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进学生会。”
“我要上研究生。”
“我一毕业就要工作。”
“我要成为学霸。”
“我要常去图书馆。”
“我要创立社团,成为社团负责人。”
“我要强化英语。”
“我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我要成为篮球达人。”
“LOL,我来了。”
曾几何时,当我们踌躇满志,即将步入大学时,都有无数的憧憬,梦想着脱离父母的禁锢和老师的束缚,畅游在无忧无虑的校园中,实现着魂牵梦萦许久的,那些有趣的、刺激的、疯狂的计划。
可是,当我们站在即将离开的大学校门口,回首这短暂的四年时光,忽然发现曾经向往的一些事情,似乎只是当时的一厢情愿,甚至有人入校一年、两年就发现很多东西都是虚妄,学习才是硬道理。可是,学习好真的就“无敌”了吗?当初的哪些选择是正确的,哪些又是有违初心呢?
一、学生会
现如今的学生会早已不能和那个年代的学生会同日而语。曾经,学生会的主旨是为学生服务,为学生谋福利,然而现在它更多是承担连接学校、学院和学生,以一种半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学校开展文体活动,学院组织学术报告会,宿舍卫生大检查,诸如此类,学生会都必须身先士卒,训练、排演、拉人、签到,在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它所做的工作有时在学生面前并不讨巧,其间的矛盾和弊端是体制以及多年以来每一届学生所堆积的诟病,所以如果你想在学生会大展拳脚,做出一番事业,那是很不现实的。
那么,进入学生会到底意味着什么,你从中到底能学到些什么呢?
1.规则。其实学生会像一个微缩的企业,其中的人际关系虽然没有真实社会那么复杂,但也具备一些需要注意的人际交往原则。如今的95后、00后对于等级意识非常的陌生,学生会的部门架构对于学生去了解和熟悉组织,初步的掌握人情世故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比如,尊重学长,和部门负责人沟通,如何和学生会主席提出建议和意见,如何向学院去反映问题,这是一个成年后的大学生应该逐渐具备的素质。
2.吃苦。其实从学生会的一个小部员到部长,都会被安排不少活,其中不少是苦活累活,大概到了副主席、主席这一层面就不会亲力亲为了,在这之前被安排的各类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都像体力劳动,技术层面的策划和设计也会有,但只有个别个别的几年个人会参与其中。可也正是一些苦活累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耐性和责任心,说起责任心,也许不少人会说:“这都是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还会有人说:“等我工作了再去培训责任意识吧,现在没什么用”。可是有些能力,它不会一蹴而就的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它会慢慢的、逐渐的在一个人身上生长,这种不易察觉是潜移默化的,是平时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积累起来的,当你刻意的去寻找的时候,它反而不得见。而它又不同于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责任却总是在与你自己无关的事上,彰显和培养。所以,如果你在学生会当中,不管工作有多辛苦,每一次你都认真努力的去完成,最终,你的身上一定会被责任的光环所加持。
二、研究生
有不少学生都比较倾向本科毕业后继续上研究生,其实对于上研究生而言,基本上是奔着三种目的的,一是继续深造,本身自己就喜欢做研究,今后也极有可能一直从事科研工作,这一类人对自己和未来的规划还是比较明确的;另外一种是想通过上研究生提升自己的学历,以期找到更好的工作,他们认为研究生学历意味着工作的待遇更好;还有一种是想再上三年学,缓冲一下,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嘛,甚至觉得本科上完还没有准备好进入职场和社会,希望研究生再历练一下。
1.科研。如果你能够不厌烦读英文文献,并保证至少每周读五到十篇,你能够耐住寂寞从早到晚在实验室埋头苦干(以理科为例),你能够从心底觉得科学和研究是你骨子里喜欢和志向所在,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人类的科技史中有所突破和改变,能够承受多次实验不成功的打击后依然不忘初心,具备其中的两点,我觉得就可以走这条路,说明你对科研有了比较乐观的认识。那研究生只是漫漫长路中的第二步,它的目的是让你从本科的通识学习中跳出来,了解你所在领域的研究是什么样,今后的方向可能在哪里,科研文章如何写,实验该如何做。当然如果你在本科阶段就有意识的、认认真真的接触过科研实验,那研究生阶段你会比较快的适应。而高校和研究所会略有不同。高校的研究生类似于本科的延伸,只是管理以导师制为主,同样也会有各类的校园活动,要求相对研究所较低,做实验时间没有那么刻板,前几年学校的导师底下学生较多,因此对于每个学生的关注度就会下降,此现象这两年稍有好转,但由于大多老师涉及到教学、管理的任务,总体来说对学生的教育和辅导较疏忽。研究所,其实看名字就能知道这是以研究为主的单位,学生在其中也扮演着科学工作者的角色,除去部分的上课时间(有些研究所一年级是统一上课时间),其余时间都和工作上班一样,有的研究所甚至每天还会要求学生签到,工作量比较大,但同时,研究所的科研经费和课题也是很充足的,导师对学生的关注度较高,基本能保证每隔一段时间开一次团队课题讨论会,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意味着压力会比较大,生活相对比较单调。当然,要说研究生,我还是首推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否认国内有一些好的高校和研究所,但是国内总的科研氛围是不太尽如人意的,数据造假和内容剽窃是一个突出问题,在创新意识方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不是说崇洋媚外,而是在科研领域国内确实存在差距,需要我们去学习更好的知识和内容,当然你学成后如何去报效祖国,亦或是沉浸在国外的优质生活中,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2.更好的就业机会。
