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
2016年7月,刘辰大学毕业了。这是一个来自于家乡重点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刚刚获得了一份来自北京的工作。你要问为什么想来北京工作,而不是呆在老家。这话他父母也问过他,甚至在找工作的那段时间还苦心劝他考上本市的公务员,这才是一份在家里看来体面,不辜负3+6+3+4年学习的好工作。第一个3是什么,哦,那是刘辰还读了三年的幼儿园。其实这个问题对刘辰来说,反而没有那么挣扎,没有他父母那么挣扎,他只是很明确地想要去北京,但是你要问他为什么?他可能也很难在这时候很明确地告诉你,但是他就是这么的肯定,这里的答案,在后面会一一揭晓。
这份新工作,是什么特别好的工作吗,其实也不是。北京这边的公司,来到刘辰所在大学招生的没有那么多,大部分在北方就自己消化了。刘辰的办法是什么呢?一是为数不多的几所来北京宣讲的企业,一是上网去搜索了一下,不得不说网络真的是帮了他大忙。不过呢?好像也没有一份特别大家意义上的大企业的工作,就是一家普通的策划公司里的一名普通的策划,房地产策划。我们现在知道,房地产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可是在当时的刘辰看来,顶着中字头的房地产运营公司,还在北京,他那宣传页里写的高大上的企业使命,还是深深地吸引了他。就这样,他准备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
以前,刘的人生就是上大学,考试,考到最好的成绩,这是他唯一的动力。但这次决定,他只是很直接地做了选择,在不明原因的驱使下,他要前往别的城市,离开自己的父母,离开自己家乡的朋友,可以说是离开所有的一切。这在旁人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你可能会说他很有勇气,也可能会说,别去,留在本市考个公务员,是个更好的选择。虽然在若干年后,我们在回过头来,看当初的选择,看似我们有很多选择,但其实我们没有选择。
不管怎么样,生活开始了。
刘辰,说说他的长相和性格吧,怎么说呢,普通,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年轻人了,放在人堆里,保准你注意不到他。1米75的个子,中等身材,大概140斤吧,一头的短发,对了,他老是减短发,因为学校规定要留短发,他自己也喜欢,简单不用收拾。出门就是那么几件常见的衣服。黑裤子,配个单色T恤,再配个在商店里都能看到的运动鞋。这个人,看上去,是那么的普通。但是在跟他交谈过后,你也会被他所吸引,小小的眼睛里,还蛮有神。哦,这个评价是怎么来的?都是他朋友告诉他的,其实他自己对此倒没有什么感觉。他的日常生活也很简单,跟朋友吃饭,学习、考试,看看电影,有时候出去k个歌,也是简单的不能简单了。他不喜说话,不是不能说,只是不喜。在一群人呆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会出神,其实他也不想出神,但就是没有办法融进去,没办法跟其他人一起说说笑笑。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上学那会交朋友。辰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在一群朋友中间,静静地坐着,听着大家聊天。他喜欢听,不喜欢说,主要是感觉别人的话题,他也插不上嘴。他也很好奇,为什么别人好像天生有种能力,就是什么话题,都能说上那么几句,而且好像还挺开心。但他好像说不到,想要努力地在脑海里挤出几句话,但好像就是挤不出来。好像是想打哈欠,但就是总差那么一股劲。偶尔碰到他感兴趣的话题的时候,他会忽然间提起神来,老有兴致的说上那么几句。
约定上班的时间是2016年7月15日。刘辰的毕业时间是2016年6月30日。他需要在2周的时间内找到房子,扎下根来。在刘辰脑子里,这件事情好像没有那么难。就是到北京后,找个房子,住下来,就这么简单。就跟他决定来北京一样,没有太复杂。你不能说这是对生活的极度乐观的勇气,是自由率性的举动。更多的是,他其实想不到那么多,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新的,一个美好的未来正在等着他呢,他有能力掌控这一切。但是掌控,是一个多么稀缺的能力啊。当时的掌控能力,是来自于知识的匮乏,对前途命运认知的匮乏。如果他知道的越多,也极具越能知道其中的艰辛,及该早做打算。但不管怎么说,在当时的他来说,这一切行为背后,是很合理的。从本市坐火车到北京,需要从早上10点一直到晚上8点,到北京南站。这还是他第一次坐这么久的火车,不免有点小激动。
