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1、系统2 以及人的意识
一、知识框架:
心理学界有一种理论,人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套系统,简称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快速、简单、不太费脑力、无需集中注意力来做。比如识别人的情绪、感知周围世界、形成对别人的第一印象等。无需进行缓慢、耗时的计算来一步步得出结果。人在清醒时,系统1永远在线、无法关闭。
系统2慢速、复杂、耗费脑力、需要集中注意力。比如做两三位数的乘法、统计数量、做选择等。人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思维逻辑和方法。系统2只有在系统1无法解决问题时才被激活。
在系统1的框架下,我又将其分成了两大类:先天的和后天习得的。人类和动物的本能属于先天获得的能力,比如判断事物的远近、声音的来源、动物的种类、别人的情绪等。还有一些后天习得的,比如做简单的算数、闲聊、认字等。高级一点的还有画画、弹琴、围棋高手的神之一手(我内心还是觉得它属于系统2,因为需要专注力,但是书上把它归于系统1)、专家的直觉性判断等。
书中没有提到自主意识和系统1、系统2的关系。但是我根据里面的例子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系统1处理的某些事情完全跳过人的自主意识,比如一张图片如果仅仅显示16ms, 我们完全意识不到我们“看到”过这个图片,但是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仍然会受到它的影响,我们对整个过程(输入、判断方法、输出)一无所知。某些事情只输出结果给我们的意识,指挥我们的行为,人类无法清晰地感知和理解它的处理过程,但是依然会以为这个行为是由有意识的“我”作出的。
系统2处理的信息都是经过我们的自主意识的,但是存在以下制约:1. 是否启动系统2是由系统1决定的。2. 系统2得到的信息是经过系统1筛选过的,它可能会只输出部分信息、或者错误的信息给系统2。 3. 系统2非常懒惰,并且很容易轻信系统1的判断。
人作为一个整体会接收和处理很多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输出给了我们的意识。根据目前的认知来看,有两种情况下系统1并没有输出信息给意识:
1.当信息频率高于意识可感知的频率时。如前面说的16ms的图片。我们知道人耳的正常听力范围为20--20000hz之间,不在这个区间的声音我们无法感知。我们对图像的处理可能也有类似的阈值。实验证明,我们身体的感知范围要大于意识能获取到的感知范围。至于意识体会到的信息占所有信息的比例有多大,我们目前仍无从得知。另外除了声音、图像等易于测量的信息,思维方式和判断逻辑等很难测量的信息可能也是同样的原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意识不”知道“我们那些本能的行为和判断是如何运作的,我们的身体有时候会先于我们的脑作出一些反应。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意识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有限。
2. 当系统2满负荷运行时。例如著名的“球场上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一半的受试者会专注于自己的任务(数球场上某一个队伍的传球次数),而完全无视一只穿过球场,整整出现了9秒的大猩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意识和系统2会忽视到这个信息,但是系统1是否接收到了这个信息,我们还不知道,目前还没有类似的实验进行这方面的验证。如果系统1接收到了但是意识和系统2都没有接收到,那原因可能是系统2已经满载运行了,无法处理更多的信息。这同时也说明,身体感知和意识之间的信息交互是即时的,大脑不能事后回放和补充新的信息给意识。原因可能是系统2不知道自己错过了这个信息,就不会主动去质疑自己的记忆从而发现记忆中的盲点。假设我们告知那些没看到大猩猩的受试者球场上出现了大猩猩,他们再进行仔细回忆的话有没有可能会回想起大猩猩呢?如果不能的话,说明人的意识只能接收当下的实时信息,已经流逝的没有被意识捕捉到的信息不会进入人类的记忆,也就不能进行事后访问提取。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系统1会调用系统2,信息自然需要输出给意识:
1. 碰到系统1无法处理的信息。如16x23=? 因为这些不是人类本能需要处理的问题,没有进入系统1的框架内,就丢给缓慢的系统2来进行处理了。
2.碰到系统1无法理解的反常的信息。我们对很多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认知不是后天学习归纳来的,而是系统1先天带来的。很多实验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会多一些不符合因果关系的事物表现出惊讶。系统1包含着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模式,当发现反常的、不满足这个认知模式的事物时,它就会调用系统2进行分析.
系统1的处理特征:
无意识、本能、快速、信任、不费脑力、可多线程同时运行、随时在线、无法关闭、自主反应、先得出结论,再进行论证、不易发现错误、不易调整、不易改变。
系统2的处理特征:
刻意、努力、有序、缓慢、费脑力、专注、运算、自控、归纳、不信任、质疑、容易被验证和改变。
为了把这个知识纳入我个人的认知框架里,我把系统1先天的那些能力类比为电脑操作系统内置的系统应用(人类的出厂配置),系统2类比为我们自己编写的需要一行行代码运行的程序。其中有些系统2的某些程序经过无数次的重复优化后已经可以跳过意识、进行批量快速自动运算了,也就转化为类似系统1的应用。人类的意识类似与电脑的显示窗口,在这个窗口上我们只能看到大脑处理的海量信息的一部分。
二、拓展思考:
我们通常会审视和质疑系统2输出的结果,但是不会质疑系统1输出的结果。因为我们意识到系统2是我们思考后的结果,才会反省。但是当一些东西从系统2转化为系统1,我们便不再轻易调用系统2来对它进行质疑和修正。
个人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不是属于系统1?这类似与我们后天形成的一个个人认知模式。大部分时间我们不会主动去反思它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它是如何形成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地域偏见、刻板印象、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思维模式等等好像都属于此类。它们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非常容易理所应当的以为这就是对的。
假如整个社会也有系统1和系统2,那系统1代表着道德观、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约定俗成的习惯、某些阶级的权威性、国家政权等等。系统2代表着需要计算和审视的科学、法律法规、社会政策的制定等。当出现系统1无法理解的、无法适应的反常的社会现象时,才会调用系统2来对其进行解释和修正,但是这个过程往往都很难。
动物是否有系统2,动物和人在认知能力上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电脑擅长系统2的运算,如何发展它的系统1,即直觉?有些自闭症儿童非常擅长数学运算,但是却无法识别人的情绪,要通过逻辑推理来判断别人的情绪,这个系统1内置程序的缺失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吗?为什么同时会伴随着系统2能力的放大?
