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梦想着一种无忧无虑的学术生活:在透下阳光的阁楼上惬意地看自己喜欢的书,灵感到了就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生活,想想嘴角都能扬起来。
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形成鲜明的对比。毕竟对于一名已经年纪不小的高校青椒来说,既要努力读书撰文,又要照顾家庭起居,轻松自如常常是奢望,手忙脚乱却是生活的常态。特别是家里老人不在的时候,光是做饭都能让我愁死,越是心烦气躁,就越是鸡飞狗跳。
某日无意中想起恩师的教诲,要在生活中去体悟,要在平日里去琢磨,人生处处皆学问,不是在书桌前苦思冥想就能写出好文章的。自己尝试着去发现做学问和做饭之间的联系,还真让我悟出点心得来,诸位看官且看看我想的有没有道理。
选题就像是确定一顿正餐的内容。从汤到肉到青菜,是吃米饭吃面条还是吃饺子,是煎是炸是爆炒,你在去菜市场挑材料前就得心中有数。不知道吃什么?那你就得做学术史的回顾——看菜谱!看别人都做了些什么菜,看看你可以在哪个菜式上加点或者减点内容,比如说菜谱上说要下辣椒,可是你家宝宝不能吃辣,那你就得换个思路,或者下点姜丝,或者换个炒法。总而言之,不要一头冲进材料的大海里,不然你在菜市场逛半天都不知道该买啥,更不知道该做啥。
买菜就像收集资料。知道自己准备做点什么菜了,那就要去收集原材料了:是买个排骨、筒骨还是扇骨?是买个鸡还是买条鱼?是吃菜心还是番薯叶?关键的是,要选择信得过的材料,看看是不是可靠,是不是新鲜,最好是直接的农超对接,减少二手的转介,还要记得注明出处——看看原产地,看看商标和生产日期,别用了一大堆的过时材料,那恐怕你就要用一大堆的葱蒜姜椒去掩盖那个过期的味道了……别忘了,你还要送外审的,家里的夫人小孩一票否决,你就得延期毕业甚至开除资格了!
材料买回来,还得整理、挑选,分配妥当,切忌“一锅熟”。洗净切好,按照每道菜要炒的内容,腌好肉、弄干净鱼、拍好大蒜切好姜丝,用盘用碟用小碗一样样地放好,分门别类,下锅才不会茫无头绪。这大概就跟做资料长编一样,按照上菜的顺序一样样做好时间先后,又按照门类的需要分别选辑安排妥当。总而言之,要心中有数,哪样先炒,哪样后下,哪个快熟,哪个需焖,可不能打到哪里算哪里,精打细算是关键。
炒菜就像写论文,讲究顺序和火候。写论文讲究逻辑顺序,炒菜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啥都混在一起,不能没有时间逻辑和发展脉络。像炒个土豆丝炒牛肉,先把土豆丝过过水,然后先大火炒一下牛肉,有个五六成熟就拿起放碟,然后炒土豆丝,差不多了再把牛肉放下去一起炒,最后肉熟了再调味,上碟,大功告成。顺序很重要,不能啥都混在一起炒,那样要么土豆丝没熟,要么肉就炒过了。写论文也是如此,不是啥材料都要往上堆,把一个事情讲清楚,夹叙夹议,边引边议,才不会一大盘端上来却让人无从下来。
当然,炒菜的火候问题,是没法言状的。到底啥时候才是最好的火候,那没法用科学判断,只能自己心领神会。记得读书时恩师曾用做壶的例子打比喻:学徒跟师傅做紫砂壶,做出一个师傅说不行,那就接着做,再做一个又不行,那又接着做。直到某天师傅看了说,好,有壶意了,行了,那你就出师了。外行看上去,都是壶,没啥区别,可内行就知道门道,把做过的都放在一起,就能看出差别来。所以火候跟壶意一样,都是在做的过程中揣摩出来的,秘诀就在于——要多做!做了还得想,还得反思,然后就慢慢体会出意思来了。
最后上菜,就是论文的形式了。怎样摆盘,怎样摆碗,位置怎么坐,都是有所讲究的。论文最后怎样呈现,用什么标题、用什么样的话语,以致于标点符号、脚注尾注、有无错别字,都是阅者尤为关注的问题。所以在论文里看到语句不顺、错字别字,就如同在一盘精致的美肴里看到一片大蒜的薄膜皮,不一定影响口感,但一定影响心情。万一那盘菜本来就做得色香味一般,再掉个苍蝇进去,那就整盘菜都不用吃了。
一边洗菜做饭,一边琢磨这些看似漫无边际却又千丝万缕的关联,忽然让我对恩师当年的话有了别番的体会。生活即艺术,日子如文章,与其抱怨诸种苦累不顺,不如沉浸其间思考发现当中的道理与乐趣。烟熏火燎本来就是生活的原貌,不食烟火看似清高却少了许多亲切和实际。学术也可以有几分烟火味的,我们如此的苦思冥想,不就是为了让生活更多几分与日递增的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