上火车前,他只打包了一个行李。父母说着要送他去车站。但是他不知是处于腼腆,还是出于勇气,拒绝了。他自己提着行李箱,坐上小摩托,去向了车站。
这是刘辰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还是去的只听过没去过的首都。在车上,他找到自己的位置后,把行李放到了储物间。时间好长啊,要做点啥呢?看看窗外,看看手机,看看书,走来走去,零食吃来吃去。时间过的好慢啊。路途走了一半的时候,他的手段都用完了。他脑里的思绪开始纷飞。当外界用于转移注意力的手段都用完了之后,他开始了脑里的争斗。其实也算不上是争斗。各种观念一股脑地涌上。啊,时间过的好慢啊,怎么才能过的快点。北京之后,我要有一份满意的工了作,我要到一个繁华的城市了,那里的一切都是新的。我要走上人生巅峰了。他没有太多的顾虑,不是因为乐观,只是因为在他的世界里,这些东西还没有经历过。现在让他想。我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算的了什么呢。
他坐的是二等座,整个车厢有人满满当当的。他的旁边是一个和他相似的年纪的男的,是在中途上车的。具体是哪一站上来的。好像是安徽还是别的,有点想不起来了。无聊之中。刘辰用余光打量了一下旁边的哥们。如果说刘辰给人的感觉是老实读书人的感觉的话。那他给人的感觉就是粗犷的带着点血性的一匹狼。虽然说性格上看上去有些差异。但是怎么说呢,腼腆的刘辰并没有那么排斥旁边的哥们。当然了,按照刘辰的性格,也是不可能主动去打招呼的。
刘辰是用余光扫过旁边的兄弟的,他尽量避免眼神的直接接触,这种接触总是让刘辰感觉到为难,即使是熟悉的人来说,又何况是旁边的这个人呢。好像触碰到,就是一种冒犯,对自己的冒犯,对对方的冒犯。这其实跟他平时不爱说话有很大的关系。谁说只有开口了,才是交流。往往,眼神更代表了交流。但是越不想让人发现的东西,往往也会越容易被人发现。我们往往有一种能力,可以用余光去审视别人,也会捕捉到别人的余光。旁边的哥们发觉到了刘辰的注意力,折让刘辰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眼神连忙躲避,觉得有点打扰到别人了。
旁边的哥们开口了:“你是要到哪里去呢”。“北京”,刘辰说到。“北京吗,我也是啊”。‘是吗,好巧啊’,这种寒暄总是让刘辰有点不太适应。‘你是去北京干嘛的呀,上学吗’。你才上学,我看上起那么幼稚吗,我可是去上班工作的,刘辰心里暗暗念到。‘不,我今年刚刚毕业,是准备去工作了’。‘那你是做什么的呀’。‘策划。就是那种房地产策划,你看到的各种楼,就是我们工作的结果’,刘辰很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这会刘辰意识到,如果只是对方在问,自己一直在答,好像有点不礼貌,有点尴尬,所以他也试着克服一下自己心里的难关,很勉为其难,生疏地问道对方“那你呢”。“我是个销售,来北京已经一年了,这是出差返回北京呢,北京可是个很在特别的城市啊”。“当然了,我在电视上看到过,听说这里有很多机会。”‘嗯,机会很多,风险也很多’。刘辰想到,正常,上大学那会,老师有说过,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当然了,刘辰知道这个,但不一定能体会到这个。刘辰本来想让这个谈话能够更加愉快地进行,也当做是自己第一次出远门的一次历练。可是他也不知道该从哪里问起,是问他北京有什么好玩的吗,好吃的吗,有什么注意的地方,之类的话吗,这对于刘辰来说好像有点困难,一是他觉得无趣,自己都会见识到的,二是他认为就算听到了,听到的事情远不如自己去经历的有趣。所以他也没再怎么接茬下去。旁边的兄弟,继续补充道“你是上完大学的吗,那一定文化程度很高吧,你的工作应该很好吧”从对话中可知,这位兄弟是大专毕业,毕业后来北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去做了销售,具体是什么行业的销售。刘辰问了,但是他记不清了,好像很多行业都做过。这就是刘辰对于销售这个职业的第一印象。他能感觉到,销售这份职业好像很适合旁边的兄弟。但是对于自己适合吗,他心里没有什么想法,他没想那么多。
