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当别人问你长大想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常常只会选择一个职业回答对方,比如老师,医生,摄影师,飞行员或者做科学家之类的。
但,为什么只能回答一个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年轻人大多是“斜杠青年”(注: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比如我很喜欢的一个名叫竹子的大V,她的身份是摄影师/作家/vloger/博主/主持人。不局限于某一个身份,她的观点是:中国女性,就是要野蛮生长。
我很崇拜的李欣频老师,也是个拥有多重身份的人——文案人/作家/教师/记者/主持人/旅行家/画家/诗人/影评人/剧本创作者……
她的身份还在不断添加中,很多人看到她的介绍后,都会好奇一个问题:你最喜欢的身份是哪一个?
欣频老师认为人生不要用选择、比较去寻找一个“最”,因为这种选择就会排除掉其他东西,很容易让生命越走越狭窄。
如果用心地、真实地去生活,无设限地探索并演化生命的各种可能,就不会再问出这样的问题。
其实,虽然初看起来她们的每种身份之间都互不相关,但如果你用思维导图来列出清晰的图表,就会发现这些身份之间其实这些技能是互相关联、密不可分的。
比如摄影师和vloger,内在的美学思维都是相近的,拍摄出每一张照片的美感,自然也能用在拍摄出每一帧画面的vlog里。
又比如作家、记者、影评人、博主、剧本创作者,这些身份都可以基于写作能力串联起来。
所以,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底层能力,就可以支撑出多个身份。
如果你想试试去探索自我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不妨试试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来帮助自己梳理身份。我很喜欢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它可以拯救混乱的大脑,尤其是像我这种思维发散型选手,经常头脑里同时冒出N个想法,思维导图可以帮我把散乱的想法串联成有意义的内容。
在图上的最中心写出你自己最擅长的技能,然后逐渐发散,写出跟这个技能相关的其他技能或职业,刚开始可能只能想到一两个,不过一旦思维发散开,就能想到N多个相关的。接下来,在磨练自己的主技能的同时,也可以在其他职业方面得到发展。
如果人生只能活一次,那这辈子一定要体验个够本才行,不为自己设限。无止境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让你们看到的我,永远只是part of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