研究生意味着更好的就业机会吗?我觉得是因专业而异,因人而异。在本科生已经泛滥的社会中,似乎研究生成了最基础的试金石。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如此,基础性的学科,如物理、化学、数学等,一定是越往上深造,对找工作越有利。而技术性的专业却伴随着不断的实践与知识的学习,才能帮助一个人增加他的含金量,如建筑、设计、法律等。一些应用性的专业,却更多的需要个人步入社会去体验和感悟,如营销、广告、行政、会计等。所以,了解自己的专业属性和特征,对于是否选择研究生至关重要。套用著名的史学家泰纳说过的话:观念只有在它们自然而正常的环境中才能形成 。促进观念的成长 ,需要年轻人每天从工场 、矿山 、法庭 、书房 、建筑工地和医院获得大量的感官印象 ;他得亲眼看到各种工具 、材料和操作 ;他得与顾客 、工作者和劳动者在一起 ,不管他们干得是好是坏 ,也不管他们是赚是赔 。采用这种方式 ,他们才能对那些从眼睛 、耳朵 、双手甚至味觉中得到的各种细节 ,有些微不足道的理解 。学习者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这些细节 ,默默地推敲 ,在心中逐渐成形 ,并且或迟或早会产生出一些提示 ,让他们着手新的组合 、简化 、生意 、改进或发明 。
3.缓冲地带。
作为本科向博士、博士后过度的中间环节,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步,不少学生在经历了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后,选择毕业后就业,有些人甚至从事了与本专业无关的职业(本人即为此)。自我认知是在生涯规划中不断进行的一项工作,兴趣和技能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发生变化,上过研究生后,有的人真的会放弃继续做科研,因为他重新解读了自己,其实,这是幸运的,这种再认知是有效的,也是在走上社会前试错成本很低的一种方法,因为你接触了一种工作可能。但是,如果你希望在研究生阶段再去进入学生会,再去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希望让自己再成熟和情商再高一点,这就有点过于奢侈了,因为周围的大家,早已把关注点提升到了另一个层面,所以,对于你而言很有可能是是倍功半的。
三、工作。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却是不可不触及到的。在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不断脱节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看清工作的真实面目呢?
1.学长。新生入校前和刚入校的时候,总有学长会热心的告诉你,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原则;他们会告诉你,马原、思修、毛概完全不用听课,考前一周背背就行了,而且会有人帮你做好重点难点历年考点的;他们还会告诉你某某老师爱点名,某某老师考前会划重点,某某老师监考很阴险,要小心。可是,等他们毕业工作后,却不会再主动告诉你某某企业待遇如何,某某单位如何面试的,某某岗位千万不要选择。为什么呢?因为学校只有四年,坑就坑了,工作也许会是一辈子,他不愿乱说。(哈哈,这是我猜的)可是,对于工作的真实面貌,学长有时最具发言权,而我们应该从大一开始就蓄谋抱紧几个学长的大腿,长期保持联系,定位和掌握他们工作后的状态,多探讨社会上的实际情况和工作岗位的信息,尽可能少的让去讨论大学的过法,每个人应该自己去摸索实践大学该如何度过,因为学校只有四年,工作也许会是一辈子。
2.亲人。上了大学后,很多学生开始变得和家长越来越少的沟通,关于社会、工作的交流就更是少之又少,其实,家人是我们了解社会和工作情况最容易也最直接的途径。我们完全可以从工作多年的家人那里知道某某职业薪资、晋升、发展等各个涉及的内容,甚至有的家人会连某个行业的潜规则,内幕消息都一并托出。虽然,有的听起来会很刺耳,但真实的有时就是难以接受的。我们的家人,很多都处在不同的行业、企业、职位中,也处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职业的认识可能会带有主观评判,但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参考性。
3.老师。很多学生只是把老师当成是授业解惑的人,对于职业方面的问题却很少去咨询。可是,对于他们而言,许多过往学生的经历,以及自己同学的情况,其实都可以成为对职业状况的分析,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主动的去找老师聊天。
愿我们在大学四年中,能够越来越明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追求,就如同那三个经典的哲学问题一样,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要去哪里?做自己想做的事,追自己愿追的梦,少一些糊涂,多一些笃定,少一些不迷茫,多一些果断不盲目随大流,更不会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