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性是圈养的产物,狼和狗就是很好的例子。
古代通过户籍制度,实现人为化的物理圈养。离开这个“圈”,就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无法解决,因为圈外的人不会跟你进行社会化的协作。而在圈内,自己的所有一切都只是“主子”的,自己就是主子眼中的牲畜。
进入“文明社会”的当下,奴性消失了吗?
每个人在家里都是“小皇帝”般的存在,因为有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无限关爱。
进入校园后,面对老师们,谁又不是“唯唯诺诺”的存在?试着跟老师反驳一下,等待你的不是全校通报批评,就是开除。
毕业后,社会的“圈养”才是刚刚开始,大家都知道的大公司和事业单位只对九八五和二一一的感兴趣,因为这些人更优秀吗?明面上是这样的,可是过来人都知道,人的饭只留给人吃。
进入事业单位和大公司,只是进入了更高层次的一个圈养罢了。顶头上司们,只要有一个没被伺候好,自己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圈养场”,什么平等呀,合作呀,只是分工不同啦,都是心理麻醉剂而已。试着跟老板称兄道弟一下,试着离职一下,你会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又进入了另一个“圈养”。
那么如何辨别自己身边的“圈”呢?
纪录片《出路》就给出了答案,如果相信了只有上大学才有美好的未来,才是唯一的出路时,你就落入了别人设计的“圈套”了,因为老祖宗早就说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花高价钱进入一所培训学院,听起来像是大学,可是你拿什么跟那些一本的人比呢?那本就是你不占任何优势的领域。
“文明”社会的圈养,不仅仅是制度上的,更有世俗习惯上的和观念上的。
电视剧《庆余年》的火爆,除了古装和穿越之外,更是大家内心里对人人平等的渴望的追求。可是纵观历史和古今中外,这种平等的追求只能出现在电视剧里和总统竞选的演讲稿中了。
在当下高度社会化分工的商业社会里,我们又该如何破解被圈养的怪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