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金庸先生驾鹤西去,而我却更愿意相信先生是抱着自己的武侠梦睡去了;回顾了一下那些年看过的经典作品,才发现原来金庸就是我们的全部童年与青春啊!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加一部短篇小说《越女剑》。15部武侠作品,15部奇书,被翻拍成电视、影视剧高达90次;这些也组成了我们几代人共同的青春记忆。
80后的我们谁没有过写作业时把金庸小说藏在课本下面偷偷看的呢;从“小小孩”到“大小孩”的过程中,我大部分精神起点和归宿都是源于金庸的武侠小说。不管你信与不信,我小学三年级就开始看金庸的“射雕”了。
1
黄蓉赠郭靖:
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无端剪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边衣;
九张机,双飞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别离。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射雕英雄传》
却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神雕侠侣》
2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子弟江湖老,红颜少女的鬓边终于也见到了白发。 ——《倚天屠龙记》
3
笑傲江湖,侠影萍踪,几许英豪?
算八部天龙,逐鹿问鼎。
神雕侠侣,领袖群雄。
屠龙宝刀,倚天长剑,且赠英雄射大雕。
肝胆照,纵连城异宝,也愿全抛。
唯欲长天啸,问苍穹,此生今朝?
叹鸳鸯一梦,碧血脉脉。
书剑恩仇,飞雪飘飘。
曲终人散,侠客越女,尽化长江滚滚滔。
猛回头,看西风漫漫,白马萧萧。
一个时代终结了。。。
4
金庸、李敖、单田芳、李咏、霍金…
我们到了一个失去的年纪
熟悉的人也已经不在
大家都在观看陌生的名字
我们的时代,结束了
曾经的辉煌和灿烂已经不为后辈所知
但我们依然沉迷过去
时间带走的不仅是他们
还有我辈往昔的回忆
也许有生之年
再不能笑傲江湖,狭路相逢
我们哀悼金庸、时光和自己
斯人已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
2005年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已经入选人教社高中语文读本,小编认为可以将《射雕英雄传》作为儿童武侠小说启蒙读物;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
第一、能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毫无疑问,金庸小说在可读性方面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人物刻画、故事情节,还是贯穿其中的“侠之大者”的爱国之情(虽然也有狭隘之处),金庸小说对青少年都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试问还有什么作品比金庸小说更能让孩子领略文字的魅力、带孩子进入奇妙的文字世界?
第二、能在小学生情感启蒙和建构中发挥正能量。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培养孩子健康、积极正面的情感。当前语文教育的一大败笔就是孩子在写作中撒谎,而我们的教育体制对此毫无办法甚至客观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阅读金庸小说,孩子们感受到了刻骨铭心的感情,孩子通过崇拜英雄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第三、能培养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金庸小说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西小学生在阅读金庸小说欲罢不能时,自然会被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乃至热爱。读了金庸的小说,他们会想:原来在肯德基之外,中国的叫花鸡也不错。美国有蜘蛛侠,中国有神雕侠,美国有超级英雄,中国有大侠,原来相比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毫不逊色,而且一样平易近人,让人倍感亲切。
当然,金庸小说对小学生开放也有一个问题:如果孩子看了《射雕英雄传》,还想看《神雕侠侣》,然后想看《倚天屠龙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影响了学业怎么办?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说明,金庸小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控制得当本身就不是什么大问题,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武侠世界毕竟是虚拟世界,沉迷虚拟界寻求安慰,本身就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这反而能激发小学生的心智成长。
武林终究远去。
江湖人,离散在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