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约前571年生,曾任东周守藏室的史官,换句话说,是东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传说后来挂冠西行,用一部《道德经》作为出函谷关的费用,给后人留下无限的遐想。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于是老子便又多了一些仙风道骨的神秘色彩。历史已经无法还原,但是我们却可以从老子的著述《道德经》中寻觅到雪泥鸿爪,尽可能还给大家一个真实的老子!
《道德经》有众多版本,其中汉墓马王堆出土的简帛可能是最可靠的文献,当然它还要经过研究隶书的学者翻译出来,但是总体上目前市面上的简帛版《老子》应该与原本相差无几。我自己研读的本子是《王弼集校释》,王弼是三国时代的经学家,他将自己的“贵无”思想糅合在对《道德经》的解释中,因此我们也不能全信这个本子。下面,我就借自己对《道德经》的理解来谈谈老子在我心中的形象。
一、老子拥有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
老子提倡道法自然,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习得许多大智慧。例如《道德经》(王弼本,下同)第四十一章中写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问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就是输不同资质的人听到道以后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这很明显取材于现实生活,尤其是对下士的“大笑之”的描写真可谓栩栩如生,而老子最后感叹道“不笑,不足以为道。”既是对真理希为人理解的无奈,又是对常人无法理解的打趣。可见老子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又有《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写道:“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大的诸侯国好比是江河的下游,是天下其他小诸侯国汇聚的地方,类似于天下之中的牝类动物。牝类动物常常以他们相对安静的性情而战胜牡类动物,它们以自己的安静而自处下位。可见老子的智慧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而是一个认真观察生活的智者。
二、老子看问题的眼光非常有深度
老子的眼光非常犀利,总能跳出常人习以为常的思维和司空见惯的现象之外,得出令人深思、字字珠玑的哲理。他这种思维方法或许可以总结为辩证法,而且贯穿于全书。例如《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写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换句话说,就是“古代格言有这些说法:明明白白的道看起来是昏暗的,前进的道看起来是退缩的,平坦的道看起来是崎岖不平的。最崇高的德看起来象山谷一样空虚,最广大的德看起来有所欠缺,刚健之德看起来是放松轻闲的样子,本性最纯真的看起来是有污渍的样子。合乎道的纯白看起来是黑色的,合乎道的处所是没有隅角的,合乎道的器物没有最终的完成,合乎道的乐音听起来似乎没有声音,合乎道的形象是没有固定形状的。”这些话虽然可能违背了一般人的常识,但恰恰揭示了非常简单的道理。生活中大部分人可能都被假象迷惑,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质。
三、老子批判现代性,崇尚朴素的生活
老子在《道德经》倒数第二章中写道:“小国寡民。”这可以说是老子内心的理想,而他挂冠而去也正是去寻找心中的桃花源。老子反对现代性社会,希望回到传统的、原始的、朴素的社会,这种思想在今天可能被许多人批为故旧,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这种思想。在现代性问题逐渐凸显的今天,我们或许更能够与老子产生共鸣。《道德经》二十九章这样写道:“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靡。”也就是说,老子反对过于奢侈浪费的生活,倡导朴素的生活。反顾当今时代,五色不绝于眼,五音不绝于耳,不仅使得我们目盲耳聋,而且有限的资源也负担不起。倘若不开发新的可替代能源,资源枯竭之时便是人类灭亡之日。可见,老子对现代性的批判在当今仍然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如同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同样的,读罢《道德经》,我不经学习到了许多深刻的智慧,而且也仿佛穿越回了两千多年前,与老子在书中不期而遇。雅斯贝尔斯提出在“轴心时代”的概念,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在北纬30度左右的地区,诞生了人类文明史上非常伟大的思想家。我认为,老子并非如道教后人所说神秘、长生不老、仙风道骨,反而和平易近人、一举一动跃然笔下的古希腊先哲更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