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兴致勃勃的特地跑到某个地方去旅行,却在行程伊始就开始出现上吐下泻,以致浑身乏力、精神疲倦,导致整个行程计划被打乱,还白费了时间金钱。这种情况就是我们俗称的“水土不服”,医学上将其形象的命名为“旅行者腹泻”。
1
为什么会出现“水土不服”?
首先,从中医学来说,水土不服其出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指初来一个地方,对当地气候条件和饮食习惯不适应而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就像中医里“天人相应”的概念,这里的天可以引申为地理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人会顺应“天”发展,形成某个地区特定的文化习惯和饮食习惯,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若是换了新的地带,机体难以适应,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的反应。如南方湿热地区的人到了北方干燥寒冷地区,就很容易鼻干口干,皮肤干燥。
其次,从西医学来说,出现“旅行者腹泻”更多的是因为细菌感染的因素。比如,从干净、卫生条件好的地区到了相对落后、卫生意识差的地区,通过水和食物的影响就很容易发生本病。
2
出现“水土不服”了怎么办?
1、补液。其实不论是旅行者腹泻,还是其他腹泻,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就是补液,因为各种腹泻会导致身体因排便而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而水和电解质是维持体内稳态至关重要的物质。可以采用口服补液盐,补液量一般为:2岁以下儿童:50—100毫升(1/4—1/2大杯)液体;10岁儿童:100—200毫升(半杯到一大杯)液体。更大年龄的儿童和成人:能喝多少喝多少,一般1000—1500毫升的含电解质液体摄入即可补充腹泻所丢失的液体量。如果买不到口服补液盐,可交替、联合饮用含盐液体和含糖液体,以补充和维持体液平衡。
2、可以选择性的使用药物。如抗菌药、益生菌、蒙脱石散等,在使用时应当严格遵循说明书,必要时还需前往医院寻求专业治疗。
3
如何预防“水土不服”?
1、注意水和饮食卫生。常言道:“病从口入”,无论是从中医还是西医的角度,都要求注意饮食卫生。从中医角度看,可以在维持既往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适应当地饮食。
2、保证健康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这是避免“水土不服”的基础。
3、去异地前,了解当地的特点以及自己的体质特点,做好应对准备。比如要去高原地区,就要先确定自己有没有心脏病、高血压、慢性肺疾等病症,有以上疾病的患者需谨慎,也可备些救急药物,或提前改善机体抗缺氧能力。
体质较弱的人或者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先行寻求专业的医师进行体质的调理,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脾胃运作的能力。
供稿: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