60万英镑,获得旧的经营权。1865年7月23日,巨型船舰“大东方号”驶离泰晤士河,尽管第一次尝试又失败了,但当时的技术并没有让人丧失信心。
1866年7月13日,“大东方号”第二次出航,这次航行真的是驶向了胜利,几天后,丢失的旧电缆被找到,两条线路将新旧时间联结成了一个共同的世界,人类成功超越了时间、空间,现在被永远地联结在了一起。
摘录:
自从创世以来,由于电的发现,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才经历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转变。
偶然,常常是很多重大事件之父。
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一个使命也找到了它所需要的人。
坚定的意志总是能推动着那些犹豫的人向前。
最关键的事件几乎总是在不受关注的情况下成功。
正是因为喜悦如晴天霹雳一样降临,才更加令人振奋。
10、向上帝逃亡
在茨威格看来,托尔斯泰是个天才的道德家,他“以残忍的狂热与无情的冷峻,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发掘。他一辈子都在努力通过自我写照达到自我完善,从不停歇,从不满足,从不让艺术流于形式”。
这样一种近乎自我折磨的自我审视与描摹,从他19岁就已开始,一直持续到83岁为止。他在50岁左右经历精神危机之后,一直尝试将身上的小我投入到全人类中去,找寻真正的信仰,于是,“奔向上帝”就成了他必然的选择。
然而,事实上,托尔斯泰一直生活在自我与家庭的张力之间。1890年,托尔斯泰开始写一本戏剧式自传--《光在黑暗中发亮》。这部作品的第一幕就描写了其家庭悲剧,对自己有意逃离做的公开辩白。不管是在当时,还是之后的十年里,托尔斯泰都没有找到离开的勇气和方式,正是由于缺乏这种意志,这部作品未能完成,但在现实中上演了这一幕。
当托尔斯泰发现妻子又一次搜查他的文稿时,他终于狠下决心,在1910年10月28日清晨,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奔向上帝,奔向真正属于自己的任何地方,奔向注定要去的死亡。最终在一个小站站长简陋的卧室里,托尔斯泰度过了自己的最后光阴,那里的简陋恰恰符合他的最大心愿,因为这意味着他死得高尚纯洁,不带杂质。
本章节,茨威格续写以现实为原型《光在黑暗中发亮》的最后一幕。
摘录:
为了一个信念而受难,比为了一个信念而杀人要好一百倍。
那些用拳头撼动我们内心的人,恰恰是对我们行善的人。
一切不作为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个胆怯的灵魂。
时间留给人们及时去做恰当的事。
为了保持自我肯定,我们至少需要从一个人身上获得亲近的、鲜活的、可见可感的、近在咫尺的爱。
11、壮志未酬
20世纪初,世界不再神秘,1909年,美国人成功达到北极点之后,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标志性的地点没有被征服,那就是南极点。为了在南极点上插上自己国家的国旗,两组舰队驶向了南极:其中一组由挪威人阿蒙森指挥,另一组由英国人斯科特上尉指挥。
斯科特奉献自己的财产、借了债,与妻儿分别,组织了一支探险队。特拉诺瓦号船载着活着的动物、成千上万的器械和书籍,前往空旷无人烟的世界。1910年6月1日,探险队离开了英国,于第二年的一月份在地处永恒冰川边缘的新西兰埃文斯角登陆,并建起一间房子过冬。20世纪的科技发展让这件屋子尽可能舒适,便于开展研究工作。三十个人在几个月黑暗的日子里交流着最新的研究成果。
一天,太阳终于升起来了,在太阳露出脸的一个小时里,大家热火朝天地做起了准备。前进的过程中,每隔两天建一座仓库,为回程的人准备好衣物、食品、用具等供给。
1911年11月1日,他们开始分组行动,艰难的前行使得日子单调而绝望,天气一直十分恶劣,雪橇犬逃走,矮种马相继死去,三十人的探险队最终只剩五个人,他们前进的速度越来越慢。12月30日,他们到达了南纬81度,最后一部分支持人员必须返回,只有五个被精心挑选出来的人最终向南极点进发。
坚强的意志支撑着他们十分艰难地前行,离南极点只剩150公里、137公里、94公里、70公里、50公里,只需最后加把劲儿,目标就实现了。在距离终点14公里的地方,他们发现了阿蒙森的探险队驻扎过的痕迹,他们伤心而又失望,为不是第一批到达而闷闷不乐地继续跋涉。1月18日,斯科特和他的四个同伴一起到达了南极点,当他们看到挪威的国旗插在征服点上时,他们只用漠然的目光瞥了一眼这块伤心地,十分悲伤地插上英国国旗,然后离开这个“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回程之路,危险倍增,不能错过来时留下的任何标记,不然无法到达之前所建的仓库,那里有他们维持生命必须的供给。他们体力不支,意志开始动摇,天气也越来越差,刺骨的寒冷拖垮了他们疲惫的身体,只有在每到达一个仓库时,他们才能重燃信心的火。
