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阅读!本文乃作者个人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欢迎转发分享。
在天气刚刚由冷转热的春天,我带着小宝在超市里采购,顺便买了两支冰激凌犒劳自己。一买完单,我们就迫不及待在超市外面的休息椅上品尝冰激凌的美味了。正吃得不亦乐乎,一对母子从旁边经过,小男孩偷偷瞟我们一眼,我也回以一个微笑。这个小小的互动被孩子妈妈明察秋毫了,她立马大声对孩子说:“冰激凌吃了很不好!我们可不能吃冰激凌!”
然后,本来是瞟向我们的孩子,视线就飘到了我们手中的冰激凌上,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我除了躺枪,还顿觉“罪孽深重”,又诱惑了一个懵懂孩童进入垃圾食品呀!
我们都熟知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亚当夏娃生活在美丽的伊甸园中,神告诉他们,园中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可吃、也不可摸”,否则他们便会死。最后的结果是,亚当和夏娃都偷吃了禁果,被逐出了伊甸园。
禁果原本在一大片果树上无数果子中并不起眼,也没有特殊的诱惑力,但因为被权威人物特意从无数果子中“提溜”出来,就变得特别了。再加上“绝对不可以”的强大力量护身,以及多次的提醒强化,就成了具有非凡诱惑力的禁果。
我手中的冰激凌于小男孩也是类似,小男孩也许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我手上拿着的那个不起眼的冰激凌,即使看到了,也未必就想到了自己要吃。可他妈妈突然的“冰激凌不好、不能吃”的话,就让冰激凌凸现出来了。下次,他就会特别关注冰激凌的形象,而每次关注,势必都会得到妈妈“冰激凌不好、不能吃”的提醒强化,然后,他就会好奇:这个东西吃了到底会怎么样呢?为什么它会让妈妈如此紧张?最终,冰激凌就会成为他无法抗拒的诱惑。
这就是禁忌的力量。
曾经有专家这样分析青少年进网吧的行为:很平常的一天,孩子放学后被接回家的路上,经过各种各样的店铺,当然也有网吧。本来大人孩子都很放松的走着,路过一个又一个的铺面。突然,大人很紧张地对孩子说:“这就是网吧!你看这些进去玩的,都是不学好的,你可千万不能进去呀!”
本来,网吧只是众多店铺当中的一个,孩子并没有特别注意。孩子也并没有把“网吧”和“不学好”联系起来。
这次以后,孩子就会好奇:网吧究竟是干什么的?为什么爸爸妈妈会如此紧张?为什么好好的一个人进去网吧后就会“学坏”?为什么别人能进我不能进?
然后每次经过,孩子都一定会特别特别留意那个“网吧”,它成了孩子心中念念不忘的特殊存在。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吃冰激凌的孩子和上网吧的孩子都是因为妈妈那一声“警告”,也并不是说妈妈那一声“警告”是孩子吃冰激凌或者去网吧的唯一原因。至少我的孩子在我并没有那句“警告”时已经吃上了冰激凌,还吃得特别欢快。
但我们确实不得不反思,我们到底给孩子“制造”了多少的禁果?
千万不能吃垃圾食品……
千万不能进网吧……
千万不能早恋……
千万不能吸烟……
千万不能、绝对不行,类似的字眼都带着一字千钧的力量。
所以,凡是禁忌,必携带强大的诱惑力。
禁言总能流传,禁书必定火热。
在教育中,禁忌,除了把本来不被注意的事物突显,成为不自觉关注的特殊存在,还体现了父母对于孩子的不信任和控制。
我们以最坏的结果去预测一件事,并且完全不相信我们的孩子能处理好,妄图以自己所知道的人生道理来左右孩子的言行,最终形成“禁忌”。
这也使得这些“禁忌”对于孩子具有更大的诱惑力。
孩子出于本能地反抗“控制”而进入“禁忌”,最后“符合父母期望”而沉迷“禁忌”,实现父母预测的“最坏结果”。
而破解之法在于,在孩子尚未把注意力放在“禁忌之事物”上时,父母首先就坦然面对该事物,不去突显它。当孩子已经关注到,也很淡定的谈起,给孩子机会尝试,甚至和孩子一起尝试。当孩子已经沉迷,我们也不去批判打击控制,而是和孩子一起发现和寻找该事物的正面意义,化废为宝,并且相信孩子一定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好。
因为,不信任有多大的消解孩子的力量,信任就有更大的振奋孩子的力量。
你的赞赏和肯定是我坚持写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