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妈妈
最近火爆全网的新东方东方甄选直播间,在俞敏洪的带领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为什么老俞在双减落地后,面对新东方的教培落幕,却依然笃定的坚守新东方呢?
翻看之前老俞的短视频,我看到了一篇这样的内容:
认识自己,直面自己的缺点,你才能不断进步!
虽然我们不能成为像老俞那样的人,但是作为妈妈,我们也可以在认清自我的同时,做一个更加闪亮的个体。
1
什么都可以遗忘,唯独不能忘了你自己。
如果你问一个小孩,你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他会不假思索的回答。
如果你问一个成年人同样的问题,他不一定很快的回答出来,这是为什么?
成年人对这个的问题似乎遗忘。
因为好久没有人问起过,也好久没有为自己想一想自己喜欢的到底是什么,自己要成为什么?
离开校园之后,就开始为了独立开始接受第一份不能有叛逆的工作,接着为了组建幸福的家庭,学会察言观色赢一份可以养家的工作,再后来生儿育女,照顾父母,委身于疲惫不堪的社交还要继续硬撑。
当你从稚嫩慢慢成长,学会如何置身社会的时候。
你可能渐渐的忘记了自己,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应该具有的“喜”“怒”“哀”“乐”。
可能会有人说:为什么一定要去追求更透彻地认识自己呢?
我难道不可以不去考虑这些问题,只是安安稳稳过着自己的生活吗?
其实,不够自知的话,往往很难发展自我,更难过得幸福的。
2
什么才是真正的认识的自我。
认识自己,在心理学中叫做「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指的是对自我的清晰认知、透彻了解和合理评价,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自知」。
Tasha Eurich 提出了7个自我觉知的角度,分别是:价值观,热情,志向,环境,行为模式,反应,影响力。
认识自己就是对以上内容的搜索归纳。
我们也可以从两大维度来总结,分别是:
1)我是谁?
这是对于「现在的我」的判断。主要包括:
能力:
我擅长做什么的事情?不擅长做什么样的事情?
环境:
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里面做事,我会感到如虎添翼,非常舒服?
反应:
当我遭遇到外界的刺激时,比如机遇、风险、威胁、突发事件,我的情绪和下意识的反应一般是什么样的?我通常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2)我从哪里来?
这是对于「根基的我」的判断,主要包括:
信念:
我有哪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对于这个外在世界的规律和法则,我相信些什么?不相信什么?
价值观:
哪些事情是我的原则,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我如何判断一件事情的好坏?
3
如何认识自己?
我一直提倡的观念,是在生活中灵活地应用感性和理性。
也就是:用感性提供材料,用理性进行分析。
举个简单的例子:像前面的问题「你擅长什么」,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什么呢?
不是在当下去回想和思考,而是在平时就需要有意识地去积累。
也就是说:当你在工作中接触各种不同的场景、操办不同的事情时,就可以多沉浸进去,去感受:
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感觉是愉悦,还是无聊?
我对它是否有进一步探索的好奇心,还是只是公事公办、毫无兴趣?
我在做这项任务的时候,是感到很流畅、很舒服,还是非常艰涩,需要经常停下来思考?
我能很自然地进入心流状态里,还是特别容易分心和走神?
别人对我的成果是什么样的评价?是很满意,还是不够满意、勉强能用?
……
回答这些问题,依赖的不是理性,而是感性。
不要束缚住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而是忠实地记录下来自己内心和状态的波动,问问自己:
我现在感受到的情绪是什么?是哪个细节、哪个环节,让我产生这样的情绪?
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只需要专注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可以,忠实地把它们记录下来就好。
要相信,你的内心不会欺骗自己。
当然,由于人总是会有状态的波动,所以一两次的记录不能说明什么。
最好是把这种做法变成一个习惯,每天完成日常工作,或是定期对项目进行检视时,都可以做一遍,问一问自己内心的实际感受。
可以通过多做日志和复盘,其实指的就是类似这样的记录。
接下来,你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用自己的理性,去对感性所收集的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去思考:
这些收集起来的材料有没有什么共性?
是什么样的事情和任务,会引发我的好奇/愉悦/成就感/无聊/困难/烦躁……?
我能不能总结出一些简单的规律,来讲清楚我的倾向?
换言之:感性收集关于事情和情绪的原材料,理性则是对这些原材料进行总结、提炼,抽象出一个个规律出来。
在调用理性进行总结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过多地沉浸在「我是不是又做错了」的思维定式里面,而是要跳出来,拔高自己的视野,尽量把自己从「那一刻的自己」里「抽离」出来,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冷静地俯瞰自己。
我们要做的,是对外沉浸,对内抽离 。
唯有把感性和理性良好地结合起来,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我们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是什么呢?
是自我跟外部世界的碰撞。
山本耀司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很多人的一个认知盲区是什么呢?就是过于关注自己,从而忽略了「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
但实际上,我们对自我的认识,跟别人对你的认识,往往是不重合的。
所以,我常常说,如何更好地找到自己的长处呢?
一个行而有效的做法就是:跟别人闲谈的时候,问一问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了解别人对你的看法 —— 这往往会比你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更重要、更有用。
比如:
如果用3个词形容我,你会用哪3个词?为什么?
这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你在别人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往往也就是你跟别人交往过程中,最直觉、最下意识表现出来的特质。
如果你想花钱购买我的时间,你希望我能帮你做什么?
这可以直观地反映别人对你的评价,帮你了解别人对你能力、长处、优势的认知和判断。
我有没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做得不够好?有没有哪些细节,你希望我能换一种做法?
这可以帮你了解你对别人的影响,帮你打破自己的认知盲区,了解到你自己觉察不到、发现不了的盲点。
当然,可以不用如此直接,而是应该按照场合、气氛,「适当地」去询问,这就需要考验你的沟通能力了。
简而言之:只有把自己跟外界的交互和联系结合起来,我们对「自我」的认知,才能变得更加完整。
4
如何做自己的战略规划?
其实就是:我要去哪里?
这是对于「理想的我」的判断,主要包括:
目标:
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过上一种具体什么样的生活?
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会感到非常快乐、满足,特别容易进入心流?我希望能够做出什么成果,来证明我自己?
我希望别人如何评价我、称呼我?我想用一种什么身份去认识别人、跟别人交流?
这些问题,你现在未必有答案,未必有肯定的、明确的、正确的答案,但不要紧,慢慢来,毕竟如同前文所说:
认识自己,本来就是需要用一生去践行的功课。
有了目标之后,你就可以制定计划。
虽然有时候,你的目标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偏向性,但不要紧,计划本来就是去修正的。
就像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有人把一生按照5年一个节点去一个一个完成自己的目标。
每一个5年,他都定义成人的一辈子,这一辈子他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在这5年里去完成它,接下来另一个5年另一种人生。
当然你的5年计划可以是一个目标,并不一定向上述的那样,经历不一样的人生,你可以沿着一个目标,按照5年一个阶段的一个一个去完成。
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5年计划,国家实施的5年计划,如今已经到了十四个五年规计划。
5
认识自己的过程其实就像一个企业认识自我的过程,竞争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找到自己的定位,再进行战略规划。
企业叫品牌,自我认识就可以被称为是个人品牌,认识自我,打造个人品牌,你才能被更多的潜在机遇所发现,您才能发展的更好。
不管社会把你削得有多圆,请不要忘了自己的内心,那里还有一粒充满希望的种子。
重新认识自己,再次孕育自己,让他再次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