但是,人类的勇气渐渐在大自然的强大威力前落了下风,他们的双脚已冻烂,每天一顿热饭无法提供充足的热量,食物渐渐减少,身体开始罢工。2月17日凌晨1点,埃文斯死了,3月2日奥兹自杀,3月21日,剩下三个人在距离下一个仓库20公里的地方无法前行。三个人挤在狭小的帐篷里抗争了八天,3月29日,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骄傲地等待死神的到来。
11月12日,基地的一支探险队到达帐篷所在地,发现英雄们的遗体已被冻僵在睡袋里。同伴带回了他们拍摄的底片和电影胶卷,他们的探险过程和南极风光重见天日。
斯科特的书信和记录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人们发出赞叹,而且感到惊异,国王为之跪下,深切悼念这几位英雄。就这样,看似徒劳的事,最终却结出了果实。
摘录:
我想出去走走,可能要在外面待一会儿。
地球羞赧单纯而拘谨地抵抗着世界的好奇心。
第一批到达的人能够拥有一切,而第二批却一无所有。
12、封闭的列车
1915-1918年间的瑞士上演着侦探小说般的情景,酒店、咖啡馆、民宿,到处都是暗哨,打探这敌对国的消息。而在一家不起眼的修鞋匠家里隐居着一位即将摧毁时代秩序的人--列宁。当时的列宁经常往返于家和图书馆,很少社交和集会,并没有引起很多人关注。
1917年3月15日,“俄国爆发革命”的消息惊呆了列宁,在外流亡14年的他终于可以回国了,终于可以为俄国革命献身了。几天后,他们惊愕地认识到这消息谈不上是场俄国革命,只是一场宫廷政变,并不是所有的流亡者都可以回家,像列宁这样的激进分子被列入黑名单。
被困在瑞士的列宁做了很多努力后都无法离开,当时的德国虽与俄国是敌对国,但德国要在美国宣战前结盟俄国,列宁想要取道德国,但这一步棋要承担非凡的责任:被视为叛国。回国开展他的革命事业,是列宁最后的目标,为此他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4月6日,与德国的谈判生效,4月9日下午2:30,三十二人乘上离开瑞士的火车(封闭列车,治外法权)。3:10火车慢慢开动,从这一刻开始,世界时钟换了另一种走法。
这列火车载着20世纪最危险也最坚定的革命者,从瑞士边境出发,疾驰着穿越整个德国,最后到达彼得堡,在那里摧毁这个时代的秩序。当火车驶进彼得格勒的芬兰火车站时,巨大的战前广场挤满了成千上万名工人和配备各种武器前来保护他的卫队。列
宁走出火车站时,被成百上千双手高举至一辆装甲车上,他向人民发表了第一次演说,之后不久,“震惊世界的十日”开始了。炮弹射出,击中毁灭了一个帝国、一个世界。
13、演讲台上的头颅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为了维持共和政体,已竭力奋斗了30年。
公元前49年,凯撒率军占领罗马,实行独裁统治,凯撒彻底取得胜利后,并没有处死西塞罗,他唯一的要求是:西塞罗退出政治舞台。西塞罗屈服了,他无可奈何地将演说论坛、元老院和国家最高权力让给了凯撒的独裁统治。他远离了公众和政治生活,重回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自由,去发现、去充实。他在这平静的3年里创作了《演说家》、《论老年》、《论安慰》等著作。
3月的一个中午,凯撒在罗马元老院的会堂上被杀害的消息让西塞罗燃起了重建共和国的决心。他放下他的书,他的著作和他的宁静,急急忙忙赶回罗马,要拯救凯撒留下的真正遗产--共和国。
回到罗马的西塞罗果断地站出来支持此次谋杀行动,但当时各种势力均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民众也只关心利益,没有坚定的立场,所有人追求的只是凯撒的遗产、钱财、军团、权力,没有人为自由谋利。两周后,西塞罗越来越怀疑除了他自己,没有人关心共和政体的重建。
4月初,西塞罗再一次失望而失败地逃离。在这隐居的日子里,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遗产,写下了自己最后一部也是最伟大的一部著作--《论义务》。书中第一次提到“人道主义”的情感,西塞罗是当时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向滥用暴力提出抗议的人。