奇怪的是,在路途当中,他们并不知道彼此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好像彼此的联系,就是开始于这趟车,结束于这趟车。很默契。
“前方到站是,北京南站”,迷迷糊糊中,刘辰睡过去了。火车的播报声传来。半睡半醒之后,刘辰醒了,旁边的哥们也已经在收拾行李了。“北京到啦,快收拾东西吧”。刘辰,“好”。“有缘再见啦,要是再见,我请你吃东西”。刘辰,“ok,有机会再见”。然后在火车上两人分开了。
两人自始至终都没有去找对方留联系方式,在他看来,这种寒暄就仅仅是寒暄。没有什么留联系方式的必要,说的再见,也仅仅是个客套话。
也许你会担心,刘辰来了北京之后,住哪呢。刘辰倒不为这个担心。他的计划是,先找个附近的青年旅社,边呆边找房子。租房这件事,在他看来不是件难事。
住上了青年旅社
当晚,刘辰在南站打了个车去到了附近60块钱一晚的青年旅社,六人间。想着反正也是暂住,一是便宜,二是兴许还能认识一些有趣的人呢。离正式上班还有两周,他给自己定了个计划,一周用来找房子,一周用来在北京游玩一下。但是问题在于,刘辰并没有找过房子的经历,所以一时之间也不知该从何找起,他一开始的脑中,只觉得这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可是真的去做的时候,发现自己脑子一片空白。刘辰问了自己住的旅社的工作人员,想着他们兴许能提供一些帮助。安顿好后,刘辰向前台问道‘你们知道在北京怎么租房子吗’,‘一般得找中介吧,你是想在哪里租呢’,‘我工作是在雍和宫附近,我想在那附近找下’,‘那你准备花多少钱啊’,刘辰有点不好意思,他本来没想在住房上花很多钱,他有点不好意思,小声试探性地说道‘1000元?’,略微带着点疑问。‘1000元啊,那可能不太够啊,在那个位置便宜的也得上2000了’。‘啥,2000,这么贵的嘛’,‘对啊,北京都这个价,你要便宜的,要么就往远的地方租,要么就去几个人挤在一起的那种,你咋也不提前查查这些事情’。这句话把刘辰说的有点不好意思,脸一下子通红了起来,提前做好安排,也不是自己的风格啊。没想到还没上班,甚至房子还没找呢,现实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这一周,刘辰就奔波在找房子的路上了,他发现北京的房子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距离,新旧,大小,主次卧,几个人住,靠不靠近地铁等等,越好的就是越贵的,整个市场是很透明的。可是他的预算就这些,要么就住离公司近点,差点的房子,小隔间,没有窗户,5/6户人间挤在一起。要么就住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看着就很远,上班估计也要很久吧。刘辰想着,那破地方,比旅社还破,可不是人住的地方。远就远了点吧,路上还可以看看书啥的,应该也没那么麻烦吧。在奔波了好几天之后,他选定了一个叫做天通苑北的地方。虽然远了点,但好歹有个落脚的地方了,这是个3户的屋子,刘辰住的次卧,房间里总共住了4个人,包括他,其中一个房间住的是情侣,一个是上班的男人,还有他,其实一开始刘辰并不认识他们,只是后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才慢慢知道了他们。大城市不就是这样吗,大家住在一个屋子里,都不认识,但这重要吗,不重要,只要有4面墙,一扇窗,一个门,不就够了吗。有感情是缘分,不认识也不强求,这是默认的共识。大家住在一个屋子里,你别打扰我,就可以了。
