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鲍鲸鲸编剧的电影《闪光少女》正在热映,我的微博关注里有两个人提到她读很多书,一个说她读“神叨叨”的书,一个说她读“奇怪”的书,“她每年都列个书单,她是我见过的的人里读书量最大最大的“。看到这里心里开始点头称赞,且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又一个验证成功的人士大多都是大量读书的例子。
我也一直在读书,而且现在的状态是一直存有一摞未拆封未开始读的书。但我读书一直是杂而无章法,经典文学、热门畅销、朋友网友推荐,我都读,读书读到了什么,从未去考虑思考过。现在我想梳理一下自己的读书历程,也想为未来读书找些方向。
最早读书应该是在小学三四年级,认识的字能够读当时接触到的所有书,但当时能接触到的只有《当代小学生》以及一些作文文选之类的。当时每个学期能拿到好几本《当代小学生》,而这本小小的学校期刊便是我认识外面世界的开始,印象最深的是介绍全国十佳小学生的篇章,黄思路的故事看了又看,大家都是小学生,可是黄思路会弹琴会唱歌是个全才,原来小学生的世界差距就那么大了。
还有一个搞笑的故事是,老师让大家写命题作文“我参观......”,而当时我们村里的孩子几乎没到离开家10公里的地方,甚至还不是特别明白“参观”的意思,于是几乎所有人开始吵作文选里的一篇“我参观长沙动物园”。老师问大家你们去过长沙吗,就动物园。大家都傻掉,还是不会写。
开始大量阅读是在初中,有两年时间我住舅舅家,舅舅书架上有什么书,我便读什么书,读者,青年文摘,后来到《红楼梦》《三国演义》《白鹿原》都是那个时候读的。后两本没有读完,《红楼梦》看第一遍只是看个故事梗概,于是开始看第二遍、第三遍,到第三遍时连其中的诗词都能认真读了。
高中时,学校门口有几家小书店,卖书也租书,租书好像是按天收费,于是租来书便加班加点地读,上课偷偷读,晚上打着手电筒读,学校运动会时我坐在角落读书,《围城》、张爱玲、《茶花女》《简爱》等便是高中时期读的。后来发现好多东西其实当时根本没读懂,因为我前一阵重读《围城》,很多情节都不禁哈哈大笑,但并不记得当时觉得好笑过。这时期还细细读了前三届的新概念昨文作品,当时印象深刻的那些作者依然是现在的红人,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周嘉宁、尹珊珊、小饭等等,他们都在做和文学相关工作,成绩当然大家看得见。
终于到了能够随意借各种书,又有大量时间的时候了,大学,大学有图书馆啊。我所在大学图书馆的规定是每人每次能借5本书,但只能借一本文学类,于是每次抱5本书回宿舍,包括文学类,人物传记类,简单哲学类,专业类等,心里想着也可以多接触各科知识,但结果是读完文学书,再和其它4本未读的书一起还回去,循环往复。大学时读了无数本矛盾文学奖作品,甚至一些现在电商一般缺货的小众作家作品。还开始读英文原文小说,随着单词量的增多,也是读得越来越顺,清楚记得我读的第一本原文是《Gone with the wind》,读得很费力,足足花了约半年时间。
开始工作挣钱后,便开始从当当网买书。刚毕业时约两年的时间里,搬了大概5次家,每次搬家最发愁的就是越积越多的书。但这时期还是读文学类比较多,特别是欧美文学,国内作品、日本除村上春树外的作品,倒是接触比较少的。
读书方向转变大概是在2013年到2014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每天泡在网络上的时间增多,认识的朋友增多,需要的知识面也拓展了很多。畅销书、工具类、哲学、历史、经济学,甚至鸡汤故事类都开始出现在我的书架上,有些花半小时翻翻便不会再看第二次; 而《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反脆弱》等改变了我的很多想法,也确实给予我很多启发;鸡汤类也并不全是虚言,低沉的时候也可以去翻一翻。
也给自己列过书单,但计划总是被打乱,自己的方向还是不够清楚,定力不够强。从自己的经历,以及别人的故事里,开始看出未来的读书方向,下一步的读书计划就是让自己静下来定下来,继续认真啃那些硬货,包括哲学、经济类,以及物理、数学相关,文学方面要回归经典,仍然是欧美经典。好书那么多,时间那么少,先挑经过时间考验的来读。
今天刚收到尝试了好几次但都没读完的《战争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