罗马局势逐渐动荡不安,各种势力(屋大维、安东尼、元老院、谋杀者)均召唤西塞罗,努力将这个足智多谋的人变成自己事业的支柱,但西塞罗不响应任何召唤,仍孜孜不倦地写作自己的书。当他完成遗作时,看到这个国家、他的家乡正面临着内战的威胁,他有了一种新的勇气,一种真是的死亡的勇气,再次投身战斗,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他再次拿起演说的石箭,向共和国的敌人投去。
12月,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再次站上罗马元老院的论坛,他以振聋发聩的十四篇演说“反腓力辞”反对安东尼。民众虽然赞同他的提议,但却还是犹犹豫豫,于此同时,屋大维、雷必达、安东尼三个死敌私下密谋,达成一致意见,瓜分凯撒留下的遗产。在瓜分领土之后,这三个巨头用匆匆几笔解决了经济问题(杀富人、侵占其财产)。为了维护统治的稳定,他们要杀害那些根深蒂固的乌托邦空想的捍卫者,安东尼要干掉的第一个人就是西塞罗,因为他具有精神力量和独立意志,必须铲除他,屋大维拒绝,关于西塞罗的争论持续了三天,最终,屋大维屈服了。
西塞罗意识到了自己的困境,唯有快速逃离才能保命,在这最后的几个月里,西塞罗总是躲来躲去,最后在自己的一套小庄园内被管家出卖,再次逃离的途中被行刺者围击。行刺者砍下西塞罗的头颅和双手向安东尼邀功,换取丰厚的报酬。安东尼命令把西塞罗的头和双手钉在罗马广场的演讲台上,被残杀的头颅更深刻地揭露--暴力永远无理。
摘录:
一个聪明却并不十分勇敢的人,如果遇到比自己更强大的人,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回避此人,并不感到羞愧地静待时来运转,直至前方道路再次通畅。
事实证明,军队永远比言语更强大。
对这样一个睿智的人来讲,任何一种形式的流放都是促使他回归内心平静状态的推动力。
一个真正的智者应该学会老年人的真正尊严--老年生活的戒欲断念。
暴力统治侵犯每一种权利。
当一个民族总是以暴力夺取其他民族的自由的时候,这个民族也就会在神秘的复仇之中被孤立,从而失去自己最神奇的力量。
14、威尔逊的失败
1918年12月13日,载着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的军舰驶向欧洲海岸。这位带着“和平”而来的美国总统受到数百万民众的期待,期待战争结束后将是永恒的和平。
威尔逊经过的地方,到处都是欢呼声,一支浩浩荡荡的记者队伍等候在威尔逊下榻的酒店外,希望可以全程报道第二天的巴黎和会。完全的“公开外交”关乎协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利益,势必不会被允许,他们只想通过和会处理一时的和平,而非威尔逊主张的是未来的和平。
会议上威尔逊坚持先讨论制定《国际联盟盟约》,先解决这件涉及全人类利益的事,然后才关注各个国家自己的利益。斗争非常激烈,因威尔逊提出的盟约没有完整的表述,威尔逊又有频繁的外交访问等原因,直到1919年2月14日,在停战三个月后,威尔逊才交出了盟约的最后版本,这也是大会一致通过的版本。世界再次欢呼起来,威尔逊的计划成功了,永久和平即将到来。
在威尔逊返程的途中,民众的热情渐渐平息,在纽约也不过是冷清的迎接,在自己祖国的民众中,他所得到的也是一种深怀疑虑的问询,似乎所有人都对他不满意,因为他没有首先考虑美国民众的利益。
1919年3月4日,威尔逊重返欧洲,以便完成自己的后续使命,要么实现永久和平,要么一无所有。威尔逊提出的盟约侵犯了欧洲各国的利益,战后混乱的局面迫使各方势力都想清除那份只会带来不幸的《国际联盟盟约》,而威尔逊下定决定,决不退让一步。3月15日,他通过媒体公开宣布,《国际联盟盟约》将是和平条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4天的激烈斗争中,威尔逊开始认识到单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抵抗一切反对的声音,他坚持不了多久了。4月3日,交锋到了决定性的时刻,63岁的威尔逊再也无法站直身体,一次严重的流感向他袭来,同时局势严重起来,所有人一致要求,巴黎和会必须有个结果,必须搁置威尔逊的“永久和平”计划,因为它阻碍了现实的和平、军事上的和平,以及能获得物质胜利的和平。
威尔逊早已精疲力竭,但他却一直没有屈服,4月7日,全世界得知一个消息:威尔逊要离开巴黎和会。宁愿离开,也不拿民众利益做交换,决不妥协、决不屈服,不要“压迫性的”和平,而是要“公正的”和平。但是,紧跟着来到的来自各方的攻击,他感到一个人在战斗,他却太虚弱,无力承担巴黎和会失败的最后责任,他渐渐妥协,永久和平的梦境消失在雾霭中。
1919年,威尔逊获诺贝尔和平奖。
摘录:
利益不会让人们团结,而只会挑拨人们。
热情不是人们可以掩藏多年的东西。
一个人,一旦做出一次妥协,他就不会再停止了。妥协必会导致新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