这里先把视线转回青年旅社,在居住在青年旅社的这些天里。自己屋里的人,有的住了一晚,有的住了2晚,来来回回的,有很多人了。不过他也不认识。原来想着还能去搭搭话,但是他看着大家好像并没有很强烈的沟通欲望,自己也就没这个打算了。来来回回的很多人,可能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吧。一天下午,刘辰在旅社里闲的实在没事。房间里还有另一个人,正坐在床上玩手机呢。刘辰看着四下没人,内心似乎有种奔赴刑场的的觉悟,他想着,不能这么怂,说好要在这里多认识一些人呢,怎么能这么胆小畏缩,那以后还了得。心一横,刘辰就上步去搭话了‘你也是来北京工作的吗’,这话有点突然,一开始看手机的哥们还没意识到,显然有点一惊,‘你是在跟我说话吗’,抬起了头。‘对啊’刘辰说到。‘我是来北京这边玩的,来自广州,就住几天,就回去了’。‘哦哦,这样子啊’刘辰说到,他内心想到,对面的这个人,看着应该比自己年长几岁,应该也是有份正式工作的人,这个时间点,不是应该在上班吗,怎么会在北京的青年旅社里呢,有点疑问。对面的人看着刘辰有点狐疑的样子,主动地说道‘我刚把工作辞了,来这边散散心,过几天再回去’。‘为啥要辞啊’刘辰不假思索地问道,但是说出口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有种冒犯到了他人的感觉。‘没什么,干的不爽就辞了’对面的人说道,似乎也不太在意刘辰的问题。‘那你以后咋办’刘辰问。‘再说吧,之前的工作很烦,现在难得有自己的时间了,好久没呼吸到自由的空气了’。刘辰能感觉到对方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可是为什么一份工作能让人那么不开心吗。这是还未步入职场的刘辰的疑问。他不知道的是,这在这座城市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城市是流动的,里面的人是流动的,每天都有人来这座城市,比如像刘辰这样的。每天也都有人离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或主动或被动,但这得等段时间,他才能体会到吧。
终于也是开始上班了
之后的时间,来到了上班的日子了,刘辰也顺利地到公司报道了。刘辰在这家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画PPT。就这样,他开始上班了。刘辰大学里学的是经济学,这个专业,在旁人听来,都得称赞一下,但是在刘辰看来,可能大家也只是出于客气吧。他知道就算换成别的专业,大家也同样会表现出应该有的礼貌和热情。其实他是最不屑于附和的,但是出于礼貌,双方都会礼貌地交手一两个来回。刘辰知道自己的这个专业,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是个万金油,说的好听点,就是啥都能干,说的不好听,就是啥也不能干。刘辰的工种,名头叫策划。你是不是以为是某个很好玩的职业,但其实本质上,就是个画PPT的,画完一个有一个。其实画PPT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每一个职业,无论你是做什么的,只要能做到最优秀,都足够了,无论你是画PPt,还是讲PPT的。不过不幸的是,刘辰的PPT工作是最没技术含量的那种,其实一开始不是这样子的。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不是这样子的,刘辰觉得自己的的工作很有意义,PPT里凝聚的是自己的心血和思考。但是在经过几个月了无数多个PPT之后,他开始麻木了。他开始认识到,无论他的PPT做的有多好,也只是个做PPT的。因为越来越发现,这里不需要你把PPT做的特别精美,也不需要你有特别多的思考,最重要的是,你的PPT能否如实反映出老板的所思所想。很多时候你做的好与不好,并不一定,跟你有关系,而只是跟老板的心情有关。
刘辰记得,有个PPT,他改了无数遍,最终可能是老板也改烦了,选了一个最早被否定的那个版本。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刘辰开始逐渐失去对这份PPT临摹画手的兴趣。除了这个,还因为他清楚地认知到,他的这家公司的本质,其实只是一个小作坊类型的公司,配上个不愿意认清现状,总幻想这着伟大梦想的老板。在刘辰看来,虽然老板混的比他好的很,他自己混的啥也不是。但他始终认为,这样的老板是不值得敬佩的,一个能认清楚现状,并为之奋斗的人,是个更值得让人敬佩的人。而不是一个不切实际,不愿意承认自己局限性,靠臆想出来的伟大来认为自己工作伟大的人。为什么刘辰有这样的想法,前面不是说了吗,他是写PPT的,PPT里的豪言壮语,反映的,是老板的意志。有的人虽然把尽可能的漂亮话写到PPT里,但仅仅是写到PPT里,但刘辰知道,他的这个老板,不仅仅是写到PPT里,他是真的这么认为的,他能感觉到这种小作坊的公司和他伟大梦想相结合时,那种滑稽违和的感觉。刘辰虽然混的不好,但他总觉得,他的老板也挺可悲的。他认为,可能这个老板,需要这样一个梦想来麻醉自己,当前在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吧。因为在旁人看来,这个公司的业务谈不上高明,这只是一个类似二房东的房地产租赁企业。把别人的房子租过来,改造一下,再租出去,确实谈不上有多伟大,反正没有老板口中那么伟大。
