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六,女儿还要读书,而我们可以休息。
送女儿到学校后,顺便到后方菜场买点小菜,晚上女儿要在家吃饭,买了点她喜欢的熟牛肉和烤麸,后者是她心心念念的,因为在学校食堂里老是抢不到。
在菜市场,听到菜农对话,好冷啊!今天的霜可是真大,看着菜农从电瓶三轮车里取出刚从田里送到的新鲜蔬菜,不时把手放在胳肢窝下热乎一下,确实不容易,这么冷的天气,而且就几毛钱一斤。想自己在车上的时候,哪知道这番事,知足吧,生活!
俗话说,"浓霜猛日头",今天白天的天气肯定不错了,适宜外出。
去哪里呢?
其实,今天原本打算外出洗衣服的。妻子喜欢在河里洗衣服,总是嫌家里洗衣服欠舒坦。自从有车后,外出洗衣服的次数就多了,窗帘、床单、被套、汽车坐垫等大件家伙,大衣、羽绒服、羊绒衫等春季换洗衣服,每次还顺带一些擦地的抹布,说是可以把毛头冲掉,总之可以把汽车后备箱塞得满满的。
地方也换了不少,从一开始到她老家村口小河,到世茂桃源边的泉溪江,后来发现了尚田老公路桥下和龙潭南山脚下,到最后,觉得还是冷西村里的水和洗衣服辅助设施最好。
近几年流行郊游,我们也与时俱进,洗衣服的地点有了更多的选择,甚至走到哪里算那里,只要水好就行。记得有一次是在班溪的河边洗衣服,然后开车经过岩头古村,绕过盘山公路,经箭林,万竹,沿横山水库,从尚田返回奉化。
而最夸张的是开上高速去洗衣服。带学生去三石农庄秋游时,发现那里的水不错,有一天,心血来潮,从溪口东上高速到溪口西下,到三石村旁的小溪洗衣服,后去附近观赏了秋天的银杏树。
今天洗衣服的目的地还是冷西村,但去哪里走走呢?脑海中跳出一个念头,那就是冷西到南岙的古道。记得以前到冷西村拜年时,曾听亲戚说起那条路,过年后,学校里也有同事们在朋友圈里说起曾走过这条路,而几天前在奉化日报上还看到过学生康桥的外公写的文章,说的也是早年曾走这条路,所以印象渐深,于是定行。
上午九点多从家里出发,大约15分钟后到达冷西村,当地人也叫冷水坑,水确实是好,妻子洗衣服的同时,我也顺便把车洗了一下,约十点一刻,完成所有事项,向里面出发,开车到岭头村的公交车站,开始步行。
到中午了,估算了一下时间,原本这条路是可以单行走到莼湖舍辋村的,但是由于我们开车,所以还得返回,而且出发时把电饭煲定时到下午一点,所以只能走一个小时左右返回,也不知能到达何处,走吧!
中午的阳光果然不错,因为气温不高,所以正适合室外运动。村庄不大,没走多久就是田地了,初春的农田里已经让我们有惊喜之处了,对于出生在农村的我们来说,许多农作物和野草都是熟悉的,而且还有感情,和花暖、地菜等都会吸引妻子驻足,而一弯溪流又把我们引向田野深处,田里割菜的大妈感到好奇,问道,“你们去哪里?”,得知我们去舍辋时,提醒我们要走大路,我们会心一笑,知道!知道!我们只是在”探险“罢了。
走走停停,不时还拍个照,行进的速度不快,到也不累,不知不觉中上了一个长坡,”哇!水库”,好清澈的水!“坡上就是水库,又是一个惊喜,虽然小时候常到水库玩啥,但离开农村这么多年了,这种小水库到也不多见了,而且,这个水库比以前保护得好,不能游泳,不能钓鱼,而水质确实好。而在不断前行的路上,还有两个水库,而且是上一个水库的大坝下面又是下一个水库的源头,当走到第二个水库的大坝时,发现这个水库很大,一开始以为是舍辋水库,可是算算路程觉得有不对,看了一下水库边的石碑,上面写着舍辋水库王子溪源头,我猜想,翻过岭头上面的水库之后,两山之间所夹的就是王子溪,后两个水库大坝就好比是长江上的大坝,到舍辋村附近应该还有一个更大的舍辋水库,用来解决莼湖镇的饮用水。
只是,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到12点多了,得返程了,于是在大坝上休息了一会,吃了点面包和水果,原路返回。
这条路说是古道,其实已经拓宽,比一般的机耕路还要大,开一辆小汽车问题不大,而且也没有明显的上下坡,所以徒步强度不大,中午时分几乎无人,偶尔有车经过,让我们不再感到孤单,也没有走在深山野林般的恐惧感。
虽然在家也几乎都是两人相处,可是在这里边走边聊,无拘无束,无牵无挂,倒也是一种放松,城市熙熙攘攘,乡下悠闲惬意,其实也是到乡村寻找另一种风景和情怀。
等我们老了,想在农村呆着,一座小桥,一缕炊烟,一条小河,一棵老树,春看茶,秋扫叶,夏养家禽冬烧柴;等我们老了,头发白了,想远离这喧嚣的城市,一茶、一饭、一粥、一菜,与一人相守。
阳光暖和,日子不错。