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第12篇 1988字 ,累计22003字】
连生60年代初出生在湘南一个偏僻的桃花村,一家世世代代都住在山村里。在他高中毕业前,整个村子里只有他一个人到县一中读高中来过县城,其余没有一人到过县城。
看到县城和小山村万千差别的连生,从进入高中那天起,就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穷山村,改变自己的命运。
机会终于来了,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刚进入高二的他,就迫不及待报名参加了高考,但因为好多内容没有学,成绩自然没有上线,而且第二年高考又以5分之差而落榜接。复读一年后高考他自己估分还是不理想,很难上录取分数线。
家里为了让他读书已经借尽了亲戚和邻居的钱,而且他又是家里兄弟姐妹中最大的一个,这次再没考上,父母不会再让他复读了,只能回家干农活,尽快把他读书借的钱还了。
但连生不心甘,总认为有些平时比他学习成绩差的同学都考上了,自己应该也能考上,也许只是时候未到,因为前几届参加高考的人多,历届优秀的人都集中在挤这独木桥,过一、二年也许就会好些了。
但他又无法说服父母让他再复读,毕竟已经复读一年,家里成了全村第一大欠债户。在经过几天几夜的冥思苦想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好主意:先做个假的录取通知书,让父母帮助筹措到上大学的钱,然后再到外地找一所好的高中复读。
于是他以到学校打听高考成绩为由去了县城,结果如他所料,他的成绩离最低分数线还差了8分。于是找到县城一家打字店,打印了几份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上面也没有清华大学的红印章。
接着,又以查分之名到县教育局招生办要了一个印有县招生办公室名称的信封,把自己打印的一份录取通知书填上自己的名字,以县招生办的名义通过邮局寄往他家桃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