虽然前面有这么多吐槽的地方,但是这里还是有很多故事发生的。而这里的故事就是人,在刘辰看来,他感兴趣的事情其实是很少的,他不是个有很多爱好的人,在旁人看来,他可能略显无趣,你可以说他是个呆子,或者说老实人,或者说宅男。但是刘辰对自己的认知上来看,他可不这么认为,他有着最大的,最有深度的爱好,人。他觉得人是最有趣的,观察每个人,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或活泼,或安静。每个人说的每句话,每个动作,在刘辰看来,在这个人身上都是协调一致的,背后是他从出生到现在的经历的总和背后总能形成一套范式。虽然我们都讨厌被人贴标签,贴标签好像就意味着,我跟某某人是一样的,这就把自我抹杀掉了,我就不是我,我只是这一类人中可复制的一个人。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无论你是多伟大的一个人,无论你是爱因斯坦,还是尼采,还是某个公务员,你最后都无可避免地,要被贴上标签。你会说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尼采是个疯子则学家等等。强如天才如他们,都不可避免。但是你能说他们的自我都被抹灭了吗,不会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喜欢贴标签,只是因为我们比较懒,思想上比较懒,我们想尽快地对一个人进行定位,解释。所以问题不是出在被贴标签的人身上,而是主动给人贴标签的人,是懒惰的。
有公司的地方,就有形形色色的人。跟刘辰比较熟的,有那么几个人,一个是一个北京当地人,是个乐观开朗,简单开心的人。刘辰是个内向的人,他总是很喜欢跟这类简单乐观的人交朋友,因为他可以不用主动找话题,他们天生就是交朋友的好手。对了这个人是有名字的,他叫宋玉,这名字这么温润,跟他本人这么豪放,实在是看起来不太符啊。在工作中相处久了,除了说工作上的事情外,在间歇午后,刘辰跟宋玉聊了起来,就跟大部分职场人会聊的一样,聊聊各自的故事。这是个再普通不行的午后了,在忙碌地做了一大半天的工作后,整个工作室里的气氛趋于平静。他们两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起来。‘对了,宋玉,你是哪里人啊,一致都没问你’。‘北京的啊’。在北京碰到北京人的时候,都得先说个哇塞,因为他们是很多在这个城市奋斗的人最终的奋斗目标,户口和房子。刘辰问道,‘那你有很多套房子吧’。‘没有没有,还好还好’,宋玉笑笑地想一笔带过。但刘辰知道,这里的还好,意味着,有多套房子。具体数目是多少,也不重要了,对刘辰来说,反正他都没有。没等刘辰继续开口。宋玉继续问道,‘我一直蛮奇怪的,你也不是北方人,一个南方人,怎么跑来北京了呢,在上海广州这些地方工作不好吗’。这几乎是刘辰遇到的每个人都会问道的问题了,刘辰早已见怪不怪,这种问题在他看来,既能有效伸进彼此了解,也不过分涉及隐私问题,是个很好的开场话题。在给别人说过无数次之后,刘辰再一次说出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回答,‘我们那个城市太小了,北京大,想来闯一闯,也没来过,就来了,没有那么多原因’。‘那你以后什么打算,留在这里吗,还是回去’,宋玉继续问道。‘不知道,再说吧,走走看吧’。没有什么确定的回答,只有走一步看一步的回答。不止是这个,要走向何方,未来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做什么工作,想赚多少钱,什么才是有意义的,这些对于刘辰来说,都是没有答案的。未来就像一坨厚厚的雾一样,笼罩在他的前方。四面八方都是路,四面八方又都不是路。当前的工作,也是刘辰选的,父母的意见他当时也没听。在工作不顺的时候,他总会想到,我当时选的这份工作是对的吗,可是我为什么现在每天如此的不开心,上班就跟上坟一样。