三、联想到的问题和一些知识点的总结:
1. 哪一类知识可以通过长期训练从系统2转化到系统1?类似把一大段的代码打包为一个函数,可以快速运算。
象棋、语言、文化知识、社交知识等可以转化为系统1, 复杂的乘法不能转化。这两类不同的知识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这个区别如何阻止数学运算从系统2转化为系统1的?围棋大师的运算要比二位数乘法更复杂,却可以转化为系统1,为什么?
2. 记忆、知识、思考、学习、意识、系统1、系统2之间是什么关系?
3. 系统2是如何被激发的?是由系统1来确定的吗?系统2是不是系统1可以随时调用的一个子程序?
4. 系统2是需要集中注意力来做的事情,这个注意力的分配又是谁在做的?是系统1还是系统2?
按照这个定义来看,围棋大师的看出一步好棋仍然属于系统2,因为它需要集中注意力,而系统1应该是无意识的、毫不费力的。
5. 不断转换任务和提高大脑转速从本质上说不会让人感到快乐(系统2),人们总是尽可能避开这种情况,这就是最省力法则。
这样来说大家更愿意做系统1可以处理的事情,比如看剧娱乐等,不爱使用系统2. 那人们学习和思考的动力来自哪里呢?
6. 自我损耗,就是指必须指强迫自己去做一件需要专注和努力的事情。这会消耗我们的大脑能量,增加认知负担。
7.人们在进行判断和决策时,有时候会先得出结论,再进行论证或者不进行论证。第一步的结论是通过系统1的模糊的直觉得出的,论证的时候需要调用系统2.
8. 启动效应:看到一个词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人的思维会立刻发生变化,同时很多相关的词汇会被激发出来。这就是启动效应。产生某个概念之后还会影响到行为,这种概念影响行为和效应又叫概念运动效应。比如你接收到很多与老年人相关的词汇以后,你的动作也会比平常慢一些。
觉得高兴时会微笑,而微笑也会使你感到高兴。边做点头的动作边听电台,你会趋向于接受听到的观点,边做摇头的动作边听,就会趋向于否定这些信息。自以为掌控一切的系统2就是这么容易受到影响。
9. 系统2如何转化为系统1?
系统1和系统2的一个关键区分方式就是认知放松度,认知放松度低的会被归于系统1,认知放松度高的被归于系统2. 一些技能如语言的应用、写汉字、画画、开车、打高尔夫球等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从系统2转为系统1. 转化的其中一个方式就是不断的练习直到你对它的运算和推理过程变成你内置的一个应用,直到到大脑不需要输出这些运算过程给你的意识。
10. 如果想让别人更加信服自己说的东西,就要做到简单易懂、言简意赅、排版整齐、字迹清晰、朗朗上口、易于记忆(押韵等)。这样能降低受众的认知放松度,使他们更容易接受。“使用浮夸的语言来表达熟悉的概念是一种智商低下、可信度差的表现。”
重复和熟悉感也能降低认知放松度。
无论任何原因导致的认知紧张都可能将系统2调动起来,让他们不再随意凭直觉做事、而是调用分析性思维。
11. 远隔联想测验(RAT,Remote Association Test):提供一个相隔较远的词组,猜测它们共同的关联词。
心情好的时候测验结果会更好,说明直觉创造力等于与好心情是一个关联群集。
12. 第一印象会产生光环效应,形成偏见。但是我们对别人性格特征的观察却是随机的,先观察到的印象会被加强,后续的印象很容易被消解掉。我们要警惕这种认知偏差。
例如下面的艾伦和本,你会更喜欢谁呢?
艾伦:聪明——勤奋——冲动——爱挑剔——固执——忌妒心强
本:忌妒心强——固执——爱挑剔——冲动——勤奋——聪明
这是因为人对很多事物都有一致性、连贯性的追求,这样能够降低认知放松度。但是这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关联,会导致偏见的产生。不要因为一个人之前的言行来断言最目前事件中他的行为的判断,要使用独立判断原则。这个在群体讨论中也适用,例如要在讨论之前,让大家各自写下自己的观点,不被他们的观点所影响。
13."知道得很少反而可以把已知的所有事物都囊括进连贯的思维模式中。”
我们经常考虑不到自己有可能尚未掌握对判断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份证据,却总是认为眼见即为事实。此外,我们的联想系统更倾向于选择已被激活的连贯模式,抑制怀疑和歧义。" 这也解释了为啥越是无知越觉得自己无所不知。
四、感想
不要盲目相信外在一些东西,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想法。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我们对某个事物或者他人的认知,甚至是对自己的认知只是真相的一小部分,并且这一小部分中有大部分内容还是错误的或者有一定扭曲的。要时刻反省、勤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