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周六的夜晚,坐下来静静写一写,实在是惬意不过的事了。 近期很喜爱两本书,一本是SusanKuang的《斜杠青年 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 Slash》,一本是理财书籍博多 舍费尔的《小狗钱钱》。写一写关于这两本书给自己的启示吧。
自我探索 触发力量
《斜杠青年》一书提醒我们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虽是主流生活方式,但这不是赚钱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方式。“斜杠”一词源于“Slash,概念出自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的书。作者在书中提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这样的生活方式,而是开始通过多重职业来体验更丰富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职业,于是“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摘选自《斜杠青年》)我印象中是在2015年末接触到这个词,简单的认为是上班族兼职多份工作增加自己的收入。这本书转变了我对于“斜杠青年”的认识:它是时代的产物,在如今大数据时代,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多样化、便捷化,社会的流动性和公平性提升,有才华的人拥有了更多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这是一种新的人生价值观,意义在于追求更多元化的人生和更完整的自己,真正成为“斜杠青年”的人实际上都是一群自控力强、经历过长期自我投资与积累,并且拥有某种核心竞争力的人。(摘选自《斜杠青年》)
看到此,你是不是开始思考自身是否符合“斜杠青年”的条件又或者是否具备这样的潜力呢?
在书中我接触到了二种新的思维模式--创业者思维和产品思维。拥有创业者思维是将自身当做一个“企业”来经营,令自己成为大家愿意追随的具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者,主动掌握规律并通过不断的打破创新建立自己规则,利用杠杆用更少的时间追求更大的产出。与之对应的便是“打工者思维”了,典型的表现是用时间去换钱,严格遵守着人力市场的游戏规则,将自己的时间和机能以最合适的价格出售给雇主,然后通过不断自我升值来增加自己的市场价格来提高自己的收入。产品思维则是通过第二视角准确理解对方需求,以对方认知的规律为脉络来组织信息并用产品的方式去满足需求。(摘选自《斜杠青年》)Susan在书中没有将这两种思维放在一起阐释说明,从我本人的理解角度而言,创业者思维和产品思维是相关联的:将自己当做一个企业来经营,最直接且最终目的便是输出产品满足他人的需求。无论是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还是附属的个人的价值观,这份产品都能吸引他人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来拥有与认可。作者在书中举例旅游攻略这件小事进行解说:这些将旅行途中所见所闻整理成文章和电子杂志的人,就是在有意无意间从他的角度将自己的经验转化成为对他人有用的“产品”。反观自己,一本书的阅读、一个城市的旅行或是一个餐厅的体验都无法使之成为对他人有效的“产品”,仅是简单的认为别人都知道、有其他人去做,并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经验没有用处,缺乏创业者思维进行深度思考将其加工进而成为带有自身特色的东西。
Susan进行了7年的自我探索,知识涉猎广泛,从积极心理学到神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她将个人的自我探索建立在这些权威学术的基础知识之上,因此,有别于现阶段我的视野狭窄的自我观察,她的探索有逻辑性、可借鉴性,开启读者的思想空间,当然,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当你读过之后,观点恰恰与我相反。但值得高兴的是,这都促使了我们思考。
在近期,我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人们对自我认识是有偏差的。这是从我自身察觉到的。从小我就认定自己不擅长不喜欢表达自我,无论是言语上的还是写作上。这些不喜欢不擅长就化作了自己的畏惧和不自信。每当看见他人自信大方的表达自己,都会由衷的羡慕。直到今年,我对自己的这份认知开始有了变化,我发现内心对于“表达”是有欲望的,尝试这些时也会感到兴奋与开心。我想大部分人在工作生活中都习惯性低估自己,一是出于自我保护,二是的确不知道自己是否擅长。没有关系!试试使用Susan提倡的“成功日记”,将自己有别于昨日的不一样写下来,你将会发现更多面的自己。不需要拘泥于变化的大小,你的每一次小小进步都值得自我认可和鼓励!
小狗钱钱 快乐理财
《小狗钱钱》是《穷爸爸 富爸爸》的儿童版本。书中讲述了11岁的吉娅捡到了一只会与人沟通具有理财头脑的白色的拉布拉多小狗,于是开启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在故事的每一章里,小狗钱钱都会告诉吉娅如何拥有正确的理财思维,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如何帮助父母走出财务困境。我接触这本书源于我从学生时代到上班一族对金钱没有概念,花钱没有节制。对于此,我是很担忧的,未来我也将会成立家庭,追求独立必须要懂的如何管理财务。我在2017年开始正视理财上的短板。《小狗钱钱》中提到,人要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成功的人往往在于可以挖掘自己擅长之处并不断运用强化。实现财务自由是每个人的愿望,我们对于财务自由的定义也千差万别。书中认为并不是拥有千万财产才是财务自由,除了工资收入之外拥有金鹅能够给自己带来固定收入就是财务自由。如何拥有金鹅呢?那就请我们大家挖掘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物来做吧!作者的价值观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财务自由以及成功是相关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2017年,我初涉理财,脚步很慢。在半年内,我只是读过三公子的小白理财书籍并关注其公众号,对理财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在阅读《小狗钱钱》后,更多的理财思维开始慢慢在修篱笆一样积累。同时,我在等待我的存款到达5万元。当存款到达近7万元时,我开始通过腾讯理财的平台进行小小的尝试。我投入1万元进行理财,最初稳健投资理财占70%,浮动理财占30%,三个月后稳健理财与浮动理财各占50%。在这三个月之中,我是什么也不懂的,在理财之前学习的基金理论知识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仅仅凭借自己的感觉去进行。最初,我每天都会关注收益变化,有些急躁,心情波动明显。再往后, 有了根据涨跌幅走势、净值走势去思考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抛售的思维。当然,这个阶段也是非常不成熟的。对于工资的运用也不一样,有时候能将一个月工资存下来,有时候会利用235理财方法进行存储。对物质的欲望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克制之中。三个月中小金额的理财,从最初的心情波动明显到现在亏损收益都静静待之的状态,我逐渐感觉到性格和思维方式上一些微小变化,不论是何情况,都尽量做到从容淡定,心浮气躁、患得患失搅扰自己的生活那便是适得其反了,我认为这是理财带给人金钱之外的非常重要的财富。
大概因为回到永州后,担心自己思维会因为环境的关系受到限制而后更加僵化,心底总有一种渴望会升起,渴望接触到不同的人、事、物。一年半以来,心态是有在变化的:从最初时对自己的宽慰到有些执拗的不服输,又渐渐开始消极漂浮,再到现在愈发真实的脚踏实地。从最初看似乐观实际封闭的自己,到自我否定怀疑再到愈加客观真实认识接纳自己,这是一年半来最大的收获。我喜欢用“收获”这个词,无论是在逆境中的自我怀疑还是状态平稳时,我固执的认为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状态在人生这场马拉松都是岁月的馈赠。
时间,快些,慢些,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