我这份工作的意义是在哪里,未来我又要做什么呢。人啊,一旦开始有了怀疑的念头,就回不去了。工作中,他常常举目望向四周,同事们的脸上,好像看不到迷茫的样子,他不知道是他看不出来,还是只有自己是这种情况。如果只有自己是这样的,那为什么只有自己是这样的呀。没有答案,只有困惑。这种情况,在白天还能被工作的事情所掩盖,可当回到住处,自己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尤为严重。白天,光线,人,声音,各种外部的事情都与我们发生交互。可是晚上的时候,往往是面对自己的时候,他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这在以前是不会存在的情况啊。刘辰还记得,上高中,大学,这些目标都是很明确的,高考考个好成绩,大学努力学习,毕业。这些目标是如此的清晰,自己是从来不会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的呀。可是现在,为什么只有现在,好像生活变了个样,一切都变的未知了起来。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好好赚钱,结婚,出人头地,买房?这些是我的目标吗,有人告诉我,我的目标是什么吗,刘辰总会在深夜,如此地对自己发问。痛苦让意识觉醒,自由让意识觉醒。现在的刘辰,有着比以前更多的自由,他的目标可以由自己设定,虽然他还没意识到这点,自我才刚刚开始萌芽。自由总是跟痛苦相匹配的。如果没有相匹配的能力,越自由,只会越痛苦。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很多人,甘愿在社会既定的规则下,按着社会规定好的路,往下走,虽然少了点自由,但是痛苦也是少了很多的呀。哪种情况是更值得羡慕的呢?不好说。
刘辰的世界里不只有工作,还有去工作的路上。他是万万没想到,自己每天要起那么大早,跟那么多人挤地铁,1个多小时。进地铁的时候朦朦胧胧,出地铁的时候,感觉打了一场仗,浑身精疲力尽。本来打算好的,要在地铁上看看书,学习一些东西的念头,也在人群的推推搡搡中,被粉碎的一干二净。原来生活,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的呀。
如果说工作不如意,那么在友情,爱情,玩乐等方面,如果能有所发展的话,还是能产生正向的积极的力量的。由于刚来北京,在这里没什么朋友。刘辰的周末非常热衷于参加各类活动,你可能会以为他是个内向的人,怎么会这么喜欢出去见人呢。内向与见人,并不是那么对立的关系。需求才是第一位的。人说到底还是社会动物,无法脱离其他人而存在。见见朋友,认识下新的人,就跟打游戏等娱乐活动,是会产生多巴胺的。
刘辰很想结交朋友,所以他总是乐此不疲地参加各类活动,希望能在活动中认识一些朋友。这些活动有个类似的地方,就是都是彼此陌生的人在参加。人人都怀抱者一样的希望,来的。目的是一致的,活动类型,确实多种多样的。有吃饭的,打牌的,逛书店的,听音乐会的,等等等等。刘辰好像总是个异类,他身体在现场,跟大家在一起,但他又好像不在现场,他的注意力总是不能集中在活动本身。他努力地想要融入进去,但又好像融入不进去。这种感觉就好像,活动本省形成了一个气场,而刘辰身体在气场里,精神却早已飘到了气场外。
看来挫败的事情不只有工作,还有交友。刘辰总会想着,自己明明那么努力去交友了,为什么还是融入不进去呢,为什么感觉大家都做的不错呢。是不是自己真的还挺差的。挫败多了,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朋友,什么是朋友?在刘辰眼里,只要可以平时约出来一起玩的,就叫做朋友了。这在上学那会明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到了工作后就那么难呢。自己上大学那会,明明有一群人在身边,但是现在好像走散了一样,大家的连接变的很弱。再加上自己的性格内向,好像针对没办法变成原来那样了。
