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拼命追求别人的认可,基本上来讲,就是这个人自己本身的“自我价值感”是不高的,当然,你说这个人的自我价值感为什么低呢?这就是因人而异了,各人有各人的原因,是另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他觉得自己不怎么有价值,甚至是没有存在价值的,很容易就会衍生出自卑的心理,在深层的内心体验到我什么地方都不如别人,或者说看别人都是好的,看自己都是不好的。
所以,他会下意识地想要别人的喜欢、认可,只有在被人喜爱、认可当中,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否则,如果没有了别人的认定,他就会感受到自己像垃圾一样毫无价值。
这会带来很多问题:
第一,就是自己可能会惶惶不可终日,老是想着自己做的东西万一别人不喜欢、不认可该怎么办?
比如,说完话想着自己刚刚说的话是不是合适,反复会去想这句话说的合不合适;做完一个东西,会去反复看做的是不是有问题,这并不能真的提升自己的本事。
第二,拼命追求认可,不管有多少人认可,别人多么的认可,自己本身的价值感并不会因此而积累。
也就是说,别人不管多么喜欢、多么认可他,只要一旦别人表现出不喜欢、不认可他了,你的存在价值就会立马跌入谷底,自我价值感并没有累积起来。
第三,没有自己的意志,也就是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东西。
因为别人认不认可是头等大事,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要做的事情,就被压到无足轻重的地步了。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就意味着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第四,很容易做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东西。
因为你只求别人的认可,一旦这个东西别人不是太懂,那么你其实可以做出表面上会让别人觉得好,而里面各种问题的东西,因为你只在乎别人看到的一面,而只有你自己看到的那一面,则完全没有任何动力去做好它。
所以,有些人就会有所警觉,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子,拼命追求别人的认可,会毁了自己的生活,不管是自己的个人发展还是生活。
那么,该怎么做呢?
普遍的一种方式,就是提高能力感,超越自卑。
在最早的时候,我们用的方法就是想办法让自己觉得“自己是好的”。
如果我体验到自己是好的,又何必拼命追求别人的认可呢?
可以吗?可以。难吗?非常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用。
比如,我足够努力在一件事情上,并且取得一定的成就;我努力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让自己的生活井井有条、舒适又有创造性...
那么,当这些东西积累的足够多了之后,就会形成一种体验,心理学上叫“自我效能感”或者“自我能力感”,就是我感觉到,我能处理好一切自己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并且只要是我想做的,我努力做就基本能做成。
简单说,就是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
这个方式就是阿德勒所提倡的“超越自卑”的方法:我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是吧?那我就在这个方面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努力,取得一定的成就,那么就成功超越了自卑。这也是大部分人可以努力的方向,哪怕没有因此成功到获得优越感,不荒废自己也足够了。
但是,但是,不管觉得自己多有能力、多厉害、取得了多少成就,但很多时候,在他内心深处,其实依然能体验到不如别人的感觉,依然对自己的存在价值有怀疑,结果就是我得一直拼命地向前奔跑,永不停歇,最好在各个方面我都很厉害。
这种状态确实能取得世俗成就,但也确实很累。
我们看生活中很多几乎近于完美的人,其实可能是一直在逃避不如别人的感受,逃避失去存在价值的感受,被逼着在各个方面都努力前进。这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并总有一天失去动力,而且是一切的动力。
现实中,是有这样的案例的,在周围人眼里几乎完美的人,在各个方面似乎都很厉害,但在某一天,突然毫无征兆地,就自杀了。所有人都很惊讶,但在他心里,不停地努力追求别人的认可,各个方面都去努力来让自己超越自卑,但是终于有那么一个点,他体会不到这个过程的意义,就像被压垮了一样。
所以,不管世俗成就有多高,人格底层的自卑感和无价值感是很难改变的,就像一直被鞭子抽打的状态。
阿德勒提出的这个方法,我其实并不太认同,这虽然并不会让人陷入荒废和堕落,但其实是一种无意义的上进和努力。
有点像西西弗斯,不停地把石头往上推,再让石头滚下去,然后重新再推着石头向上。
他需要不停地在不同的方面努力,克服完这个部分的自卑,又得克服另一个部分,每次进入新的领域,就好像重头来过一样。这样的人可能没有癖好、没有缺点,但他们很累。
这不是最好的方法。
在我的生活中,有两个时期是很独特的(一个是小学五六年级,另一个是初三),这两个时期,我几乎不在意别人的认可,不担心别人怎么看、怎么想,只想着怎么把一些事情做好,并且自己监督自己的事情,这也是我非常充实和幸福的两个时期。
我相信这也是一个人做事最佳的心理状态。那么,那时候那种状态是怎么来的呢?现在细细想来,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突然对我当时的重要他人有一种彻底失望的感觉,就好像我永远无法从他们那边再得到认可的感觉。
于是,我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别的地方,比如不同领域的学习。所以那时候,我几乎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非常好,就连以前最差的体育、数学也都有了突破,更在小说创作、设计这几个方面有了很多成就,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满足感。
很可惜这个时间段很快就过去了,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对重要的人(父母、老师)的失望总不可能持续很久,因为亲人的线是断不了的。
这只能算是一种上天的恩赐,可遇不可求,我们要获得更好的生活状态,还是得有别的办法。
但是这段时间的体验确实珍贵而且有用的,为什么?正因为我体验过了不被认可欲求纠缠的愉悦、充实和幸福,才会有动力去追求不一样的、有意义的生活。
在上面两段经历体验的背景之下,我用了几个方法,经过一段的时间,慢慢发生了改变:
第一,课题分离。
这也是阿德勒的方案。
就是在认知上面,要明白你做什么事情是你的事情,别人在他们自己的头脑里想什么,那是他们的事,和你完全没有关系,甚至可以说你没有资格管。
就是要分清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管好自己的就好了。这虽然用处不会很明显,但在道理上要让自己认清这一点。
具体来说,就是我以前写的一段话:
你说你想说的话,不用管对不对,错了又能怎么样?