虽然在交友这件事情上,刘辰做的好像也一般。但在见的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他养成了另一个爱好,观察人。自己不是不喜欢说话吗,不是游离之外么。但是作为一个第三者,刘辰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每个人身上的印记,嗅到每个人身上的味道。有人深沉,有人活泼,有人小气,有人努力想融入进去,有人装逼吹牛。仿佛只要一看到对方,就能嗅到对方的秘密,就能想象出他经历过什么,又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样子。他说不出这种能力是哪里来的,在刘辰看来,可能内向的人,更加敏感吧。
观察人,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喜欢这种混在人群里,热闹的感觉。热闹的人群,就好似一张厚厚的面具,可以隐藏好自己的面目。只有我能看到别人,别人看不到我。别人无法窥探自己的秘密,但是自己只要用眼睛,就能读出对方身上的一些秘密。这也算是刘辰为数不多的几个爱好之一了。
哦,对了,这里还有一件事,关于这个正血气方干的年轻人。你是否会好奇他的感情生活呢。对刘辰来说,他还至今还没谈过恋爱。恋爱对于他来说是个很神秘的存在,他既想参与,但又不只如何参与,同时还带着些自卑。也许等他自信一些的时候,好运会来到他身边,毕竟这时候,他的生活和工作正不如意呢,他正在自我怀疑当中。
人在迷茫的时候,往往是坐不住的。他会尽一切可能抓住身边能抓住的力量,他渴望得到一个答案,一个让自己不那么迷茫的答案。刘辰望向自己的周边,好像他们没有跟他一样的烦恼。但在一次跟宋玉的交谈中他的想法变了。大家只是看起来没有烦恼,但是又有谁没有烦恼呢,难道又有谁天天把烦恼写在脸上吗,也许在其他人看来,刘辰也只是个万千普普通通螺丝钉般的打工人无异啊。
工作中,有个拉进关系的好手段。就是在工作的间隙,两三个人凑到一起,去室外抽根快乐烟。听说烟能解乏。刘辰也想学来着,但学了好几次,都没学会,这未尝不是件好事,毕竟能节省下很多医药费呢。虽然自己不会抽,但也会跟着大家一起去小角落,他们抽他们的,刘辰就跟着聊天就可以了。一般来说,抽烟的人里必有宋玉,还有另一个姑娘张玲,加上刘辰,他们三人总喜欢围着一个墙边,三人围着这堵墙,形成一个半圆形,聊起来了。
‘咋样,今天忙不忙?’刘辰问道,‘不忙,忙啥啊,今天冲了一整天的浪了,对了,张玲,你是不是很忙啊,我看你一整天都在画图’。‘别提了,这周有个项目,很突然,把活都压到我一个人身上了,妈的,也不多招几个人,近可着我一个人使劲使唤’。‘唉,别说,我看你忙的好像很开心的样子,很充实’刘辰有点羡慕,毕竟他自己忙的不是很开心。‘有吗,你咋最近看上去有点颓废的样子’张玲问道。刘辰说“哎,不知道以后该咋办,这个工作这样干下去有啥前途吗”。其实在职场中,跟同事抱怨公司,抱怨工作是大忌,当然,除了跟关系好的同事外。很明显,宋玉和张玲,就是刘辰眼中关系好的同事。人一说到自己的时候,特别是自己痛苦的时候,就容易涛涛不绝。这时的刘辰很有表达欲,‘感觉你们过的很开心的样子,有房,有工作,啥都好,也不用为未来发愁’。宋玉这时也一脸苦相,‘哎,我只是没跟你说而已,我家里那些破事,那些亲戚间的关系,也是很令我头痛,我家是有房,但那都不是我的啊,是我父母的,我做什么,都得问下我的父母,我也在想着可以做点什么,赚点外快,可是自己文化水平低,只上过初中,这个工作还是我父母拖关系找来的。我也不知道以后该咋办啊’宋玉也是一脸愁容。‘你们别比苦,我还有苦呢,我那个领导,天天就知道挤兑我,你们看我很充实,但我每天的压力都很大,最近还老掉发,都是这破工作整的’张玲接着吐槽,‘靠,你们不说,平时也看不出来啊,一个个的,还挺乐呵’,‘谁没事说这些啊,你说是不是’。这苦水的闸门一旦打开,就收不住了。你一言我一语,三人在外面互相抱怨了二十分钟。说来也怪,坏情绪这种东西,只要互相说出来,就会缓和一些。也许是因为找到了同类人的安慰,也可能只是需要一个出口说说说而已。
而对于刘辰来说,他一直以为只有自己有烦恼,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人类真是擅于伪装,人类真是复杂,人类也真是复杂情绪的集合体。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看到自己的同事虽然也有很多麻烦,但是大家好像也在努力地生活着,虽然有点难,但我也不能老自暴自弃。不行,我得扭转这一颓势,我要努力了。
生活总会有一些瞬间会给你打鸡血,好像生活就怕你一蹶不振沉沦下去,所以在你快沉到底的时候,拉你一把。当然了,也可能在你爬到最高的时候,推你一把。这一切好像是为了好玩似的。
入职这家公司也有半年了,刘辰的生活比较简单,工作日工作,唠嗑,周末出去玩耍,逛逛,生活好像就这么简单,时间一点点流逝。
打了鸡血的刘辰,这么认为自己的工作的,也许我还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不管怎么样,我现在有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可能是因为我自己认为他不好,他才不好的,实际上,他可能没有那么不好,我要改变自己颓废的印象,努力回到刚工作时候的样子,找到工作的新鲜感。带着这股劲,刘辰好像确实没有那么排斥自己的工作了,上下班的路也没有那么疲惫了。
但是,生活就像潮汐,痛苦与快乐总是周而复始。打鸡血就是打鸡血,它并没有解决刘辰的根本问题,只是暂时掩盖了问题,这只是让他暂时回避了这个问题,时间过后,他还是需要重新面对这个难题的。而此时的他,还没有这个力量。
打了鸡血后的颓废,往往比一开始的颓废更加让人难受。一直的颓废,是情绪渐变式的变差,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你会慢慢习惯,会对痛苦变得麻木。但情绪的高涨再到情绪的低迷,中间的落差,就不是温水煮青蛙了,而是把青蛙一下子扔进沸水中,能不疼吗。
不满的情绪,只是暂时被一时的冲劲掩盖住,但是他实际上还是在刘辰内心积压着,他时长劝诫自己工作的意义,PPT的意义,只是表面上说服了自己,但自己并为真正相信,不满的力量只会在积累。有次,刘辰跟往常一样,把做的PPT跟老板汇报,这份PPT是他最近熬了几个夜晚,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做出来的。他以为自己给老板这个报告的时候,不敢说老板会特别满意,至少还是会夸夸自己的苦劳的。可是在听了刘辰不到几分钟的汇报后,老板就急不可耐地冲刘辰说到“咋跟我之前跟你说的不一样呢,我以为在做了这么多份方案之后,你会有所长进,这根我一开始说的完全不一样啊”。刘辰意识到,完了。他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就是这份PPT重要的不是自己的意志,而是老板的意志,你要清楚表达老板的意志,而不是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想法,在这里,是没有人在乎的。刘辰记不得后面老板跟自己说了什么,他只记得,他很累。
还是下定决心了
不知道是不是这次工作汇报,让刘辰下定决心辞职,还是一直以来他都想辞职,只不过这一次他失望了,但不管怎么说,刘辰辞职了。他想着出去走走,虽然还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世界很大,我想去走走’,他想趁着这个时间间隙,好好想清楚一些问题,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刘辰那段时间总会看到各种文章,说着,哪个城市的年轻人,因为工作不顺,很大胆地冲脱枷锁,去外面看世界了。不知道是这些内容恰好找到了刘辰,还是刘辰刻意去寻找这些内容。但是在工作8个月的时候,刘辰辞了职,他给自己定了个计划,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去大理散散心,也许能想明白一些事情。为什么是大理?这其实也是那些文章里说的,大家都去大理,那里好像是个很有灵性的地方。
在公司的最后一天,宋玉和张玲想着晚上跟刘辰吃个饭,就当送个别。人辞职的时候,感觉工作的气氛就变了,看待周边的工作,跟平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好像一切都跟自己无关了。那天,他们没有选择晚上一起吃饭,因为宋玉晚上还要加班,所以他们趁中午的时间,吃了个饭,就当送别了。
辞完职后,刘辰忽然想起自己在刚来北京,住青年旅社碰到的那个人,也是从一个城市辞职,当时好像也是因为工作太烦,到另一个城市散散心。当时他还不太能理解那个年轻人,现在他能体会到一点那个年轻人的心情了,原来自己就是他呀。自己也将到另一个城市,然后碰到另一个人,那个人也会像自己当初问那个来北京散心的年轻人。在大理的某个年轻人,也会问刘辰为啥来大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