不用管别人怎么想,爱怎么想怎么想,你又不是神仙能有这个本事猜到别人怎么想。说自己认为对的话、认为该说的话。
你做你想做的事,不管对不对,错了又能怎么样?
不用管别人觉得你做的怎么样,爱怎么觉得就怎么觉得。
你觉得好我们可以合作,你觉得不好我转头就走——这就是《孙子兵法》里孙子的态度,你听我的,那么我帮你;你不听我的,我转身就走,不带一丝犹豫。
做你自己认为对的、该做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爱怎么想怎么想,跟我没关系。
别人的评论有用就为我所用,没用就把他丢的远远的。当然,也别轻易去评价别人,如果只是消除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没必要,你也没资格去评价别人。
第二,找到自己追求认可的底层原因。
这就需要深入潜意识去探索了,“需要认可”这个欲求是怎么来的?是一个人价值感低、自卑的底层心理动力驱使的。
那么我们就要去知道,既然我们很难改变低价值感或者自卑的人格底色,那么我们就得再去看看,当初造成这样一个人格底色的最初源头。
在我这里,就是小时候被抛弃的体验和感受,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讲,如果觉得自己被父母或重要的亲人抛弃,就会自然地觉得自己是没价值的,是不如别人的。所以我要弄清楚当年的事情。
就像《美丽心灵》当中治疗师对那个天才病人说出“It‘s not your fault”(这不是你的错)的时候,就真正让病人得到了觉察和治愈。
我小时候有过两次被抛弃的心理经历:
一次是父母悄无声息地就去外地做生意了,没做解释、没打招呼。
这让当时的我以为是我的问题导致父母区别的地方,这是小孩原始的自恋,以为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就是因为自己。
带来的唯一好处是我开始努力学习,因为我觉得如果我努力学习了,变得厉害了,是不是父母就会回来。
第二次是和父母住到一起以后,小孩会天然地以离开父母时的心理年龄去和父母打交道,因为一个事情,父母再一次不和我住一起,让我一个人住。
后来有了一个契机,我慢慢知道了,我父母当时去外地做生意的原因。
他们是受不了老家人的排挤,所以不愿待在老家。当时老家里面,我爷爷奶奶、伯伯这些人都很凶,他们有比较弱势,所以其实是他们下意识地就像逃离。
在这之后,在意识上,我也开始慢慢释怀。
第一,真正感受到,父母也是普通的人,他们只是扮演父母的角色,但他们和我一样都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性格的弱点,也有害怕、懦弱和逃避,其实无可指责。
第二,不要自恋的认为自己有那么大的力量,他们选择离开,其实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属于是自作多情了,仔细想想还觉得有点可笑。
当然,早期产生的被抛弃的恐惧不容易消除,但要明白一点,以现在成人的视角,即便被抛弃,自己也可以站起来,好好活着创造自己的价值。
当我不再害怕被抛弃,没有或很少有这种恐惧,那么,我就不再会想着别人要不要认可我了。
也许我们会把别人的认可和喜爱当成不抛弃我们的信号,而把不认可、不喜欢等同于是抛弃,而当我不再害怕被抛弃,也就不会特别的想要认可了。
第三,重新养育自己,释放自我意志,发展一生之志向。
如果小时候父母的养育有很多问题,比如投射了很多有毒的人格、情绪和内心冲突,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把自己给养育一遍,就像重新造一个自己理想的父母,来把自己养一遍。
比如有些幸运的女生,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伴侣,就像是他的理想父母一样,给她宽容、理解、抱持的环境,她们很幸运地疗愈了从前的童年创伤,过上了更充实和幸福的生活。
当然,这真的只是可遇不可求了,大多数人的婚姻不造成二次伤害也许已经是幸运的了。那么我们自己要怎么养育自己呢?
在我这里,就是给自己绝对的允许,我头脑里始终有一个严苛的、挑剔的、会评论的父母,那么比如在买东西的时候,我会只要一看到自己喜欢的,我就满足自己,给自己买,不带犹豫。
时间一长,次数一多,在体验上,我就能感受到一个对自己宽容的内在环境,就是无论我做什么,我都会允许,我只要往前冲就可以了。
这当然要把握好度,但是这样的养育的结果,就是更新我们内在的客体,当这个内在客体是宽容的、支持的甚至是无条件支持的,我们就不再需要严厉的按照某个既定的轨道去做什么。
自己内在的意志就会慢慢释放出来,我也开始慢慢强烈的感受到,自己想要做什么。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开始确定自己的志向,
我其实非常羡慕那些在很早年就确定自己志向的人,简直是幸福无比。尤其佩服孔子,你看孔子他老人家,十五岁就定好了自己要做学问,花了十五年把这个志向给立住了,也就是《论语》里说的“三十而立”,之后就是在这个志向上从事一辈子,才让他的思想几千年后依然可能为人所尊崇。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确立了自己的志向,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就会自然地不会那么在意别人怎么看,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你心痛的时候,哪里还有功夫去想别的事情?
这就完成闭环,找到了让人生有意义感的志向,就会进一步让自己追求自己的认可,而不会去管别人怎么看。
这也开启了自己的自我认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